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文忠 《世纪风采》2014,(11):25-26
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战以后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不断挑起军事摩擦,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此时的关中分区地理位置特殊,北与陕甘宁边区相连,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使得这里成为守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大门。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封锁、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关中分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2.
习仲勋作为陕甘宁边区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提出关中分区反摩擦斗争的策略,严格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分裂活动;积极调整土地政策,保证边区土地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激发了广大农民保卫边区、支援解放战争的热情。在陕甘宁边区管辖的范围向关中乃至西北地区扩展的过程中,他团结各方力量,成功化解接管城市与新区工作中的遗留问题,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汪虹 《党史博采》2001,(2):42-43
磨擦与反磨擦斗争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斗争的特殊形式。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军民不断制造磨擦事件,力图削弱以至消火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则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磨擦斗争,并在斗争中逐渐形成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和原则。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  相似文献   

4.
1931年11月到1934年10月,为了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和反复“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想了各种办法,采取了机动灵活的策略,与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湘潮》2016,(7)
正守护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党中央、毛泽东把陕北作为革命的大本营后,成立了西北办事处,并且把陕北根据地划分成陕北、陕甘、关中、神府4个行政区。1936年9月,习仲勋被任命为关中分委书记(后又兼任专员公署专员)。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国民党将其政策逐步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1  相似文献   

6.
(一)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停止发给八路军、新四军粮饷、被服、弹药,封锁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的经济,企图将我军困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封锁、经济封锁、  相似文献   

7.
杨飞  李竑鋆 《世纪桥》2010,(8):28-31
<正>1934年11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贺龙、萧克、王震等领导下,一举解放大庸县城,后于26日成立临时省委,12月1日在天主堂内成立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成立后,根据地周围31个县的军民在湘鄂川黔省委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围剿"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封建势力,  相似文献   

8.
四、“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区域的迅速发展,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为了扑灭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烈火,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围剿”。在历次反“围剿”斗争中,福建都是主要的战场之一。在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闽西军民有效  相似文献   

9.
李和平 《世纪桥》2009,(22):19-21
1946年1月10日,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会上中共代表和民盟代表紧密配合,建成了反内战反独裁的政治联盟。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一起协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由于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代表团结合作,最后使会议通过了实际上是否定国民党一党专政、  相似文献   

10.
正一爷台山位于陕西省淳耀县(包含今淳化县和铜川市耀州区部分地区)东部,山势雄伟,峰峦叠翠,松柏郁郁,古称大唐山。山上古代建有庙宇,供奉神祇,当地人称呼神祇为"爷",爷台即神台,所以当地人也把这座山叫作爷台山。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陕甘宁边区部队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习仲勋参与组织了此次战斗。事情起因是所谓的关中"淳化事件",它本来是国民党内部相互倾轧、斗争的结果,国民党却嫁祸于中国共产党。关中地区,是陕甘宁边区与胡宗南防区交错分  相似文献   

11.
"那是1934年春末夏初,为了拖住国民党反动派进攻中央苏区的后腿,配合苏区军民反‘围剿’,红9团智取宁洋县城胜利以后,4月中旬奉命配合红七军团19师攻克永安城。"95岁高龄的老红军王直激动地与我们回忆起了往事。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推动全民抗战的兴起,并与国民党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的主要组成形式,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网络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抗战时期,关中分区(1937年10月以前称为关中特区)作为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收容了12000多名移民、难民。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下,关中分区在习仲勋的领导下,克服困难,制定了针对移民、难民的安置政策,并与大生产运动相结合,移民、难民、当地群众在共产党和分区政府的组织和帮助下,生产生活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安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习仲勋因"近年来领导国民经济建设及公营经济事业成绩昭著而又刻  相似文献   

14.
韦博 《党史文苑》2010,(8):10-12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推动全民抗战的兴起,并与国民党携手抗击日本侵略者。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战的主要组成形式,陕甘宁边区的军事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的立体网络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介甫 《湘潮》2013,(11):50-56
建立发展关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发生后,红军主力南下关中地区,给习仲勋和关中特委的同志们带来了喜悦和信心。他们认为发展苏区的大好时期到了,应当抓紧向国民党统治区拓展工作,更大规模地发动群众,搜集枪支,抓捕豪绅恶霸,瓦解国民党政权。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当时有些同志对于友区、友军的观念是模糊的,还缺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准备。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邓宝珊任二十一军团军团长、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守榆林.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明确反对蒋介石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政策,有效削弱了蒋介石、胡宗南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为陕甘宁边区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何小文 《湘潮》2023,(1):23-25
<正>井冈山斗争时期,尽管战争环境相当残酷、生活相当艰苦,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领导军民一边与反动军队进行军事斗争,一边开展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工作。革命根据地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不仅对武装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而且成功解决了军民“吃饭太难”的问题,使得红军部队有了基本供给保障,从而探索出了一条局部割据条件下的经济建设之路,使国民党反动派频繁发动的军事进攻和长时间的“贸易战”均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8.
1941—1943年,日本侵略者加紧对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并集中日、伪军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国民党反动派也加紧反共磨擦,停发八路军的薪饷、弹药等物资,并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一面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各种措施,改善边区军民生活,一面在全党开展整风运  相似文献   

19.
正涂正坤,湖南省平江县人,1897年11月10日生于平江县嘉义谢江河包洲。抗日战争初期,担任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领导新四军平江通讯处。在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平江惨案"中,被害牺牲,年仅42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谈判"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军民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侵略者。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时任中共湘鄂赣省省委书记的涂正  相似文献   

20.
军事斗争与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宣传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成立以来,党就十分重视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工作动员群众,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获得多数人的支持。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发动的"围剿",中国共产党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对苏区人民和国民党白军开展宣传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苏区反"围剿"斗争,为巩固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