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英健 《唯实》2004,(12):4-9
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当代民族国家的主权概念必将被赋予新的辨正涵义。民族国家主权的新变化表现为在主权的行使权上,由单一主体独享向多主体共享转变,由绝对排他性向相对排他性转变,由主权与治权的统一向二者分离转变,主权的重心由政治主权向经济主权和文化主权拓展。民族国家主权的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主权的“过时”或“终结”,它在当代仍有着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只要不是通过超经济强制,而是通过纯粹经济活动本身产生的垄断,包括独家垄断、垄断竞争,都是既合乎正义又具有经济效率的,可简称为"垄断有效"。"反垄断"只应局限于反对由超经济强制生成的各种垄断。针对由纯粹经济活动生出的各种垄断实行"反对"、"管制"和"以政府经营取代",都是有害无益的"逆帕累托改进"。反之,将其视作如同自由竞争一样,实行充分自由放任和保护政策,才是有益无害的"帕累托改进"。应当如同保护消费者主权一样维护纯粹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垄断者主权。  相似文献   

3.
17.什么是消费者主权? 消费者与生产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两种互相矛盾又互相依存的基本力量,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是用来描述二者关系的两个概念。 消费者主权包含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 一是消费者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享有充分的购买和消费选择的自由,运用自己的资源和收入的自由,进行市场竞争的自由。也就是  相似文献   

4.
国家主权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由君主主权演变为民族国家主权。主权平等原则是近代国际法的基础,在联合国宪章中被确立为当代国际关系的最重要和最基本原则。当前国家主权受到的挑战,既有国家为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要而对主权的传统管辖范围进行调整,在客观上出现了弱化主权的趋势;也有西方国家以人权的国际保护为由行霸权主义之实,导致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的难度增大。应当顺应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从绝对的主权观念向相对的主权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局部战争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使得世界经济更加变幻莫测;中国人均收入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对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刘易斯拐点的担忧挥之不去。在这一新形势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基调。十二五规划指出,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  相似文献   

6.
苏波 《共产党人》2011,(23):13-15
<正>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发轫于欧洲,近两年来逐步由冰岛、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意大利、法国等核心经济体发展。今年8月,标准普尔下调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至此,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并由经济领域向社会、政治领域蔓延。此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是西方国家多年来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长期推行赤字财政、高福利制度以及举债消费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试析哈耶克的市场机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歌  孙振宇 《理论学刊》2005,2(2):72-74
哈耶克的市场机制理论主要包括信息分散论、竞争理论和消费者主权论。信息分散论指出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市场经济中信息是分散的,只有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竞争理论是指竞争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市场交换获取信息的必要条件;消费者主权论认为消费者在产品生产和消费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双方由和平共处的暂时性和不确定性转变为长期性和稳定性;由以对抗为主转变为以合作为主;由势不两立的对抗关系转变为相互借鉴的合作关系;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政治因素转变为经济因素;双方在竞争中由追求“零和”转变为追求“双赢”;从相互封闭与平行发展的战略转变为相互开放与交叉发展的战略;双方的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矛盾范围日益扩大,摩擦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0.
吴曼丽 《学习论坛》2004,20(2):24-26
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潮流 ,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这个潮流中。由经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捍卫国家的经济主权 ,加快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