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宇明 《各界》2014,(4):49-49
蒋纬国是谁,我想用不着饶舌。上世纪30年代,这位未来的国军陆军二级上将当时还是上尉,某次他坐陇海线的夜快车从潼关回新安。火车尚未启动时,进来一位国军少将,蒋纬国站起来向他敬礼,敬完礼还没坐下,少将就命令他说:“上去”。蒋纬国本来买在下铺,少将发了话,他只好睡到上铺。他把上衣脱掉,挂在上铺,  相似文献   

2.
汤礼春 《侨园》2012,(12):45-45
抗战胜利后,方先觉调离了206师,由黄埔军校第六期的萧劲接任师长,他和蒋纬国系在德国留学时的同学,与蒋纬国的关系自然很好,但新调来的参谋长潘宝泰是个东北人,正直又有点古板,他看不惯青年军中有些军官牵着女青年的手在街上走。一天,他把张慕飞叫去,一脸严肃地说:"张排长,你回去告诉蒋营长,我派执法营在街上巡逻,如看见他和妻子在街上手牵手,我就叫执法队当面打他门的手心。另外,我这里有  相似文献   

3.
蒋术 《团结》1995,(Z1)
1993年12月26日,自台湾传来消息,蒋纬国先生突患主动脉剥离症,病危住院,经过手术治疗,至今年初,病情已有好转,引起海内外亲友和各方面人士的关注。抗战期间,笔者在赣州工作,曾多次见到纬国先生,那时他在西安胡宗南部任上尉连长,每年有一、二次来赣州探望其母姚冶诚夫人和兄嫂蒋经国与蒋方良。他到了赣州,总要到蒋经国所属单位部门去走走谈谈。有一年他还在赣州  相似文献   

4.
两岸书画艺术交流的里程碑台湾为大陆画家建立永久性的书画作品展示场所,王成喜可算是第一人。7月9日,“王成喜书画陈列室”在台中市台湾商务中心大楼内正式成立,专程从台北赶去的蒋纬国先生与台中市市长林柏榕、国画大师吕佛庭、台中美术馆馆长刘樘河一起主持了开幕典礼。这个陈列室的成立,并不是偶然的。今年3月19日至24日,擅长画梅的著名画家王成喜应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推广梅花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立夫先生、副主任委员蒋纬国先生及台北市“国父纪念馆”  相似文献   

5.
汤礼春 《侨园》2013,(1):60-61
因离代总统官邸上班还有几天,张慕飞决定到杭州看朋友卜乃夫(《塔里的女人》、《北极风情画》的作者,笔名"无名氏").几天后,当张慕飞辞别卜乃夫乘车返回南京时,车到镇江车站,突然列车停开了,说解放军已打过江了.张慕飞下车后,见兵慌马乱,车站上有很多伤员.他打电话给南京总统府,总统府总务科的人告诉他,总统府的人员准备乘飞机撤往广州,留了他的位子,但他必须在12小时内赶到南京明故宫机场.当时战火纷飞,张慕飞已不可能赶回南京,只有先到上海,去找当时在上海装甲司令部任参谋长的蒋纬国.  相似文献   

6.
汤礼春 《侨园》2012,(11):41
给蒋纬国写了一封信1942年,张慕飞考上了设在西安的黄埔军校第十八期。1944年毕业后分到陆军第27军当排长。当他到部队报到时,只剩担架排和一个输送排的排长尚无人选,他的另一位同学挑了输送排,他因之当上了担架排排长。一天,大雨滂沱,部队从陕西龙驹寨向河南卢氏县进军。李副军长的副官骑马过来,要张慕飞派一个担架把患病的李副军长抬上。因天雨路滑,张慕飞不好喊士兵们抬,就和一个班长亲自抬。一路上,道路泥泞,张慕飞抬着担架艰难地走着。蓦地,他滑了一跤,差点把担架上的李副军长掀翻下来。  相似文献   

7.
田家英(1922~1966),原名曾正昌,田家英是其笔名。他祖籍成都双流,3岁时丧父,初中一年级时母亲去世,他辍学去中药铺当学徒并开始用田家英的笔名给报刊投稿。14岁时他在报上同一个教授论战并  相似文献   

8.
在新加坡,我多次见到他——唐裕。唐裕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1926年出生于印尼棉兰,祖籍福建省安溪县。其兄唐连良早年到新加坡谋生,后来他也到其兄家读书,曾就读新加坡工商学校。1944年,18岁的唐裕便在其兄的船务公司经营航运。50年代唐裕移居新加坡经商,唐裕兄弟经营的船务公司不断发  相似文献   

9.
1月31日,国民党中常会和中评委主席团分别通过决议,一致推举李登辉竞选台湾第八任“总统”。而仍未揭晓的“副总统”竞争却骤然激化。连日来,有关方面紧锣密鼓,频频造势,舆论界挟风带雨,推波助澜,形成了国民党迁台40年来内部选举争夺最为激烈的局面。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争夺战中,以李焕及蒋纬国所属的两支派系最具实力。竞争活动最为积极的是拥蒋  相似文献   

