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运行法制化与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周理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经济的运行再也不能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主要靠行政命令来指挥管理,而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法律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要求有健全的法制。它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有根本的不同。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完备的法律规范和保障,各种社会经济活动无所遵循,就必然出现混乱。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要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那就需要法律的引导、规范、保障和约束。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相应地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人大监督之我见朱为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主要靠行政手段协调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主要靠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去调节,而经济手段及其它手段的调节也要以相应的法律作保证。笔者以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强化以法...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模式的转换与处分原则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主要是马锡五审判方式)和外来法律文化(主要是前苏联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民事诉讼体制采取的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职权主义为特征的民事诉讼体  相似文献   

5.
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应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由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手段,这就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是不相同的.市场经济需要国家宏观干预和计划介入,以便大大减少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降低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和程度.但是,国家宏观调控不是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来配置资源,而是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来矫正市场经济运行轨迹的偏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做市场做不到的事.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进行补充、干预和调节,自觉地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和管理经济.在管理内容上,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方法,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依法行政、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然而,由于改革不彻底等因素,计划经济时期残留的政府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地干预经济生活的行政垄断行为仍然大量存在,如何对行政垄断进行法律规制,成为中国法治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垄断的这种局面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实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快民法典制定刍议寇志新我们人民共和国的民商立法,乃是在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应进行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然要求和引起国家的法律结构由原来适应计划经济模式的以行政法、行政手段为主导的法律结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特征姜明安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具有下述特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法具有更多的调节功能和更广泛的调整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一统天下,领导者通过层层发号施令管理社会,管...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律关系的新变化肖秀敏在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法律反映的社会关系主要是政治关系和一般民事关系,经济和行政法律关系极少,而政治关系主要是纵向的关系,即统治与被统治、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主要是管理与被管...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中。作为计划经济主要特征和经济调控手段的由上而下、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已退出历史舞台。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可以说,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关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不同,它是一种以法律为依托的经济。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和内在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尤其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虽然初具规模,但还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加强法制建设,优化执法环境,是一个带有根本性、战略性并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的问题。一、市场经济需要法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和市场机制对配置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是以法律为基石的,没有法制,市场经济便无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采取行政审批手段和形式管理社会经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制度在其设定和运行过程中日渐凸现出影响经济社会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弊病。继深圳市始于 1999年 3月率先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后,全国各地迅速地掀起了一场对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的探索。最近,国家有关部委局正按照中央统一要求,从改革体制、机制和制度入手,把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权力的行使作为强化权力制约的重点工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方向  行政审批作为政府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制度和法…  相似文献   

13.
论民事诉讼运行机制刘玲佩本文从民事诉讼运行机制角度探讨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问题,以求构筑全新的、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民事审判模式。一、制约我国民事诉讼运行机制构筑的因素(一)市场机制制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判与其它社会活动一样,必然要体现出很强的行政...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行政程序法制度──对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之构建的另一种思考王锡锌一、观念变革与对行政程序法的重视党的十四大与我国宪法修正案均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企的必要性依法治企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同,在计划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之间基本上是靠指令计划来维系的,而在市场经济中,则是靠自主的市场主体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和得以遵守,就需要有完备和完善的法规和保障体系。企业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法治·人潘拓十四大确定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由过去那种封闭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现代的开放式的市场经济。这无疑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进步。一个跨跃。它必然要带动整个社会的变革。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经济体制若没有法律...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法人犯罪的立法完善邱运理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剧烈变动,新问题、新情况的层出不穷,我国10多年前建立在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现行刑法,以及在此前提...  相似文献   

18.
浅谈在市场经济中如何把握购销合同的效力成延州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许多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大多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而作出的,都带有适应计划经济的内容,反映在法律上计划经济特点十分明显,国家干预色彩相当浓厚。但现在实行市场经济,情况变了...  相似文献   

19.
一、强化公证员协会职能作用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必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状况中解脱出来,按照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大量属于行业管理、行业服务和行业职能的事务,理所当然将交由行业协会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与市场经济罗正德一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和市场调节为主导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社会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导,这是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商品交换主体已基本脱离了政府的直接管理,因而使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化的手段主要是靠法律约束,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