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2015年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议,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碳关税的合法性审核与中国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碳关税作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单边贸易措施,其实施难以通过国际法对其的审核。碳关税的设计与环境公约在气候变化领域确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符;同时也难以通过WTO相关规则的审核。面对碳关税的提出用意,中国应以国际法上的应对为首选。同时,应以积极姿态发展低碳经济,为遏制全球气候变化承担中国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  潘静 《唯实》2012,(3):74-76
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和潜在的国际减排义务要求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设成为一种普遍现实意义上的需求。应当从法律制度的角度深入研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设立目的、碳减排目标、交易的对象、交易的配额、机制运行时间、交易所的设置等问题,为中国日后顺利进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好充分的法律制度准备。  相似文献   

4.
寻觅碳足迹     
<正>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人们十分关注温室气体的排放动态。如何合理监测与科学评价以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温室气体累积及其去向,无疑是一个重要环节。碳足迹(CarbonFootprint)是继生态足迹之后评价二氧化碳变化程度的一种便捷的方法,所谓的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人为活动、产品创制或者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生活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所引起的温室气体(一般以二氧化碳数量大小来衡量)排放的集合。其中"碳"的含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5,(4)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相似文献   

6.
资料卡片     
备忘录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十九)19.时间:2010年2月22日讲题:关于实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问题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徐华清研究员背景: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2):13-13
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不可推脱的历史责任。自工业革命以来,飞机、火车、汽车替代马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也被广泛利用。西方国家在这一二百年内,取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繁荣,但高密度地使用化石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也为气候变化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约束性减排目标将深刻地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及早筹划,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是我省正确的战略选择。 我国继“十一五”期间提出降低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森林覆盖率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之后,又制定了到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春燕 《求实》2005,(Z1):211-212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它被公认为是国际环境外交的里程碑,是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旨在防止全球变暖而要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条约.但其正式生效的时间,却一直拖到了2005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0,(1):39-39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该条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强制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规则是指国际范围内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所做的各种制度性安排。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规则争议的核心是经济利益的分配  相似文献   

12.
[案例]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确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数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展中国家没有排减义务。对各发达国家来说,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迫切需要行政法确立新的"低碳"理念并指导推行低碳行政。从目标、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效率标准等几个层面分析,行政法的"低碳"理念具体包括风险管理理念、生态保护理念、能源节约理念与长远行政效率理念等主要内容,以促使政府的行政活动追求节能和环保的基本价值,承担规制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型行政任务,努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来推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低碳转型。"低碳行政"理念的确立,将会带来行政法基本原则和制度的一系列相应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3,(5):15
宁夏农业温室气体交易方法学成为世界标准近日,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批准,宁夏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阿凯迪亚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完成的水稻生产交易方法学、基准线,成为世界标准,在全球通用。该方法学研究填补了农业温室气体交易方法学研究的世界空白,为低碳农业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收入途径。据介绍,氮肥施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农业排放的60%左右,而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约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阅读5 立足省情,以低碳经济为转变发展方式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缓解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根据包括市场失灵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温室气体排放管制是解决气候变化领域市场失灵以及促成气候保护集体行动的必要条件.环境管制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应有之义,国家要采取管制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变暖,而不能消极地等待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哥本哈根谈判为何如此艰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各国为何矛盾重重?作为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哥本哈根会议的参与者,潘家华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争议焦点与反思》一文中,对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主要成果、争论焦点等作了详细介绍和深入分析,并对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进行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文章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需求性和紧迫性,总结了目前主要的低碳农业技术模式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加快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丁丁 《前线》2008,(2):40-41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由于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环境保护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或重要因素。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