10.
他安全行车近百万公里。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多次深入灾区、无人区。他曾获得过多项荣誉,曾被授予和评为"湖北省地震系统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十佳岗位能手"、"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此外,他曾先后三次被省地震局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两次被省地震局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他就是湖北省地震局车队副队长郭兵。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中国人     
张毅航,46岁,上海海运局客轮船长,曾受雇于日本船航运公司,任船长。远航途中,还曾遇到海盗。无论他驾驶的船走在哪条航线,泊于哪国港口,他时时不忘的是——  相似文献   

12.
《党政论坛》2013,(8):18-19
毛泽东曾赠叶剑英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站在重大的历史关口,叶剑英总能明断是非,果敢抉择:邓小平两次被打倒,他都力排众难,助其东山再起;胡耀邦被“左倾”错误围剿,他乘专机前往搭救,不遗余力举荐其再“入阁”;为完成“两弹一星”的举世伟业,他大力周旋,三邀张爱萍出山……  相似文献   

13.
莫永甫 《党政论坛》2009,(22):48-48
辽宁有一个全国闻名的只拿工分的县委书记王连生。他是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桓仁档案馆中他的简历里记载着他曾获得的荣誉,其获得劳模荣誉的密集程度令人难以置信:从1952年到1966年,他先后获得县劳动模范称号九次,市劳动模范称号四次,省劳动模范称号四次,省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一次,并是中共“十大”代表,曾数次到北京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七次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相似文献   

14.
暗杀以色列总理拉宾的犹太青年凶手阿米尔供认,他之所以下此毒手是为了“制止把以色列领土拱手让给阿拉伯人”,是为了“阻挡和平进程”.很明显,象当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一样,拉宾是推进中东和平的又一位牺牲者.在长期同以色列敌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中,确有一些人对拉宾之死幸灾乐祸,甚至认为是“罪有应得”,这反映了阿以之间积怨之深.拉宾确曾是个强硬派,他曾率领军队侵占大片阿拉伯领土,是以色列人心目中的战争英雄.但是他的伟大和受人尊敬之处在于,他在其生命途程的后期选择了同阿拉伯和解之路,并且利用他独一无二的权威试图把部分被占领土逐步归还给阿拉伯人,寻求以色列在中东的和平和发展.他不是死于战争而是死于和平集会,他不是死于敌对阵营而是死于犹太人之手,他是为和平而死.  相似文献   

15.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竹下登自去年11月6日出任内阁首相以来,在内政外交方面取得了一些政绩。但是,竹下内阁面临着一些难题,关系到他能否顺利执政下去。 竹下曾在日本内阁中担任过5任藏相,侧重“通货外交”。他刚上台时,舆论普遍担心外交是其弱点。去年12月,他赴马尼拉出席了东盟国家首脑会议,接着访问了美国、加拿大和南朝鲜,不久前又出访了西欧。他的这一系列访问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  相似文献   

16.
王博 《各界》2014,(5):44-47
陕西三原县武字区,有家人姓黄,主人叫黄铭,家境贫寒,早年曾在渭南一当铺里当学徒。艰苦的生活让他饱尝了农民的艰辛。于是痛下决心,发奋读书,后来加入了同盟会。黄铭为人豪放仗义,一生广交朋友,特别崇尚古代的侠客剑客,故为其大女儿取名黄剑仙,二女儿取名黄侠仙,大儿子取名黄子祥,其弟取名黄子文。黄铭将他的儿子女儿都送入新式学堂读书。  相似文献   

17.
蔡荣华 《民主》2009,(2):45-47
计克敏同志曾长期担任民进浙江省委员会和杭州市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他为民进组织的建设,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曾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三十多年,他既是我的长辈,又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8.
在斯德哥尔摩,他曾为成为“皇亲国戚“而饿昏在考场上;在国际剧院,他曾作为“替补队员”仓促上阵“扔头套”而一鸣惊人;在“露西亚”选美节上他以中国人豁达的胸怀回敬了“女高音”的非礼而成为文明之星;在瑞典国王的生日宴会上,他“儿想娘来哭一场”;在祖国,他频繁地出现在中央和地方电视台上,香港回归庆典,他又登台一展华夏儿女风采……他就是全球驰名的华人青年歌唱家,首次把中国人的名字写在瑞典音乐史册上的蔡大生先生。  相似文献   

19.
王秉默 《团结》2002,(5):44-46,48
侯镜如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今年是侯镜如诞辰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是位将军,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他半生戎马驰骋疆场。他是位卓越的军事家,战术、战绩曾让周恩来倚重,蒋介石刮目相看;他是位卓识的政治家,懂得选择放弃,在解放战争中他征而不战、退而不守的作为曾使周恩来赞叹不已,蒋介石大为恼怒。  相似文献   

20.
任弼时同志逝世三十四年了。今年四月三十日,是任弼时同志诞辰八十周年。他在少年时代就参加了毛泽东同志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他曾到苏联学习,回国后最初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当时环境艰危,但他始终对革命充满信心。他曾两度被捕,受尽敌人的折磨,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长征中,他率部突围西征,与红二军团会合,主持批判了“左”倾错误。二、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并和朱德等同志一起同张国焘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延安期间,他参与中央领导工作,卓越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