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3,(12):3-I0001
<正>近日,笔者从镇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知悉,该县挖掘并申报"非遗"项目的有100余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赛龙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赛龙舟》、《镇远报京"三月三"》等9个项目。近年来,镇远县在保护和传承众多文化遗产上做了深入的调研,并初步形成了一条可持续传承之路。让"非遗"在生活中展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些项目现在正面临消失,原因在于其生存的环境已经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改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1,(2)
正近年来,兴安盟盟委行署围绕加强兴安文化建设,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性建设工作,实行政策性扶持和生产性保护并举,探索项目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推动全盟非遗文化保护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措施多样化、内容多面化的良好态势,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成功申报了兴安盟、自治区、国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独具特色的兴安盟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长足保护与发展。同时,盟委行署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不断巩固抢救保护成果,着力提高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加强非遗人才培养和文创产品研发,推动兴安盟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米  马乔 《新湘评论》2020,(3):26-27
前不久,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推荐的湖南雨花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雨花非遗馆创办人郭存勇获评“2019非遗年度人物提名”,成为湖南唯一获奖者。这是对其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和褒奖。自2015年郭存勇创办雨花非遗馆至今,359个非遗项目、200余名传承人在此聚集。近两年来,雨花非遗馆通过民办公助的模式搭建非遗人才孵化创新平台,以“非遗+旅游”等模式帮助传承人走向市场,促进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致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非遗高地、文化胜地、人才福地、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8,(12)
正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敕勒川大地上,在塞上工业重镇、草原钢城包头,生活着31个民族300万各族群众,这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包头市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自治区级13项,市级67项;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自治区级36人,市级130人。其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讯     
《共产党人》2013,(20):8
第二届西北非遗博览会落幕23个奖项有归属10月8日,经过"十一"长假的集中展示,第二届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圆满落幕。博览会期间,来自西北五省区24个城市的80个非遗项目在镇北堡西部影城进行了展示,现场制作竞技大赛决出金银铜奖23人。本次博览会共邀请到宁蒙陕甘青毗邻地区24个城市的80个非遗项目参加,包括皮影制作、葫芦刻绘、剪纸、刺绣、阿文书法、贺兰  相似文献   

6.
9月30日,贵州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贵州首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非遗项目。  相似文献   

7.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6月15~23日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举行了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西片)赛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国际大展等多项活动,荟萃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300多位国内外专  相似文献   

8.
<正>沿河联社实施"四着力四提升"措施,认真履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走出一条在逆境中奋起、在后发中赶超的改革发展之路。沿河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贵州省唯一的土家族自治县和全国单列的四个土家族自治县之一。2013年2月,沿河自治县信用联社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紧密结合县情、社情实际,明确提出存贷收三大主要业务指标三年"翻一番"目标,围绕建设"全县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落幕。这届博览会推出的高层论坛还对当下的非遗保护进行了理性分析,对乱用和篡改非遗名录的现象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赵芸芸 《山西青年》2022,(1):101-103
嘉祥县属于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儒家思想的浸润之下,该区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2项、市级16项、县级55项,孝文化、吉祥文化、儒家文化交相辉映.通过对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类研究,了解其产生发展的文化历史原因,有助于进一步保护现存非遗项目,并发现更多亟待保护的项目.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于9月11日—20日在成都举行。65个国家(地区)应邀参加论坛、博览会以及演出活动,400多个非遗项目亮相博览会,使本届非遗节成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非遗主题展览。在“传承文脉·创造未来”的主题下,本届非遗节以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为重点,聚焦“现代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问题,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双创”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6月28日,记者获悉,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共1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技艺等10个类别。此次入选最多的非遗项目是传统技艺类别,共有96项。大足石刻卧佛启动修复6月29日,大足石刻宝顶山卧佛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启动本体修复,预计工程将耗时八年。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全长31米的卧佛摩崖造像不仅是大足石刻中体魄最宏伟的一尊造像,也是世界最大石雕半身卧佛像。  相似文献   

13.
6月10日至18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同步启动. 本届国际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主体活动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项目竞技展,并举办了国际论坛、非遗项目进社区等400多场活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国际友人参与本届国际非遗节交流和展览展示活动,国内各省市区代表、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和表演人员达2600余人.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是歌舞的海洋,贵州17个世居民族创造了众多优美的民歌。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八音坐唱、土家族高歌等构成了贵州原生态民族音乐的优秀画卷。而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批准来自贵州的侗族大歌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侗族大歌这一人类天才的杰作,终于获得了世界的认同。这是贵州的第一个世界人文遗产,扩大了贵州民歌代表之一侗族大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使当地民众受益,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人类共同的财富。文章聚焦我国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蜀绣,通过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指出振兴蜀绣、推动失业群体居家灵活就业的机制与意义,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城乡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保护为主,中央财政也设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但更多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靠发展才能传承,希望国家设立一项非遗的发展专项资金。"3月7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贵州团小组会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省级非遗"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昱彤 《探索》2013,(1):122-125,129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观是全球范围发展的新趋势,整体观更加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生态文化视角,注重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活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也更加强调各利益相关方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作用.整体观的理论关注则要求从文化本身的结构出发,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模式等层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文化整体存续的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联,将非遗保护的整体观转换为更加有效的文化保护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具体功能,黔东土家族民歌可分为仪式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习俗歌等。土家族仪式歌表现为对各种神秘和万能的自然力量的敬畏。黔东土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族源与古代巴人有关。黔东土家族闭塞的交通阻碍了土家人与外界的交流,形成了黔东土家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生存环境的高度封闭性和山地农耕渔猎生产生活方式,使大量古老的土家族民歌得以较好地保存和流传。依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具体功能,黔东土家族民歌可分为仪式歌、劳动歌、时政歌、情歌、习俗歌等。仪式歌是土家族民众在民俗活动中吟唱的歌谣。可以分为诀术歌(用于法术伴唱的歌诀和咒语)、节令歌(用以庆祝节日或节令的歌)、祭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青团》2024,(5):29-30
<正>作为中国民间剪纸分支之一的盐城建湖冈西剪纸,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剪法各异,栩栩如生,剪出的图案精巧细致,表现的都是民俗风情,在乡村一代一代流传下来。2023年,盐城建湖冈西剪纸被纳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团江苏省建湖县委将非遗文化传承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强队伍、搭平台、扩内涵”等系列组合拳,选树青年人才、团聚青春力量、讲好非遗故事,让非遗传承促乡村振兴有路径、有活力、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王琳 《当代贵州》2020,(1):54-55
非遗保护,贵州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2年,贵州就出台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12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发布;2013年,《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实施;2014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2014—2020年)》印发,明确省级财政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非遗保护经费1000万元,并要求各市(州)、贵安新区及各县(市、区)也要建立非遗保护发展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