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葬之     
《今日浙江》2013,(16):60-60
吴葬之是浦江县前吴村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  相似文献   

2.
陈国良 《今日上海》2014,(11):48-50
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李美玲的“春之曲”陶艺系列作品曾在“上海首届东方明珠杯”中斩获银奖,近年来更是佳作不断。本期“艺术栏”,我们特邀其师傅,中国陶瓷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良撰文,介绍李美玲的紫砂壶制作经历及中国传统艺术奇葩紫砂壶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3.
力群先生早年在国立杭州艺专读书时,就聆听过潘天寿、李苦禅等国画大师的讲课,并画过不少课堂作业。由于力群先生早已打下了国画艺术的基础,再加上他在版画艺术上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数十年来又博览了无数国内名家之作,见识广博,所以在国画上一入手,便显示出了大家风度,犹如戏剧名家的反串表演一样,毫不逊色。他的不少国画作品参加了国内外画展,有的作品被陈列在一些宾馆和楼堂里,还有的被国内外朋友所珍藏。  相似文献   

4.
李山,著名中国画画家。鲁北无棣县城西冯家村人,1926年6月生于青岛,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196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南京市美协副主席、安徽巢湖国画院名誉会长等职,1981年定居美国。李山画师早年受业于国画大师潘天寿,与文学泰斗郭沫若、著名画家刘海粟、当代“草圣”林散之等大家过从甚密,60年代以“骆驼图”闻名遐迩,一举成为海内外著名的边疆画家之一。李山专攻人物兼花鸟、山水,书法以整体行气称著于世,书画作品皆已进入艺术层次,以深沉的意境闻名中外。1981年,应美国三潘市《东西报》社邀请赴美国讲学,先后在尼布拉斯加州大学、圣陶玛斯大学、威斯廉大学等高等院校讲学。至1997年,他先后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8,(2):20-20
谢森,广西贺州人,出生于1953年,197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现为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油画学会副主席,曾在马来西亚举办个展,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教师优秀美术作品展优秀奖、中日“森林·水与人”画展佳作奖、文化部与中国美协联合举办的“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等,并入选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第三届全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香港回归,不久前,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庆祝香港回归——王海鹰画展》,参展的38幅作品分“伟岸中华”和“香港沧桑”两部分内容。全部作品充盈着作者饱满而深沉的爱国激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楔而不舍的求索精神。现年28岁的王海鹰199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家版画专业,是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曾举办过个人布贴画展和版画作品展,有多幅作品发表,参展及获奖。后转修油画,同样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其姐王海燕是一位旅美的青年油画家,曾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北京举办个展并向世妇会秘书长蒙盖拉夫人赠送后…  相似文献   

7.
画家档案 欧阳中和,字信本,1969年生于河南鄢陵,1992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1998年进修于南开大学国画系,2002年进修于天津美院国画系。欧阳中和师从范曾、孙其峰、欧阳中石等艺术大师,其作品被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艺术馆、画廊及社会名流收藏。  相似文献   

8.
马哲非 《台声》2006,(1):76-78
2005年,中国文物艺术市场走势强劲:据不完全统计,仅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成交额即达到80亿元人民币,艺术市场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一片欣欣向荣中,以中国书画论,很多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得到市场新的认可,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的拍品成交价格不断上扬,收藏者的水准越来越高,追求精品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与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逐渐被市场认可不同,傅抱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被市场看好。1980年香港苏富比公司以18万港元拍出《湘夫人》,1984年以200万港元卖出《唐人诗意图》,1989年以340万港元卖出《九张机》;进入90年代,傅抱石的作品更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北京中国美术馆在去年秋天举办的“李可染艺术展”,是我国现代绘画大师李可染逝世后,人们为纪念他而举办的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的一次书画展,它引起了书画界广泛的关注。这次展览的书画作品200多件,重点是80年代,即大师创作生涯后期的作品。李可染晚年的艺术达到了经典性的高度——他的山水画表现出博大、雄浑、崇高的审美理想。其意境是博大的,形象也是博大的。画家  相似文献   

10.
台湾女画家张福英画展于8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张女士近年创作的山水绘画作品60余幅,画展吸引了在京喜爱国画艺术的人士的关注。 张福英女士,生于1936年,台湾省苗栗县人,自幼爱好艺术,从事摄影,后拜著名艺术大师黄君壁为师专习国画水墨山水,笔耕40多年,深得黄君壁大师的真传。其作品构图疏密有致、层次分明,有很强的透视效果,望之有  相似文献   

11.
吴冠中1919年7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后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1950年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进修油画。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授。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院、印尼国家展览馆及台湾历史博物馆等处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版画集及文集七、八十种。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最高文艺勋章。1999年文化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冠中艺术展。  相似文献   

