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为纪念中国近代法律改革家沈家本诞辰150周年,加强近代法律思想的学术研究与交流,1990年10月22日至26日,沈家本法律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等22个大专院校、研究所发起并赞助,在浙江省法学会和湖州市法学会的大力协助下召开的。百余位中外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议收到中外学者提交的论文60篇。沈家本的后裔沈厚泽和沈家本家乡湖州市的代表也  相似文献   

2.
沈家本作为一个清末法律改革家,他的人格主义法律观既渊源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仁爱传统而超越了它,又受西方人权法思想影响,并在某些方面接近近代人权主义的水平.作者从沈家本在人身自由、社会生活自由以及同礼教派的抗争等方面论述了沈家本人格主义的人权法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外法学》1990,(4):23
<正> 1990年是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先生诞辰150周年。国内法学界经过反复协商,拟在今年十月,召开沈家本法律思想学术研讨会,就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和近代中外法律交流,进行学术探讨。沈家本是我国近代一位深通中外法律、造诣极深的法学家、立法专家和法律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在主持晚清的法律改革中,既反对顽固守旧继续沿用落后的封建法律,又反对不问中国国情全抄全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从而使中国法律步入近代。他  相似文献   

4.
沈家本在清末修律中主持修律工作,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之门.其中,沈家本对清朝刑律的修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促成中国刑法近代化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以说沈家本主导了清末刑罚力度上的轻缓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会通中西的法律改革家——沈家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8月19日是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法律教育家、立法专家沈家本(1840—1913)150周年诞辰。沈家本毕生从事法律研究和立法工作,建树卓著。他在主持晚清法律改革和法典编纂期间,对我国历代法律古籍进行了系统的考订和整理,首开研究中国法律史之新风,并结合中国国情,以会通中西为原则,把西方法律的一些可借鉴的原理、原则,吸收到新修的法律之中。他还是中国近代法学研究和教育的创始人,培育了一大批我国第一代系统掌握和熟悉中西法律的人才。沈家本一生既重实际,又重理论,著作等身,时人誉之为“法学泰斗”。本刊此期发表以下两篇文章,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6.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法学家,他是中国法律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推动者,是‘中国现代法制之父’。沈家本的思想独特之处在于他的法律救国,他不仅将其思想体现在理论层面上,而且还付诸实践之中。沈家本可谓是法律家和法学家结合的典范。”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教授  相似文献   

7.
明年(1990)将是我国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1840—1913)诞辰150周年。我们希望全国研究沈家本的专家学者们,有志于研究沈家本的专家学者们,能够利用这一时机,进行一次有关沈家本著作的学术讨论活动,使我们对沈家本法律思想、学说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批判地继承其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沈家本法律思想中最珍贵的部分是他的慎刑思想.本文将他“改重就轻”的修律指导思想和有关具体主张与立法实践,同古代繁刑严诛的封建重刑主义作了比较研究,肯定沈家本在法律改革上超越前人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
"法子匡时为国重,高名重后以书传"是沈家本逝世后,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为沈家本墓所作的题词,它后来被刻在湖州家乡沈家本墓前牌楼的两侧石柱上.这两根石柱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人民公社兴修水利时,成了水渠的基石.到了90年代后期,湖州市政府筹资修复沈家本墓时,它们又立在了沈家本墓前.我们估且不论袁世凯本人的历史评价,单看作为大总统的袁世凯的题词,应该说是对沈家本恰如其分的评价.沈家本一生以国为重,晚年努力实现法律改革,力求以法救国的一份拳拳之心,赢得了当时法学界乃致政界的尊重与敬仰.他一生勤奋笔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现今不可多得的法学文献.  相似文献   

10.
1913年6月,为中国法律近代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法律大家、清末修律大臣沈家本,静静地离开了人世。一百年后的今天,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由沈家本的后人沈小兰、蔡小雪姐弟合著的《修律大臣沈家本》一书。这部文学传记,将沈家本的个人经历与他的日记、信件、诗篇,翔实而丰富地融合在一起,将尘封已久的修律大臣在晚清巨变中的经历与思考,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艰难跋涉,还有那一段处于历史转折中的波澜岁月与社会形态,重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1.
王元天 《法学论坛》2016,(3):146-151
1902年,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奉光绪的谕旨领衔修律,但在随后的修律中,沈家本顺势推动了政府层面的司法改革,这对中国随后的社会进步,尤其是法治上的变革,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百余年后重新审视和思考沈家本领衔的修律以及更艰难的司法改革,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价值.在系统梳理沈家本领衔修律和司法改革后,可以发现,它们在法律体系和法治精神等层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柯严 《法学研究》1990,(6):81-87
沈家本法律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22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一百多位学者到会就所关心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讨论.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清末著名法学家、变法修律大臣沈家本生活在一个风云激荡、世事多舛的时代.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处于深重的危机之中.西方列强在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在神州大地上横行的同时,也挟携着西方文化以如潮之势涌入中国.在中国传统法律行将分崩离析,而西方法律还不为国人了解的情况下,沈家本受命修律.  相似文献   

14.
沈家本在清末修律中主持修律工作,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之门。其中,沈家本对清朝刑律的修订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在促成中国刑法近代化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以说沈家本主导了清末刑罚力度上的轻缓化。  相似文献   

15.
一、薛允升及其《读例存疑刊本》 20世纪初年,在传统法学终结之时,中国出现了薛允升和沈家本这样两位著名的法学家。沈家本主持晚清的法律改革,使中国法律从“封建的身份伦理支配之旧律及旧制,转向为法律之前人格平等,以自由契约为基础的现代市民法制”①,是  相似文献   

16.
沈家本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饱读诗史,接受的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政治文化的教育,是在传统政治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开明的封建官僚。因此,被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所谓的"明君"统治者推崇备至的所谓"仁政",就顺利成章地成为沈家本法律思想中固有的内涵,封建正统思想也必然贯穿沈家本法律思想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从中西近代法文化冲突看沈家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政治利益为内核展开的中西文化冲突,是沈家本先生所处的时代的基本特征。从中西近代法冲突分析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和修律言行,有助于我们辩证地把握历史人物的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沈家本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刑事法律方面。他在修订刑事法律、变革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一系列举措,终结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律体系,开启了中国法律现代化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有的刑事法律思想。毋庸置疑,沈家本在刑事立法、司法上的不断实践和刑事法律思想对今日中国的法律改革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上,沈家本先生的地位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既是一位造诣宏深的大学问家,更是一位处于古今绝续之交的务实派法律改革家。尽管在学术研究方面成就斐然,但其活动的中心和基点始终在于实践,尤其是步入老年之后为之竭精殚虑、身体力行,倾注了极大心血的修订法律实践。可以说,沈家本后半生的命运是与清末修律溶为一体的。正是在修律活动中,他的才华与思想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因此,离开清末修律,便无从全面了解和正确分析沈家本。  相似文献   

20.
徐娜 《法制与社会》2012,(13):11-12
20世纪初期,由沈家本主持的中国法律改革是中国法律史上亘古未有之变革,奠定了中国近代法制的基础。本文通过历史分析在时代背景下,对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和实践(1902年-1911年清末法律改革)及其与中国法律近代化关系做一些评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分析其现代价值为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开阔思路提供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