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证明: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必须坚持制度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相互制约的源头治腐制度网络,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这些年来,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前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注重治理主源头的制度建设,忽视治理支源头的制度建设引发腐败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但最终体现为公共权力的滥用,因而,人们往往把权力称为腐败的主源头。例如,就源头治腐的制度建设而…  相似文献   

2.
肖光坤 《湖湘论坛》2002,15(6):17-18
一、“入世”是一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机从总体上说,“入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是积极的,为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带来了诸多有利因素,是一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良机。1.WTO基本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所谓腐败,就是指掌握公共权力或公益职权的少数人,利用权力或职权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是要深化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通过体制创新,减少权力涉足的空间,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建立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的机制、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加入WTO,将推进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要求2001年进一步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发展。 反腐败斗争正在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上来。2001年加大反腐败力度,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各种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必须狠抓已经部署的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二是要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首先要加大对权力的制约,比如将进一步推动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对于一些审批事项,该进入市场运作的,就进入市场,用拍卖、招投标等市场化手段来进行,该取消权限的坚决取消,确实保留审批权的要加强制约监…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要从标本兼治更多地注重治标转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工作思路上来,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加大从源头上治腐的力度,是治理腐败的根本措施,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指导方针。笔者认为,源头治腐应从六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的腐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就是“权力的资本化”、“权力的寻租”现象 ,其根源在于体制 ,主要是体制性腐败。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关键是通过加快改革和体制创新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6.
甘纪华 《传承》2014,(12):68-70
秘书腐败的根源在于其自身职权的扩张和分享自领导的隐性权力。秘书权力运用时所具有的假借性、幕后性和机密性等特点,使其腐败行为具有欺骗性,难以预防和控制。治理秘书腐败必须从权力制约上着手,首先要建立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机制,从源头上防止秘书分享、延递领导权力;其次要建立秘书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性机制,明确领导职责和秘书职责的界限;再次要严格秘书选用制度,防止领导干部与秘书关系的异化导致权力运用的异化。  相似文献   

7.
1999年4月,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把宜城市作为实施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程试点市。所谓源头治理,就是从“管钱”(管好钱财)“制权”(制约权力)入手,预防和治理腐败。结合宜城实际,我们把会计委派、收支两条线管理、零户统管、村帐站审、政府采购和规范有形建筑市场等六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治理小官贪腐现象有两个向度,一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二是加强监督,使腐败无以遁形。这就要做到: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和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建立严格的财务帐户管理和现金管理制度,解决财务漏洞的问题;与此同时,要开拓民众监督渠道。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法治化法治是消除腐败的真正治本之策,这已经是普遍的社会共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腐败问题,实现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法治化,这也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按照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要求,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将会大大提高权力制约和监督工作的力度,有效防止腐败蔓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反腐败方面的一个主要思路,就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是对权力与制度关系的形象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权力观的生动写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把权力运行纳入制度轨道,用制度监督、规范、  相似文献   

10.
要更加重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就必须更加重视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第一,真正提高对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思想认识;第二,努力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第三,着力深化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举措;第四,努力形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树有根,水有源”。如果说,腐败是“毒草”,那么要彻底铲除它,就必须找到它的根;如果说,腐败是“祸水”,那么要彻底治理它,就必须找到它的“源头”。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是巩固执政党地位,永保党的先进性的关键。那么,究竟如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近年来,我结合工作实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强化教育,从思想意识上“断源”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头脑中的腐败意识,是产生腐败行为的总根源。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根除腐败,就必须着眼防范,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已从侧重遏制,逐步转入到加大力度标本兼治的轨道上来, 这标志着反腐败斗争已向纵深方向发展, 进入到 了一个新的层次,在治理腐败和抓源头上,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是抓好源头冶理的关键。 抓好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事关重要,要从源头上认真治理。首先从制度入手,抓好制度建设,这是抓源头的重要途径 要紧紧围绕权、钱、人三方面做好文章,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规范、约束、实施,对消极腐败现象予以遏制, 使腐败现象无生 长的土壤。 其次。从监督入手,加强各级监督力度也是抓源头的重要途径。不管是党内部监督,…  相似文献   

13.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针对遏制腐败的难点和新出现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从改革体制、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入手,建立一套反腐败的预警和治理机制。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在继续抓紧反腐败治标的同时,逐步加大治本力度。从产生腐败的根源上来看,权力的存在使腐败成为可能;个人私欲的膨胀促使腐败的发生;监督不力降低了腐败的风险和代价。因此,限制权力、抑制私欲、强化监督,是遏制权利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红霞 《今日浙江》2004,(21):18-19
反腐败斗争已从侧重遏制转向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不断加大治本力度、着力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轨道,这要求我们既要坚决惩治腐败、又要有效预防腐败,并把惩治与预防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用人问题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危害最大,影响最坏,为老百姓所深恶痛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就是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如何把好用人关,各级人大常委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赋予了各级人大常委会任免“一府两院”领导干部和“法官”、“检察官”的权力。各级人大常委会如何代表人民行使任免权,这是各级人大常委会必须研究、思考的大问题。把反腐倡廉寓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之中至关重要,势在,必行。它应该成为党中央源头治理腐败工程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6.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经验之一,推进此项工作的科学化需要构建其逻辑进路。基于对腐败源头和防治关键点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出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逻辑进路:包括分制权力、限定权力、监督权力和公开权力。相应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可统统归为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权力分解制度建设、权力规范制度建设、权力监督制度建设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使权力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权力的运行更加合法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17.
李清梅 《前沿》2002,(4):82-84
江泽民同志指出 :“惩治腐败 ,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标本兼治”。笔者认为 ,国有企业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应着重从改革领导体制 ,完善监督机制 ,健全管理制度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等四个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预防和治理 ,使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得以有效遏制。———改革领导体制 ,从权力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体制上的弊端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企业负责人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拥有绝对权力 ,并贯穿于从决策到执行的全过程 ,甚至形成了“拍脑袋决策 (不搞科学论证 ,不按程序决…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同 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各级党组 织 必须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克服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 现象”。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如何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结合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谈以下认识。一、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建立一套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反腐败斗争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大幅度加大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这场斗争,在严格运用政治手段的同时,加大了利用经济手段的力度,如此政治上的一手,经济上的一手,“两手抓”,使反腐败斗争逐步制度化、法制化,正本清源,直捣腐败的“老巢”。事件一:政府改革机构重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一大痼疾,我国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弊端,皆源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合理的政府机构设置已成为了许多腐败因素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源头,如官僚主义、官商勾结、利用特权设租等等。 1998年,党和国家顺应民  相似文献   

20.
邓联繁 《湖湘论坛》2007,20(4):63-65
廉政与法治都指向权力,都旨在规范权力运行、控制权力滥用、反对权力腐败,这是二者紧密结合成"廉政法治"的根基.从廉政法制到廉政法治,是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的必然选择.加强廉政法治建设,既有利于促进反腐倡廉工作从经验走向理性、从治标走向治本,使廉政建设更有成效;也有助于推动依法治国从抽象走向具体、从浅层走向纵深,使法治建设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