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素卿 《党史博采》2006,3(7):10-12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论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指明了中国发展的道路;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2.
稳定问题,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现阶段,准确把握江泽民稳定思想,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泽民稳定思想的理论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稳定思想,精辟地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联系,其现实意义在于为我国保持经济政治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基本思路"设计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有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现代化发展战略设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对外开放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途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实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式设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等等。历史实践表明,这些基本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进行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为指导。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又具有高度党性原则和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5.
学习邓小平改革是一场很大试验的思想阎志民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了落实《建议》提出的目标,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再用1O年时间使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奠基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不仅科学地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模式,而且正确界定了政治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总格局中的战略意义和坐标方位,同时务实地规划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策略原则,指明了中国政治文明完善的现实之路。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全面地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发展科技上为不断推动新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他还精辟地阐明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全面地掌握和贯彻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实践标准的贡献:一是恢复实践标准权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航向;二是进一步阐明生产力标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三是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直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他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体系的轮廓,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后来的中央领导集体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三步发展战略思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武树帜邓小平同志是举世公认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创立者。他率先提出了使中国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改革大计,他极其关注和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把...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直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他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体系的轮廓,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后来的中央领导集体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清华大学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刘文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努...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发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等高度不断思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学校德育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较系统的学校德育理论,创新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学校德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事关教育价值取向、现实目标、教育规律及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特色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一)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三个方面的重要突破:第一,我们的改革事业有了新的重要进展。我的改革走的是农村到城市的发展道路。改革的重心先是农村开展,主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这次伟大的改革浪潮是在农村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奠定了改革开放理论的基础,确立了改革开放基本理论框架,我国改革开放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总的说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基本理论由八个方面构架而成:认清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和目的;阐明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指明改革开放的性质、方向和保证;认准改革开放的基本特点;探明推进改革开放的基本方法;确认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重大作用;揭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确立判断改革开放方向和成败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改革、发展、稳定历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阐明了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重要作用。今天,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运用邓小平同志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本观点、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对于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从总体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书,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为主题,论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规划了宏伟目标,阐明了战略方针、基本政策和重要保证,指出了成败的关键,并对祖国的和平统一提出了崭新构想,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该书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二大以来,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和创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文选》中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4,(3)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改革道路、改革理论、改革精神三个维度来研究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伟大贡献,有助于我们全面客观地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全面地发展了社会发展动力理论,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发展科技上为不断推动新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动力;他还精辟地阐明了广大劳动人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全面地掌握和贯彻邓小平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重要论述,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三农"问题十分重视,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独特的战略思维。针对当前我国"三农"现状,应以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建立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培养新型农民。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