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对铜仁地区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注意解决当前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以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重点;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引导和组织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逐步增强和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对我区而言,新农村建设要注意解决当前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以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重点;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引导和组织农民建立新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逐步增强和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内容文化的贫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大制约,盐城农村经济的落后从严格意义上讲是由于文化贫困所致。这种贫困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的供给不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短缺。因此,盐城的农村文化建设须培育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盐城精神,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农民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一项极其重要而艰苦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对新农民的培育。这不仅是时代所需,更是发展所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教育,是实现培育新农民懂得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广泛而持久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除了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外,要善于调动和激发农村内在一切积极因素,特别要在农村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人力资本的引擎作用,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可靠的动力因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这是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治理等一系列问题都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观念和落后生产生活方式,才能确保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健康稳步的前进。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应该包含新发展、新环境、新房舍、新设施、新农民、新风尚六个方面的内涵;建设新农村,既是一个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又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通过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科学规划、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想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新型农民的培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方式对河南省部分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现状进行了调研,并针对当前河南农民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自身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建设新农村必须着力提高广大农民自身的素质,而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的收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投入的不足等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农业的投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知识贫困”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分析农民“知识贫困”的表现及原因,提出解决农民“知识贫困”问题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凝聚农村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为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以浙江省36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样本,从成长需求的维度对培育要素进行了解构。实证结果表明,以资金为代表的物质资本、以人脉资源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以知识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成长过程中普遍支撑不足。因此,构建、完善行之有效的培育机制,有助于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快速成长提供内生动力,进而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和贫困率的下降,剩余的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了明显的家庭和个人特征: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因残疾患病等因素导致劳动力完全丧失的人口,他们很难继续从开发式扶贫中获得有效的帮助。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了一系列针对困难农户收入和医疗保障需要的社会救助制度。本文利用2005年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农村贫困人群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政治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宗族观念盛行、民主法制观念淡薄、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等因素制约着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发展农村政治文化,应进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相应制度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教育,并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其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农民的增收富裕,就会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会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要借鉴发达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经验,尽快提高我国农民的收入;要加快小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还要解决农民融资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对新农村建设做出六大贡献:一是创造国民财富,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破解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扩充城市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五是积累创业本领,回报农村经济;六是冲击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8.
农村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改革开放之前,传统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变革的生力军,但在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其发展滞后于城市青年。改革开放之后,新一代的农村青年伴随着“民工潮”而崛起,在与市场经济的接触中发展出新观念和新的人格元素,成为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要求广大农民的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新型农民,为国家转型期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农村女性作为不可忽视的建设力量,要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快提升她们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农村远程教育是实现农村女性教育培训以及素质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奠定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对农村社会治安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但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公共安全需求与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矛盾更加突显。要构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创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模式是关键。而管理创新离不开村民自我管理和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通过社会资本范式分析农民自治意识,对创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