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本文拟就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问题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与改革目标 在我国入世的谈判中,文化的市场准入问题一直是谈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了一份答卷。正是在转移到现代化建设道路之后,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形势时,有着从容的精神准备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景如何,将是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3.
罗洪伟 《学理论》2011,(3):37-3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适应这一变化,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又对此提出了新要求。那么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春丽 《理论参考》2009,(11):31-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足点与动力源,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关联,进而在实践中自觉推进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并使之在良性互动中与时俱进,对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
我国进入了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背景下,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越发凸显。我们要正确把握文化建设"六个一"的核心内容,共同构筑我国的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整个中国文化建设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但由于历史长期形成的文化基础薄弱、矛盾凸出,它也是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难点。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四个目标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战略有着重大的贡献,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党的十六大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确立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新时期我国要着力建设的主流政治文化,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在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须立足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明确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大力加强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行政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点是行政文化建设。良好的行政文化是营造政府有效管理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搞好行政文化现代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行政文化的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滕化鹏 《求知》2001,(11):31-32
中国加入WTO,对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引起了深刻变革,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文化的市场化、产业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中国“入世”,对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我国文化领域,尤其是正处于发展初期的文化产业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相似文献   

11.
许雅静 《学理论》2013,(22):172-173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可谓势不可挡。文化全球化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了双重影响,既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采取何种对策建设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能够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先进文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并确立起来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农民文化利益是中国农民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种文化方面的诉求及利益实现的问题。关注农民文化利益,重视农民文化权利,完善农民文化权益实现的体制和机制,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整体推进,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个体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有利于助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6,(7)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证明,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的有机统一,因此,文化建设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任务,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对当前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11)
在全球化浪潮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已经确立了文化霸权地位,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因其缺乏相应的影响力,相对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仍然处于边缘位置。为此,就应该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扩大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实现文化整体综合创新等举措,提高中华文化的引导力、感召力、传承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增强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刻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类型,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构建了新型的文化理想。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多维度的,应该从文化全球化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层面进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焦方义 《学理论》2009,(3):34-37
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是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力争再用2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确立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表。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显然不可能重复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榛树 《理论探讨》2001,43(4):12-15
在1921-2001年这个跨世纪的80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一是成功地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二是以自己的初步实践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三是成功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四是全面推进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汪振军 《学理论》2008,(9):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文化自身来讲,只有文化和谐才能文化繁荣。因为和谐就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是在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繁荣人民文化生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和谐。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21,256(6)
具有鲜明历史观照和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能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壮阔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领导文化建设以救国、立国、兴国、强国,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开创与推进,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与巩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全面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