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道路问题的探索,不仅贯穿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还贯穿于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历史中。无论何时,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道路是观察和认识当代中国的一条重要线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中国道路的重要论述,阐明了中国道路生成的历史逻辑和中国道路内蕴的核心要义,其中,"两个只有"阐明了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两个不走"规定了中国道路的性质和方向,"两个必由之路"强调了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意义,"两个不能否定"指明了中国道路是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同时也为人类社会探索更好的发展道路贡献了具有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2003年至2013年这十年间,在邓小平的研究中,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是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和平崛起"与"和平发展"、"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等发展过程的一般概述性研究;邓小平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论述、关于"中国模式"的概念之争、从"中国模式"到"中国道路"概念演变的研究;中国道路内涵、特征及与传统社会主义、当代资本主义比较的研究;邓小平与民族复兴理想、中国道路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的研究;中国道路中有关中国政治发展道路、文化价值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及邓小平晚年对中国道路思考的研究。中国道路的研究拓展了邓小平研究的领域,是邓小平研究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摘     
《红旗文稿》2013,(3):40-41
环球时报:中国今天的国家道路是金不换的中国当前的改革开放路线带来了国家阔别已久的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一个方向和轮廓开始,逐渐充实进对继承的选择和大量崭新的内容。它获得了两个巨大成功,一是它推动了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强劲发展,二是它驾驭了中国的复杂,很多把一些国家难倒甚至掀翻的问题,在中国实现了有惊无险的软着陆。中国的国家道路既洋溢着理想,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平衡系统。这使得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国际社会纷纷关注中国发展,各国学者也开启了新一轮深入研究中国情况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谭扬芳、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贾江华在《中国特色道路昭示光明未来——国外学者论"中国发展模式"》中指出,西方近些年对中国的研究、探索与分析,集中在探索中国的稳定发展是不是因为中国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给予了坚强而内在的支撑,对中国发展的特殊性的理解趋于深化,这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中国的全新视域。  相似文献   

5.
程素卿 《党史博采》2006,3(7):10-12
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论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指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指明了中国发展的道路;提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6.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建设成就,国内外的理论界和学术界对此分别做出了一些相应的回答。各种说法也相继被提出,并赢得了一些人的共识。其中,"中国道路"的提法更能完整、准确地阐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真正原因。而"中国道路是什么"、"中国道路从哪来"、"中国道路怎么走",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则有赖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清楚认知。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形成逻辑和方向性规定的问题,即为中国道路的"三部曲"。而这"三部曲"则是我们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深刻解读中国道路"前世今生"的重要敲门砖,可谓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于运全  孙敬鑫 《求是》2012,(24):55-57
作为"今年全世界最重要的政治会议",党的十八大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不少国际舆论认为,十八大是中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道路"在过去十年缔造了"中国神话",在未来也必将续写"中国奇迹"。一、"黄金十年"造就"中国气派"中国实现了最令人惊奇的经济变革。英国  相似文献   

8.
文摘     
《红旗文稿》2013,(12):37-38
李捷:弘扬井冈山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当年,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连生存都受到威胁,毛泽东同志始终坚信井冈山之路一定会成功,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我们更要坚持道路自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一步步走出来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没有中国道路,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成功,也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坚持中国道路,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对世界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深化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前沿问题.中国道路的基础和源泉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的改草开放;中国道路的本质和精髓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做好"结合"的文章;中国道路的主题和目标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现代化;中国道路的价值和意义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强大活力.中国道路的拓展正在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成就.  相似文献   

11.
郭万超 《求是》2012,(20):64
"中国道路"的独特性,根源于中国特有的成长条件和发展环境。其一,中国的大国地位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路。大国和小国有本质的区别,小国可与大国结盟,依托其力量而发展,而大国则必须独立自主。其二,社会主义造成了"中国道路"与西方模式的根本区别。中国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探索现代化新道路,必然会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其三,中华文明是"中国道路"的根脉。中国是世界上惟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还强调:"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要坚定道路自信。对于军队来讲,就是要认准中国道路、走对中国道路、护好中国道路。在纵观横比、自省自悟中认准中国道路,做到坚信不疑、由衷拥护。对中国道路的自信来自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  相似文献   

13.
正60多年前,先辈就希望中国对世界作出贡献。梁漱溟曾问:"中国以什么贡献给世界?"60多年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这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道路的独特优势给以高度重视,强调坚定道路自信。总体上讲,这样的中国道路能为世界作出以下贡献。生存性贡献中国道路使中国主要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即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现实的物质力量和价值追求是形成"美好生活"的基础。"美好生活"的提出直接地为改革发展实践指明了道路,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为全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特"与"新"体现在:特别强调继续高举改革的旗帜但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强调为人民;特别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形势下,中国给全世界所贡献的一份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6.
从近代以来看,中国道路是一条追求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互相交织的阶段。在这三个不同内涵的阶段中,中国社会形成了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为中心的各种思想和话语表达方式。"站起来"是指中国人独立自主的走向现代化,这条道路后来变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革命道路,形成以"革命"为核心思想的话语。"富起来"主张寻求自身发展道路,追求不同于西方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通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现代化,这一探索形成以"改革"为内容的社会全方位变革。"强起来"则是通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崭新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以"自信"为意识形态的基础,强调只要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在确认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要辩证理解"成熟定型"问题,多维视角理解"模式"内涵,客观对待外国探讨中国模式的意图。界定中国模式既要廓清其基本内涵又要明确其边界限定,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和体制以及实践纲领和发展战略,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道路和经验,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模式。看待中国模式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中国模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邓纯东 《党员干部之友》2014,(7):F0002-F0002,1
正自美国人乔舒亚·雷默2009年提出"北京共识"以来,国内外就掀起了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即中国道路成功的奥秘何在?与巨大的中国成就相伴随的中国问题如何解决,即中国道路下一步向何处去?构成了中国道路讨论的关键性议题。人们普遍注意到,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各种对立性观点频繁交锋。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不同观点所依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根本对立。毫无疑问,关于中国道路的问题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焦点问题和前沿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不断发展,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洗刷百年耻辱、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成为现实。相信这是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能做出的正常判断。可是,今天恰恰就有人做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说什么"我们其实是一种寄生经济,别人在修路,我们在走路,我们走得快是自然的,并不证明我们比别人伟大,也不证明我们的体制优越。"这样的奇论自然令人吃惊,使我们只能发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的感慨。  相似文献   

20.
包容性发展理念是当今中国能够实现和平与崛起并存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模式"的重要价值体现。"平等、共赢、协调、共享",是我国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与西方国家的模式和价值观念有着本质区别。中国走包容性发展道路有其历史文化基础、现实依据和长远目标,其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和意义。要促进包容性发展,必须注重文化上的求同存异,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必须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摒弃个人主义思想;必须致力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