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实践》2017,(4)
<正>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当前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新常态下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进草原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5,(12)
<正>"万里茶道"是欧亚大陆重要的经济文化通道,这条古道又与"草原丝绸之路"相重叠。随着丝绸之路"长安-天山段"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草原丝绸之路、万里茶道申遗逐渐受到关注。开展"万里茶道"内蒙古段申遗工作,对于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草原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加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一、"万里茶道"申遗与"一带一路"战略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李红梅 《实践》2015,(2):48-49
<正>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产业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内蒙古自治区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至强区战略以来,内蒙古文化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草原文化为底蕴和特色的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此间,内蒙古广播要适应自治区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坚定不移地以草原文化为根,全力打造中国的"草原之声"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8)
<正>在我国全球战略调整与创新的大背景下,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这一战略构想,我们把本次论坛主题确定为"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深入探讨历史上草原文化与草原丝绸之路之间的必然联系,科学揭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深刻认识和把握内蒙古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应有的作为,对于提升和拓展草原文化研究、助推自治区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深化草原丝绸之路研究,充分发挥新型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欣欣 《实践》2014,(5):47-49
<正>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是由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各个民族经过不断的开拓、创造、积蓄、创新、发展而形成的以"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为核心理念的地域性文化,其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贯穿于蒙古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草原文化在草原儿女的血脉中发展传承,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一种精神指引和前进动力,并成为推动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驱动。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12)
正改革开放40年草原文化的创新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草原文化资源在开发和传播中的保护力度不足;伴随城镇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三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草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用于草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政府财政投入有限,而社会资本吸纳能力不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含量和艺术附加值不高;草原文化人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5)
<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草原"双权一制"、取消农牧业税后,又一项惠及广大牧民的好政策,是协调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业生产与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自治区农牧业厅高度重视政策落实,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从草原牧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牧民增收、草原增绿、畜牧业增效的政策取向,多措并举,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目  相似文献   

8.
《实践》2015,(1)
<正>乌兰察布市以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和神舟家园闻名于世,是全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自治区园林城市、中国草原避暑之都。全市旅游资源富集,草原、山川、湖泊、森林、火山等自然景观和元代集宁路遗址、集宁战役馆、神舟飞船着陆场等人文景观相映成趣,旅游产品和线路成熟完善,涵盖观光、避暑、健体、养生、休闲和购物等各个领域。2014年,全市旅游工作围绕"草原避暑之都?休闲乌兰察布"和"草原皮都?乌兰察布"旅游形象,建设和打造区域性草原文化、休闲避暑目的地目标,高效整合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实践》2010,(2)
<正>近年来,乌审旗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协调、和谐,扩容、完善、提升"的发展思路,深挖草原文化底蕴,优化市政基础布局,着力提升功能品位,在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乌审特色的生态型文化城市发展的新路子,成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单位。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属于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带。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发、气候变迁以及地处偏远,环境恶化、基础薄弱、资源贫乏一度成为横亘在地方发展面前的"三座大山"。为了改变贫穷落后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4,(8)
<正>6月28日晚,内蒙古乌兰恰特华灯璀璨、宾客云集,备受瞩目的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开幕式上致辞。乌兰部长在致辞中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内蒙古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她说,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创办10年来,始终秉承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重任,创新传统文化,注重艺术品位,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九个一批"建设成果,也把草原文化的核心理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5,(2):12
<正>新常态让出了许多空间和容量,使我们更有条件加强生态建设,更有精力打生态攻坚战。我区地处干旱地区和半干旱草原,草原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生态屏障;而我区的森林,其最大价值和主要功能不是出产木材,而是提供优质水源、生态屏障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在发展过程中,我区始终要兼顾牧区生态、牧业经济、牧民生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5,(8)
<正>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弘扬草原文化、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举办的一项重要文化节庆活动,自2004年开办以来,已举办了12届,走过了11年的历程。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秉承"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以"深入挖掘草原文化内在价值、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为使命,坚持精品展示与文化惠民并举的方针,为各族群众呈上了赏心悦目的草原文化盛宴。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10)
<正>核心观点:"草原丝绸之路"是最早开启"中华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华丝绸之路"形成过程中占据着开拓者的角色。本文从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展开分析,阐述了草原文化对"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形成与延伸,以及对"中华丝绸之路"形成和世界文化的突出贡献:前卫性的草原文化为"草原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独特的草原文化空间为最早向西开启"草原丝绸之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5,(7)
<正>一、草原文化是一种崇尚自然的生态型文化"崇尚自然"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中居于统领地位。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其核心理念是该文化得以传承繁荣发展的核心灵魂,是一种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以草原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基础,共同创造出了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草原文化。它包括草原人民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从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改革,再到轰轰烈烈的新牧区建设,在不断推进的改革发展中,内蒙古千里草原正在经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历史性跨越。而要读懂近40年来中国"三牧"的故事,就要将目光投向位于北京正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这里天然草原面积大、保存较为完整,属典型的草原畜牧业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4,(8)
<正>2014年6月28日至7月6日,第十一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本届草原文化节继续以"弘扬草原文化、展示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紧紧围绕打造祖国北疆文化繁荣风景线、建设好各民族美好精神家园的目标,紧紧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的主旋律,紧紧围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要求,为观众精心打造了具有浓郁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贴近现实生活、倡导核心价值、彰显民族特色、弘扬草原文化,为群众呈现瑰丽多彩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是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文化大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推进草原文化的产业化进程 ,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尽快制定我区“草原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战略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各项政策 ;打破条块分割 ,重点组建一批大型草原文化产业集团 ;确定主导型文化产业 ,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链 ;培育完善文化市场 ,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力培养文化经营人才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4,(6)
<正>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是今后一段时间鄂尔多斯市旅游工作的首要任务。一、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旅游局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9)
<正>核心观点:草原丝绸之路是在整个"丝绸之路"体系中形成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久、路程最远的人文通道,草原文化则是草原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绵亘万里的草原丝绸之路,作为欧亚草原人类迁徙流动的大通道和连接东西方的大陆桥,曾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它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之形成一个个性鲜明、形态多样、范围巨大的区系文化,并为其不断注入新的异质文化元素,促进了其自身的发展和活跃,将整个草原文化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推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融合,缩小了文化差异,从而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使草原文化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自治区围绕"促发展、构和谐、固边防"主题,在边境地区大力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以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五边行动"和"北疆党旗飘"活动为抓手,把基层党建工作延伸到草原最深处、边境最前沿。党建强,则发展强。草原深处,一座座坚强的战斗堡垒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