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贪污犯罪,自古有之,它是历代统治阶级禁而不绝的“痼疾”。这种犯罪在当代中国有些什么规律呢?文章分三个部分探索了这种犯罪的起伏规律。辐射规律和黑数规律。一、贪污的起伏规律,是指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呈现的时起时伏、时高时低的规律。二、贪污犯罪的辐射规律,是指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这个特定时期贪污犯罪走向的轨迹。作者探索了部门、地域两个方面的辐射规律。三、贪污犯罪的黑数规律,是指实际已经发生,但在正式的犯罪统计中没有反映出来的犯罪数字。  相似文献   

2.
分解与吸纳:贪污罪罪名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解与吸纳:贪污罪罪名再探讨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建华贪污是一种严重破坏国家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形象的犯罪现象。在我国,自1952年在《惩治贪污条例》中把贪污作为独立的罪名规定以来,我国刑法虽然对《惩治贪污条例》中规定的贪污犯罪的内...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学》2016,(1):3-13
死刑改革是当下中国重大的现实问题,而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改革问题则是死刑改革中最受关注和争议最大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最新刑法立法《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明确了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适用标准,促进了死刑适用规范化;将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以积极限制死刑适用;并且确立了严重贪污受贿犯罪死缓犯的终身监禁制度,以达到严惩严重贪污受贿犯罪和着力减少死刑立即执行之适用的双重功效。在未来中国对严重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立法控制中,应当考虑将死缓制度作为适用死刑的优先考虑方式;在贪污受贿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分立时,应择机先行废止受贿罪的死刑;待时机成熟时,应在立法上及时全面废止贪污受贿犯罪的死刑。  相似文献   

4.
贪污犯罪行为方式论贪污犯罪行为方式研究组贪污犯罪行为方式,是指行为人实施贪污犯罪行为,为追求犯罪结果、实现犯罪目的而采取的作案方法及其行为过程的表现形式,它是贪污犯罪人心理活动在客观方面的综合反映。贪污犯罪行为方式虽然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但它能反映...  相似文献   

5.
贪污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从当前严厉打击经济领域里犯罪所揭露的情况来看,贪污犯罪已经由过去“大头小尾”、“零打碎敲”、“涂改账册”、“伪造单据”,发展到内外勾结、明目张胆侵吞巨额现金。有的犯罪分子贪污活动达数十年之久,贪污国家财产达几十万元之巨;有的甚至已经发展到了利用职权,伪造各种所谓“合法”手续,私分国库资金。所有这些,给国家、集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费县人民检察院对该院1996年至2000年立案侦查的贪污案件所作的调查表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升迁或岗位变动交接之机,侵占公共资金和财物的贪污犯罪呈上升趋势。该院立案调查的94件贪污案件中,趁交接之机实施犯罪的有37件,占39.4%,个案案值最高达14万余元。犯罪主体主要是单位一把手和财会人员。37人中原是单位一把手和财会人员的有35人,占94.6%。贪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少数财会人员控制的帐外资金。有些干部在任时积蓄了一些帐外资金,但或是考虑其他用途,或是有所顾忌,交接之际…  相似文献   

7.
贪污、贿赂犯罪心态成因浅见孙宝民,彭彤近年来,检察机关一直把打击贪污、贿赂犯罪作为工作重点,但贪污、贿赂犯罪仍持续上升,大要案的比例增大,犯罪金额越来越高。经济犯罪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复杂的,探讨产生、形成贪污、贿赂犯罪心态方面的原因,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  相似文献   

8.
反贪污贿赂是正义祛除邪恶的斗争,也是智谋与狡诈的角逐;犯罪侦查是法律形式的政治斗争、对敌斗争,是深邃的智慧活动。“三十六计”荟萃了兵家韬略,取克敌制胜之精华,是用智用谋的经典,经历代而不衰。这正是侦查犯罪所需的,为侦查理论所推崇。这一点对于侦查贪污、贿赂等高智能犯罪尤为重要。深信随着反贪污贿赂斗争的深入开展和侦查技能的不断提高,“三十六计”将会在犯罪侦查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发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借鉴“三十六计”中“瞒天过海”的谋略,结合贪污、贿赂犯罪侦查的理论和实践,阐述了贪污、贿赂犯罪侦查…  相似文献   

