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危机治理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建构和支撑,当公共危机的发生逐渐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之后,这种政策需要在治理的背景下,夯实政策的实践基础,完善利益协调的政策体系,构建风险分配的政策机制,形成区域公共危机治理的政策架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现象,公共政策失灵在各国的实践中屡见不鲜,并且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公共政策失灵的各种表现、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在界定公共政策失灵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进而从完善决策体制和监控机制;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实行决策与执行应适当分离;提高政府决策能力和决策主体的素质等方面给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需要通过政治协调才能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和显现:跨地区性公共事务治理失灵、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没有进入区域公共治理的范畴、治理主体的利益差异引发区域公共治理体系的紊乱.区域政治协调的逻辑主要是:以区域逐渐增长的利益需求为动力、以体现区域发展价值的制度安排来推进和完善.政治协调的内涵主要包括政府职能、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政治协调视域下区域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应考虑:构建区域治理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政府平台、国家总体配置和调节区域公共治理资源、完善区域公共治理的政策协调体系,建构以均等化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综合性公共政策议程,被赋予有关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意涵,由此也导致区域政策经历着不断的创新过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还应在区域政策创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强跨区域合作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频发的安全、环境事件,低效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服众的治理效果,都是地方政府没能有力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造成的结果。中央政府的政策到了地方频频出现失灵的现象,与地方政府的自利倾向息息相关,如何克服这种自利倾向既关系到政策执行的效呆,也关系到中央政府的权威,本文拟从分析政策失灵现象背后的归因入手,探讨如何解决公共政策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对社会影响深刻而广泛,目标群体的利益格局一般都要受到影响。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主要是社会各阶层成员,社会阶层之间在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与反馈等诸多环节作用迥异,基于这种差异形成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会导致政策失灵。为防止或消除"政策失灵",政府应当健全和完善政策利益分配机制,调整政策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结构,以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7.
利益博弈是研究公共政策问题极为重要的视角之一。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利益的博弈过程,本文以房价调控政策为例,分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多元影响因素,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探讨了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失灵的原因,试图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浅议公共政策的执行障碍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程度的社会参与基础上,由合法的政府来制定和实施的、旨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那些政策.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将已经制定好的政策方案的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公共政策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产生多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政策目标制定不合理、方案选择的错误以及价值观的偏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从公共政策的制定着手,使政策问题透明、政策目标清晰、方案设计科学、决策参与民主、评价主体多元。只有制定出完善的公共政策才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真正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为例,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环节中的行动者与行动策略,可知从政策议程设置中探索扩大政治参与,容纳不同利益主体,打破封闭的政策环境,推动政策议程的民主化的方式,无疑会对解决中国当前各种公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