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东 《当代广西》2006,(6):48-49
从“柳州制造”到“柳卅刨造”,是柳州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包含着柳州市当家人对破解一个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难题的思考。正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所说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提升,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这不但是柳州也是广西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2.
柳州,一个以工业为发展标志的城市。 2005年,柳州实现以工业为主轴的“三个八”奋斗目标,工业经济发展创历史新高,为全区实现“双过千”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 2005年,为了探寻工业发展新路,柳州进一步推进工业自主创新,力图实现“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3.
区内视点     
正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现代制造城9月3日至4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柳州召开推进柳州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现场会,强调要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全力推动柳州早日建成万亿工业强市,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会议并讲话。鹿心社指出,我们要提高站位,把这项工作放到全区、全国发展大局和面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改变生活的时代,一个区域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柳州,中西部地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城市,在改革开放中率先迈开了步伐,在战略转型中也率先探索了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道路。迈向“柳州创造”的要旨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传统制造业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制造”享誉国内外。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在这里诞生“,柳工”、两面针”、金嗓子”“、五菱”等走向了全国。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理念、什么力量支持柳州催生了这样的业绩?比较起来,柳州缺少…  相似文献   

5.
柳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5万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的柳州,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作为西南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在新年伊始,便打出一张新牌——“柳州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由“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战略转变。就此转变,记者采访了市长陈向群。谈到柳州的工业,他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6.
当柳州传出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达80.01亿元的喜讯之际,记者专访了柳州市经委主任李新元。多年来,柳州工业一直在大作创新的文章。“创新,是贯穿柳州工业的一条主线。我们的工业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则以产品为主体,产品就要靠创新来支撑。”李新元如是说。观念创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曾让柳州引以为荣的制造业,开始面临严  相似文献   

7.
<正>"妈,快点,待会没位置了。"周末,晨曦刚从房前那棵玉兰树上筛下淡淡的树影,柳州市民邓曼的儿子就起来催她,一起到工业博物馆的"24小时列车书吧"去看书。工业博物馆位于柳州市柳东路220号,那里记载了柳州自清末民初始至今,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的工业  相似文献   

8.
“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任何一个工业‘重镇’都会很快陷入衰落。”今年2月,在柳州市委九届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吴集成提出,柳州市要大力培养一批名牌产品和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企业,形成“柳州制造”的品牌效应。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明确提出把柳州制造作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9.
李旭东 《传承》2012,(23):28-29
工业是这座城市的强劲命脉。风雨十年转型发展,从500亿元起点到迈上3000亿元大关,从“再造一个柳州”到“三年再翻番”,工业经济一路高歌辉煌跨越,彰显出工业柳州迅速崛起的恢弘气魄。  相似文献   

10.
正千古龙飞地,一代工业城。工业柳州曾经是广西工业发展的骄傲。如今,柳州向东,一座高标准建设的成长型新城,正因循着工业老城的光荣之路,闪烁着"产城融合"的特色发展之光。从2007年1月,柳州市委、市政府正式下文成立柳州市柳东新区,到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在柳东新区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的重大决策,再到2015年柳东新区(含阳和工业新区)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广西首个千亿元工业产值的城市新区,柳东新区一路艰辛,一路荣光。  相似文献   

11.
陈刚 《当代广西》2009,(1):14-14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对柳州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更是艰苦奋斗的一年。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地次创业”,战胜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各种严峻挑战,保持了柳州平稳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11,(3):22-22
“十二五”时期是北海可以大有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北海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决策部署,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  相似文献   

13.
从深圳到柳州,从一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城市在时代中奔涌向前,总有些经典与时代共潮生,海雅集团以千亩时代鸿篇匠筑海雅·柳江湾,不断赋能城市未来生命力,海雅·柳江湾是柳州的“新名片”。此时此刻,柳州也在悄然走向世界舞台。自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建立潭中县城以来,柳州的建城史已超过2100年。这里有唐代名家柳宗元的故居,因柳州城倚水而建,是壮、瑶族少数民族文化的聚集地,为此柳宗元曾写下佳句“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以记录柳州丰富的人文地理景观。这里是“民族之光”五菱汽车和广西制造业“脊梁”柳州钢铁集团的总部。疫情期间,五菱的口号“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响彻全国。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怀揣家国情怀的国民品牌,其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国家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8,(18):9-10
6月25~27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柳州召开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会上。自治区党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步伐,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这个战略目标,既是党中央对我区的殷切期望和要求,也是我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会上发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战略动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十一五”发展的进军号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国家和自治区改革发展的大局,努力在“十一五”发展中找准位置、找准方向,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和自治区战略的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三突破”决策以后,我区各级地税机关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归纳起来,主要就是用“三高”促进“三突破”。一是用高强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热情进行思想动员,在地税系统内部营造有利于实现“三突破”的政治思想和舆论氛围。通过层层传达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关于“三突破”的有关指示,我区广大地税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地税局党组很快统一了思想,都充分认识到, 正当我区经济社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少有的良好态势,各方面对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必然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未来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1,(3):19-1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为柳州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必然是一个艰苦、长期的过程,未来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11,(3):29-2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会分别从全国、全区层面,科学谋划了“十二五”发展蓝图,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高度,对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作了具体部署,为河池抓住和用好“十二五”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