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胡锦涛进一步强调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最伟大的历史性创造。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并领导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制定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为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保正其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新发展阶段”论断具有明确的定位,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看,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社会形态演进层面看,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阶段;从与新时代的关系看,新发展阶段与新时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新发展阶段”论断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迈向更高阶段的问题,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未来发展走向,拓展了社会主义处于什么样的状况的探索空间,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新阶段如何实现新发展的问题。“新发展阶段”论断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掌握历史主动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4.
何雪光 《前进》2010,(5):53-54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企业民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实践证明,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既为国企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有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职代会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战旭英  蔡瑛 《人民论坛》2023,(1):104-106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魂”;弘扬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自强之“根”。这三种文化相互影响、有机融合,构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重要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重要的在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民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实现我区“富民强桂”新跨越战略目标和“十二五”时期经济丰十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7.
谢克敏 《前进》2008,(4):46-4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描绘了新的蓝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吹响了进军的号角;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加深对新农村建设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把十七大作出的部署、提出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努力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当前必须切实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科学回答了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是对全党同志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9.
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理解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重要的方法论指南。具体而言,“中国之问”的实质是“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自信;“人民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朝着更为实质的方向前进;“世界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应这一问题必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之问”的实质是“如何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回应这一问题必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而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0.
谢安国 《传承》2012,(11):80-81,85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经验与教训在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实践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党校的建设和发展面临新形势和要求。一是国际性的高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二是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于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艰巨任务;三是党的建设正面临着众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党的干部队伍进入了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阶段。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一大批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科学的社会理想,还是作为现实的社会实践,都与全球化或世界性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对于社会主义的成长、发展乃至最后胜利,全球化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同时,全球化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和挑战。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从文化上、政治上增强竞争力;加快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发展机制;推动国际管理改革,为社会主义成果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党的治国方略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其用意在于全面地把发展民主政治、健全法制和社会体制创新、道德风尚建设结合起来,为发展生产力创造体制前提、程序规则和提供精神动力,这既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范畴,也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毫无疑问,这一治国方略的新发展,首先是基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下实践的,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此外,这一治国方略的新发展,又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对我国几千年来古代社会治国方略的扬弃和超越。因…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产品、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和智慧的积累、发明和创造的结晶,对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决定性的作用。翻开人类的发展史和文明史,每个时代的嬗变,每一历史阶段的飞跃,人类社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点提高,都与当时的科技的发现直接相关。指南针的发明,为地球上人们的互相交往及新大陆的发现指明了方向;蒸汽机的发明,推开了工业文明的大门,也揭开了人类文明史的新一页;飞机,宇宙飞船的发明,不但使人类可以在地球家园里自由往…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在历史上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近半个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形态的变革,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还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促使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和探索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并要求马克思主义有新的发展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新科技革命不仅没有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而且更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力助推器。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我们依然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1世纪将是高科技产业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世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分析,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也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出了新挑战。应对这些挑战,要求我们加大利益协调力度,统筹各方面群众关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有效整合价值观;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改革开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甘霖  黄原 《前沿》2009,(2):7-9
自进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历史阶段以来,人类社会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危机。资本主义因其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市场经济物的占有的异己性的双重原因,所以其危机难以脱解。与资本主义情况有很大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处于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阶段,但其物的依赖性和人的独立性矛盾有着自己的特殊情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危机的超越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超越的机制乃在于交往实践对于生产实践的主动地自觉地把握,乃在于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交往实践的发展维度。  相似文献   

18.
漆国江  王素君 《前沿》2010,(18):72-75
毕节试验区是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倡导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鉴于自身特有的发展现实,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应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创造和保持比较优势,并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和工业发展,有选择地发展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在借力发展战略方面,必须在扩大开放、加强区域协作的基础上,借力加快发展;在城镇化战略方面,跨越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在“科教兴区”战略方面,主要是跨越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束缚;在“生态立区”战略方面,主要是跨越生态毁坏、环境污染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苏州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从乡镇工业崛起到现代农业发展,从家庭承包到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从新农村建设到推动城乡一体化,不管什么时期什么阶段,苏州农村工作都有新创造,都有新路子。苏州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自强创造了一系列骄人成绩。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党的历史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创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