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开始步入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而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经验,这一时期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这就是说,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发展机遇和社会矛盾并存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4):30-30
全国各地2011年的GDP“成绩单”日前浮出水面,25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大关。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人均GDP均超过8万元,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45元人民币计算)折合1.2万美元。从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贫富程度标准来看,已达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相关专家表示,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迅速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这个阶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同时又是各种矛盾的“凸现期”,如何趋利避害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运用公共政策价值资源,按照既定的价值取向,引领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均GDP越上了1000 美元的台阶后,媒体上频频出现了一种说法——“从国际经济发展看,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社会矛盾的凸现期”,有官员这样说, 有专家这样说,甚至有大学者也这样说。久而久之,这就似乎真成了国际经济的一个“铁律”;而且有人还引申开来,把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煤矿事故率居高不下等现象,都归之于“我们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 3000美元这一时期”……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是1000美元而不是800美元?世界银行在 1998/199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4):55-55
丁刚在2月16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的今天。重新审视日本的发展路径,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国GDP总量虽然已成“世界老二”,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学习。1968年日本超过了西德,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一年,日本的人均GDP只排在世界的第二十位。人均GDP从l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再增加到3000美元,日本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年和3年,不仅在速度上大大快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基本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平稳度过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6.
农村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城市化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跨上1000美元的重要台阶。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当人均GDP为1000美元到3000美元时期,将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内,农村城市化的道路应该如何走?去年以来,地处燕山南麓的怀柔区——一个山区面积达88.7%之多、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强的“首都后花园”,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怀柔区特色的农村城市化之路。2004年初,怀柔区新一届…  相似文献   

7.
曹国志 《奋斗》2011,(3):58-60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地处祖国最北部边陲,行政区面积8.4万平方公里,下辖3县、4区、10个林业局,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接续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民生不断改善。到2010年底,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8.2亿元,是“十五”期末的2.1倍,增速16.1%,在全省排名第四位,人均GDP达到2260美元,标志着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人均GDP2000~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1):123-123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估算,  相似文献   

9.
国家发改委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6700多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不过,按2013年全球人均GDP排名看,中国排到全球第86位。这个排名按总数184个国家地区看,似乎应该在中上。但是,我们再看看全球排名前20的情况。排名第一的卢森堡人均GDP是112135美元,是中国的近17倍;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5):18-1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尤其是近20年来经济社会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能力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首先是我国已经具备了一个坚实的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变化最为活跃,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出现递减趋势,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封面说明     
《党建文汇》2002,(19):1-1
江泽民出席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便民警务大篷车”亮相大连街头,美国不再允许敌人“先打第一枪”,中国首次跨境军演,年底中国人均GDP将突破1000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经济"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  相似文献   

13.
严婷 《当代党员》2010,(2):7-11
2009年在重庆的发展史上闪烁着一个闪亮的坐标点:人均GDP达到3355美元。这标志着重庆跨越了一道重要“门槛”,从此步入中等收入水平行列。从城市发展经验来看,越过3000美元这一“红线”,城市将进入一个临界点,  相似文献   

14.
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瑞清 《实践》2006,(2):11-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战略部署,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 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一个普遍存在但又令人困惑的现象是: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竞逐富强.赶超别国.但最终结局却差之天壤。国际经验显示.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很多国家会面临两种前途:要么进入“黄金发展期”.顺利实现现代化:要么掉人有增长无发展的“拉美陷阱”。导致这种发展差异最关键的因素是发展思路的差别。这主要涉及两个彼此相关的重大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家财富基本来源?对此问题.西方经济学史上曾出现过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和重工主义之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4万多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即人均1090美元。这表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进入人均1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重视和谐社会建设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衡进步;反之,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矿山,作为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也应自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矿山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矿山体系不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20):4-13
2011年,中国GDP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此时的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就在我们为祖国的经济增长、国力变强而鼓掌喝彩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已向我们缓缓逼近——-转型中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使刚刚跳出“贫困陷阱”的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9.
观点     
《当代党员》2011,(1):4-4
“六只眼睛”看GDP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GDP第一要看总量,因为它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第二要看人均GDP,中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但人均排名却很靠后;第三要看地均GDP,那就是每平方公里的GDP,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5,(24):1-1
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胜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并进而建设四化的成败。“十一五”期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1000美元后,各种矛盾有可能集中凸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可能增多,例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问题,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偏低,对外资源依赖度升高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当前和整个“十一五”期间,坚持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无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