12.
张犁 《新东方》2005,(6):7-9
访问嘉宾:张晓东博士嘉宾简介:张晓东,旅日现代美术家,日本爱知县政府国际课亚洲事业发展部政策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毕业于日本爱知县立艺术大学,获现代美术专业硕士;后攻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被专家誉为开辟了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张晓东博士一直致力于现代美术创作。旅日期间,由于其在专业领域内的卓越表现,被誉为日本“新锐”青年画家,收录于《日本现代艺术名鉴》,并受到前日本首相细川护熙的接见。张晓东博士于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时年仅27岁,成为当时国家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最年轻的画家之一,主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目前,其绘画作品被日本著名现代美术画廊APA签约代理。对于其艺术创作活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日本CBC电视台等媒体都曾制作过专题节目予以报导介绍。  相似文献   

13.
卢俊才简介卢俊才先生,1942年5月生于河北省巨鹿县,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其艺术成就被载入十几部艺术典籍;大量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曾对其艺术成就做专题介绍。卢俊才先生曾两度在日本举办画展,参加中日友好画家交流展,并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画展并获奖。其作品被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艺术单位、个人收藏。出版有《卢俊才山水画辑》。  相似文献   

14.
孙煜是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研究员。现为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父亲孙仁英,系中国古典人物画大师李耕的关门弟子、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福建省美协理事、仙游李耕国画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父亲的指点下,从“李派”艺术入手,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国画的传统技法。因其好学敏求,深得“李派”艺术之精髓,笔、墨、色之妙,造型准确,形神兼备,很好地继承了“李派”艺术的气势风格,其作品挥洒自如,墨韵传神,具有很强生命力和天成之美感。1995年他就读于福建省师大艺术学院美术系,在校跟…  相似文献   

15.
对外友协与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中国驻法国使馆、法国朗布依埃市政府等单位于4月在法国共同举办了“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巴黎·中国美术周”活动,是继中法文化年成功举办之后,中法两国在艺术交流方面的又一次盛举,得到了两国各方的高度评价。这次活动是中西方在绘画方面最为盛大的一次交流,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让中国的知名画家有幸在世界艺术之都巴黎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成就,使法国民众集中欣赏了中国当代最优秀画家的作品。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扩大了中国绘画在西方艺术界的影响,为中法两…  相似文献   

16.
吴茀之是浦江县前吴村人,现代浙派中国画和教学体系的奠基人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与潘天寿等组织创立"白社"画会,研究与弘扬中国画艺术。著有《中国画概论》、《中国画十讲》《画论笔记》、《画微随笔》等,为中国画  相似文献   

17.
《台声》1996,(3)
朱建华、朱建生、朱建昭三兄弟成长在一个绘画世家,其父朱尚奎早年毕业于徐悲鸿先生主持的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他们自幼就受到了浓厚的艺术熏陶及严格的绘画技巧训练.三兄弟分别毕业手中央美术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1990年,三兄弟油画联展曾在美国多家画廊及罗格斯大学展出,受到广泛的好评,国内外多家报刊均作了报道。去年,三兄弟又在北京画店举办联展,他们的作品从现实生活出发,风格写实细腻,富有艺术感染力。三兄弟现均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们的名字被载入《中国美术家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相似文献   

18.
叶尚青     
《今日浙江》2014,(5):60-60
叶尚青生于浙江玉环,主攻中国花鸟画、指画,于书法、篆刻、诗文、画史领域颇具修为。叶尚青受业于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为其入室弟子,所绘花鸟虫鱼多沿写意墨笔一路,格局开张,气势雄壮,用色清丽明洁,后以浙派花乌为基,上承青藤、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黄宾虹诸家之长,旁及西方写实之能事,融自然现实之感怀,寓笔墨于时代精神,渐成“清新秀逸,风趣巧拔”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3,(11):62-62
朱豹卿,杭州人,祖籍海宁盐官镇,师承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由吴昌硕、齐白石入手,于黄宾虹得悟,写意花鸟,简淡空灵,生涩古拙,为现代浙派花鸟画高古一脉画风的代表。其绘画艺术沿袭中国文人写意传统,着力于笔墨精神,重人品修养,渗溢哲学之辨析、人生之体悟,多以佛家的"圆妙"、老庄"无为"的玄境以及禅宗的"参悟"为基石。《鲤鱼》图是朱豹卿在2006年隆冬之日所作、以鱼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之一,引借脍炙人口的中国传统民俗故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2)
<正>陈家泠简介1937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现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诸多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收藏。上世纪80年代起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画派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