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命案现场血迹既是痕迹又是物证,血迹的双重特性也充分反映出其在命案现场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痕迹,它能充分反映出被害人被害时所处的状态和受伤以后的活动过程以及案犯触及血迹后的活动轨迹;作为物证,血迹是最重要的法医物证,刑事技术部门可以利用血迹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血迹的种属、血型、性别以及DNA同一认定等。因此,研究命案现场中血迹的特点以及血迹的发现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命案现场勘查是公安机关法医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对犯罪嫌疑人的刻画又是现场勘查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的刻画是划定侦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的基础。从尸体检验角度对命案犯罪嫌疑人进行刻画的方法、注意事项作一讨论,从而为确定犯罪事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经对一起复杂火灾命案的现场进行细致勘查,对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进行认真检验,并经周密细致的分析,成功地重建了案件现场。  相似文献   

4.
命案现场重建是在侦查人员对命案现场勘查之后,利用提取到的痕迹物证和相关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推断、重现命案发生完整过程的活动。命案现场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清晰的阶段划分和不同角度的分类,在分析案情、判断作案动机、突破侦查僵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行命案现场重建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当前实践操作中对于命案现场重建的本土化应用也存在着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5.
法医命案尸体的检验分析是法医学的首要任务。命案尸体的检验和现场勘验直接影响着破案的进程。为此,作者对50例命案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命案尸体的法医学检验特点及其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动机分析对命案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命案动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维度:动机的性质、动机的激发时间和动机的强度。命案动机分析的理论基础来源于侦查学、心理学和犯罪学的理论综合。命案动机分析,要在认真研究命案现场的基础上,依托现场勘验、尸体检验、调查访问等各项工作,从作案过程、特定行为、被害人特征、犯罪情境等要素来进行系统综合研究。行为证据在动机分析和命案侦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侦破命案必须从现场勘查入手,其勘查的重点则是以尸体为中心,围绕发现尸体之地点、血迹之分布、遗留之痕迹、物证及周围之环境进行缜密勘查,及时发现且有效提取现场上的DNA检材及微量"易逝"生物检材,为"命案必破"提供科学依据,打牢环环相扣的证据链条。  相似文献   

8.
彩色摄影在诸多方面为其再现之真实、表现之丰富几乎取代了以往的黑白摄影,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在刑事工作中,尤其是在法医工作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法医损伤检验、法医尸体检验、法医现场物证以及命案现场的拍照,为刑事案件的侦破及诉讼提供科学真实的依据。本文就对彩色摄影在法医工作中的应用,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应用范围 黑白摄影是用深浅不同的灰度来表现事物的,而彩色摄影却是用丰富的色彩、接近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它具有黑白摄影所不及的优越性。在法医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可将彩色摄影应用于如下情况: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一起命案侦破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总结和分析了通过全面认真细致和客观地对命案现场进行勘查,获得破案的"抓手"对命案侦破意义重大。该文对于现场勘查人员提高对现场勘查质量的认识,树立现场物证意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命案现场勘验失误主要表现在:勘验人员对痕迹应发现而未发现,应提取而未提取;勘验不全面细致,忽略中心现场的周围;勘验处理程序不规范,操作不标准,失灭大量的有效物证;勘验责任范围不明,分工无序,出现勘查盲区;现场汇报以偏概全,误导侦查视线:描述不详,记录不明,图照不清,影响办案质量。减少命案现场勘验失误的措施有:制定命案现场勘验预案;实现现场勘查全面质量管理,规范痕迹物证的具体操作程序;确定命案现场指挥人员,保障勘验工作协调有序:强化勘验人员刑事诉讼意识;优化勘验器材的配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对6例开放性心脏损伤被害人分析其受伤后行为能力,为解释现场中某些特殊现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命案现场信息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进行现场重建和刻画犯罪嫌疑人;物证检验可为调查访问提供线索,为诉讼审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某月某日上午11时许,有人报警称:在雅西高速路栗子坪段锅底凼高架桥下一河滩中发现一具不知名男尸。法医通过尸体检验,结合现场勘查获取的信息,从法医损伤学方面的思维对损伤方式、损伤工具进行分析,以及对复合性损伤进行了区分,推断其生前的致伤过程,利用法医病理学的知识及相关检验手段,推断其死因,为查明案件真相提供了方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强奸的确定,除了侦察机关采取侦察手段给予证实外,利用法医学技术证明是否强奸,在有的案件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法医在进行强奸案鉴定时,首先要询问案情,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亲自勘查现场鉴定强奸犯罪的主要依据是:曾否性交;有无暴力。因此对强奸犯罪的法医学鉴定应检查被害人,检查加害人或可疑对象,并将收集到的精斑、毛发等物证进行检验,综合分析,做出结论,为刑事审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场勘查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查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现场痕迹物证对于此类案件的定性、确定侦破方向、缩小侦查范围、证明案件事实、认定案件责任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现场勘查中,密切与刑侦部门协作,重点对现场制动痕迹、遗留物、法医物证等痕迹物证进行勘查,及时准确地对案件定性,准确判定逃逸方向和车辆种类,从而迅速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相似文献   

16.
一、近年我区公安机关法医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公安部关于“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技术室规范化建设”和“杀人案件侦破机制”等文件精神和相关部署,我厅于2004年分别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公安机关法医检验鉴定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机关法医命案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工作规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对全区公安法医队伍、基础设施、业务建设以及检验鉴定程序等提出了新的规范要求,全区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三个服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各项法医基础业务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均取得长足…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检案中,以电击的方式自杀者时有遇到,而自制开关装置固定于上下肢的方式则罕见。必须通过缜密勘查现场、详细检验尸体以及调查死者生前有关情况,对案件作出正确的定性。  相似文献   

18.
在命案现场中,血痕的利用是法医物证技术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不同的血痕形态入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现场不同的血痕形态是判断案件性质,分析作案过程,辨别现场种类,确定侦查方向和证实犯罪的重要依据,进而提出了分析利用现场血痕形态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犯罪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人员,在刑事案件发生后,为查清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人,而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以及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的现场调查和勘验检查工作;物证鉴定是指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内鉴定人员,受指派或接受委托,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或者判断的一种活动。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现场勘查是物证鉴定的基础,物证鉴定是现场勘查的深化,现场勘查与物证鉴定的  相似文献   

20.
法医物证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涉及和遗留的人体组织、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如骨骼、肌肉、毛发、血迹、精液、唾液及其斑痕、尿液、粪便和乳汁等等。 法医物证检验,对揭露犯罪,证实犯罪人,辅助侦察破案,提供诉讼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严密地保护好犯罪现场,全面、细致、客观地进行现场勘查,千方面计地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