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人们只知道江苏的周庄和同里。当兴致勃勃的四方游客在周庄的沈厅和同里的退思园流连忘返、照相留念的时候,他们很难想象,就在他们南面20多公里的地方,还有一座历史更悠久、总体保存更完整、区域面积更大的水乡古镇——西塘。据明代正德《嘉善县志》记载,西塘“晓市之盛,官设征商局于上”、“贾舶鳞集”。明代西塘诗人周鼎在《西塘晓市》一诗中云:“旭日满清川,翩翩贾客船。千金呈百货,跬步塞齐肩。”可见那时的西塘已经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繁华市镇了。明宣德年间嘉善  相似文献   

2.
西塘印象     
西塘之行,纯属偶然。应朋友之邀赴上海,查所乘火车路线时发现需经过嘉善,于是乎计划好在嘉善下车去西塘。  相似文献   

3.
荣荣 《今日上海》2009,(3):60-61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离上海,苏州,杭州都在100公里以内。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  相似文献   

4.
印象西塘     
江南古镇众多,各有风韵。近日造访被称为吴根越角的浙江嘉善水乡西塘,感觉甚好。西塘是一轴画。漫步千米烟雨长廊,移步换景,一侧是市井生活图,居家老人的吴侬细语、走家串户的花猫、炉灶上蒸鱼煮  相似文献   

5.
正古风缱绻,岁月深情,西塘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惆怅,西塘很容易让人喜欢,因为这里有他们由古而今自然绵延的真实生活,有原住民三餐一宿的日常起居和平实朴素的心态。年轻时读戴望舒的《雨巷》,悠长的小巷子、湿漉漉的石板路,南国水乡幽深的意境就深深印在脑海里。恰好我到西塘的当天也下毛毛雨,雨丝细微不用打伞,感觉像是微风拂面,湿润清  相似文献   

6.
育城     
江南古镇——德清县新市镇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东去30公里,便是乌镇和西塘,往北30公里外,有南浔、周庄、同里。与这些江南古镇相比,始建于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1的新市,其民俗文化和商贸文化更别具一格,商贸时间上可追溯到两晋,地域上辐射到日本、南洋,还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封面人物     
周向阳,嘉兴市人大代表,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嘉善县文化馆副馆长。20年前,他的处女作《月是故乡明》,使他在浙江省青年摄影展上崭露头角。这以后,摄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作品《传家宝》、《西塘的老人们》、《迷人的西塘之夜》等,频频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  相似文献   

8.
西塘。水乡。轻轻一掐,便掐出了蒙蒙烟雨。一曲《江南》走在古镇长廊,扯着不完的忧伤。 一个人徘徊在西塘雨巷。一个人掉在片段中的水乡。 杨柳低垂。红灯笼高挂。那"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从雨中行走来。青砖墙森森。黑瓦盖顶阴沉。又怎掩得住一河的春色?  相似文献   

9.
春暖花开的季节,如果你想外出走走,不妨去江南水乡看看,而要去江南水乡,嘉善西塘是个好去处。  相似文献   

10.
郑侠(1041-1119年),字介夫,自号“一拂居士”、“大庆居士”、“西塘老人”,北宋福清海口镇覆釜山下人,后迁居福清县西塘。嘉祜四年(1059年),郑侠之父郑翠任江宁(今南京)酒税监。6年后,郑侠到父亲任所附近的清凉寺“闭户苦学”。王安石“每称之”,还派学生杨骥为郑侠陪伴。  相似文献   

11.
也许是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塘栖、双林……江南的任何一座古镇,我曾经到过,有过一番流连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嘉兴,一座拥有典型江南水乡气质的城市,一片孕育了乌镇、西塘这样因水而美的土地,近些年来却一次次陷入了水质性缺水的窘境中。  相似文献   

13.
活的水乡     
古镇西塘,地处杭嘉湖平原嘉善县北,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至明代时已是颇具规模的市集了。西塘以河网交错,湖光水色,水虾鱼菱构筑而成的多情多姿的水乡风情为特色。远眺水乡,白墙墨顶,舟影波光,在薄雾的晕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纸画;走进古镇,廊棚苍老,弄堂幽深,  相似文献   

14.
“喜看稻菽千里浪,家家户户谷满仓。”“东塘荷花西塘藕,藕串荷花一塘青。”走在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永和村民小组的村道上,感觉不像是在农村,倒像是进入了大都市的一条条文化巷。  相似文献   

15.
<正> “世界文化遗产”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名牌”,其重大价值不可估量。世界各国为此纷纷数典搜踪、推古荐胜,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煞费苦心,亦为“申遗”成功而强冠相庆。自“申遗”以来,至今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批准的世界文化遗产己达360处,其中亚洲156处;作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已拥有世界文化遗产27处(组),分布在17个省、市、区。虽然,作为素有文化之邦之称、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不落人后的浙江,迄今还未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但令人颇感欣慰的是,目前我省南浔、乌镇、西塘三个古镇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已非“纸上谈兵”,正在扎实、有序、稳健地向纵深推进,并且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00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关于南浔、乌镇和西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函件正式行文至国家建设部。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将南浔、乌镇和西塘与江苏的三个古镇一起,共同以“江南水乡古镇”之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使我省“申遗”工作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6.
本期人物     
《今日浙江》2013,(3):60-60
方增先出生于浦江县西塘下(今属兰溪),是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广具影响的“新浙派人物画”奠基人和推动者,在中国水墨画传统基础上博采中西绘画特点,创立了一套融合写实造型的中国画人物方法。  相似文献   

17.
江南水乡被称为最有中国味的地方,在那阡陌纵横的水道上小桥边养育了低聆着吴侬软语的粉色,历史的陈旧和传统的秀美让人魂牵梦绕。去过周庄的人都说周庄很美不去可惜,但我觉得如果不到枫泾古镇,更是一种遗憾。枫泾,与周庄、同里、西塘、马镇、南浔等,并列为全国六个著名江南水乡古镇。这儿是让人返璞归真的栖息地,它的民风“淳朴”,也没有周庄、西塘那么重的商业气息。早晨在“幽静的长廊”上“走走停停”,中午“傍水吃饭”,然后“打打瞌睡”或者“找个茶楼,喝喝茶、磕磕瓜子”,慢慢感觉——  相似文献   

18.
枫泾古镇     
马婧婧 《传承》2009,(13):46-47
江南水乡被称为最有中国味的地方,那阡陌纵横的水道养育了低吟着吴侬软语的粉色佳人。枫泾,与周庄、同里、西塘、乌镇、南浔并列为全国六个著名江南水乡古镇。这里历史的陈旧和传统的秀美让人魂牵梦绕。它是让人返璞归真的栖息地,也是上海唯一一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9.
正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用文艺的形式讲述地域文化故事。近年来,浙江民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亮点纷呈。用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载体——微电影,把民政文化植入民政工作,是浙江民政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嘉善,是善文化的发源地。2015年民政厅首次"触电",策划拍摄的微电影《恋恋西塘》,被媒体比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9日,江南古镇嘉善县西塘镇首次召开人大代表专题审议会,25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对一项投资5000万元的重大城建项目——“东线工程”进行民主审议。审议3月9日,一个春雨霏霏的日子。上午8时,离会议开始还有半个小时,人大代表就已冒雨早早赶到镇政府综合楼会议室。8时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