9.
贪污罪历来为我国严厉打击的犯罪种类之一。它不仅侵害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和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严重腐蚀了党、政府和军队的肌体,损害了国家的信誉,而且毒害了人们的思想,污染了社会风气。因此,我国一直把惩治贪污犯罪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在修订的刑法中,还将贪污贿赂罪单列一章特别规定。但是,在同贪污同出作斗争的过程中,许多具体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司法实践中对未获取财物的贪污行为是否能被认定为犯罪未遂,以及如何确定贪污罪未遂的标准感到十分困惑,刑法学界也认识不一。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此路谈已见。一、…  相似文献   

10.
贪污贿赂犯罪是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的犯罪,是国家廉政建设的大敌。它不仅严重腐蚀了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和正常的经济环境,阻碍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而贪污贿赂犯罪被人们认为是社会的严重公害之一。内地与香港都积极同贪污行为作斗争。在内地,党和国家的纪律检查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担负着查处贪污行为的任务。但就惩治贪污犯罪而言,则由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的反贪污贿赂机构———反贪污贿赂局来承担。在香港,专门进行各种反贪污工作的独立机构———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简…  相似文献   

11.
贪污犯罪同其他犯罪一样,是产生于剥削制度的一种社会丑恶现象。解放后,我国一直将其列为重点打击的犯罪种类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贪污犯罪又有所增多,而且贪污罪的主体也趋向复杂化。因此,正确认定贪污罪的主体范围,对于准确有力地惩治贪污犯罪,保卫改革成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拓展惩治贪污犯罪的研究领域与方法樊凤林随着我国惩治贪污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在刑事理论研究工作上也要开阔视野,大力拓展研究领域,以适应客观形势发展之需要。这里谈几点浅见。一、拓宽惩治贪污犯罪的研究领域贪污腐败现象,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一种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3.
贪污、贿赂一类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凭籍职权或职位的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法利益的犯罪。此类犯罪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犯罪主体供职不廉。或者自己败官以墨,或者互相觊觎不法之私。同贪污、贿赂犯罪进行不懈的斗争,是保障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旦有所懈怠,贪污、贿赂之风便会同瘟疫一样腐蚀干部队伍,毒害人的思想,污染社会风气,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声誉,妨碍大政方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吕斌 《法人》2013,(3):41-43
宋文代是近年来少有的直接被判处死刑而不是死缓的国企负责人,足见其犯罪性质和后果之严重,2012年10月15日,原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宋文代涉嫌挪用公款和贪污犯罪一案,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进行了一审公开宣判,宋文代被判死刑。  相似文献   

15.
一、贪污贿赂犯罪量刑失衡之现实表现 第一,存在罪刑不均衡及“同罪异罚、同罚异罪”的情况。我国刑法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关于贪污贿赂罪的有关规定.贪污、受贿罪的犯罪数额和量刑一般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同贪污受贿作斗争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古书记载的皋陶造律和西方最早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中 ,已有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犯罪的法律规定。然而 ,在贪污与反贪污、受贿与反受贿的长期对峙与抗争中 ,人类社会始终未能摆脱贪污受贿犯罪的侵袭和困扰。各国的反贪污受贿实践已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 :惩治在一个时期或一定程度上对贪污受贿犯罪虽有减缓之效 ,却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控制 ;基于惩治之上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犯罪预防 ,才是反贪污受贿斗争的治本之道。预防犯罪远胜于惩罚犯罪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学者、执政当局乃至社会公众的…  相似文献   

17.
贪污贿赂犯罪已成为阻碍社会良性健康发展的一大桎梏,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存在的贪污犯罪更成为贪污犯罪中突出的一种形式。本文对国企改制中贪污犯罪高发的经济学原因,贪污数额认定问题,贪污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区分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打击贪污犯罪。  相似文献   

18.
贪污犯罪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腐败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贪污犯罪有了更复杂的变化,犯罪手段具有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而且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这就给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笔者试从贪污犯罪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角度寻求对该类案件的证据认定,从而实现对贪污犯罪的有效正确打击。  相似文献   

19.
贪污犯罪是世界范围内多发性的职务犯罪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贪污犯罪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贪污犯罪进行了概述介绍,然后对贪污犯罪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如贪污罪企业性质的认定、对象和数额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完善我国反贪污犯罪司法系统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曾晓东 《法制与经济》2013,(9):27-29,31
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贪污犯罪的手段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犯罪金额也是越来越大,严重危害了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廉洁性,严重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惩治贪污、遏制腐败已经提升到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以及建设廉洁政府的关键的战略高度。合理准确地界定贪污犯罪行为对于打击贪污犯罪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文章从贪污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罚等方面着手,具体分析贪污犯罪在主观、客观、主体、客体、既遂、未遂以及犯罪界定等各方面具体论述,并列举相关学术观点,阐述笔者观点,以期为贪污罪之正确定罪量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