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表现在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方面。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应该从国家制度、基层政治、社会自治三个层面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中的公共治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复兴之后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与现代公共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逻辑性。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使我们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现代公共治理的重大意义。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共治理中的对话与协商,公民参与意识与积极的公共精神,可以促进政府与公民、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在公共治理中的良性互动,由此也将促进协商民主与善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协商民主传统,它赋予了平等更重的份量。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的内涵体现在两个维度:从形式平等的维度来看,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体现了机会平等;从实质平等的维度来看,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还体现在资源平等和能力平等上。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的价值体现在,一方面它体现了人人平等的道德直觉,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塑造积极公民,提高公民参与。作为平等的协商民主对于民主理论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中林 《江苏政协》2013,(10):25-26
<正>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其产生土壤是自由民主和代议民主的纠偏和完善,出发点是着力解决"多数暴政"所带来的"少数侵害"问题。因此,有人把协商民主定义为:协商民主就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和多数原则,自由平等的公民,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的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公共决策以合法性。协商民主的本质内涵是助推党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存在丰富的  相似文献   

5.
盛捷 《江苏政协》2011,(8):45-47
<正>协商民主理论形成于20世纪末期的西方政治学界。它是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主要是指在政治共同体中,自由与平等的公民通过公共协商而赋予立法、决策以正当性,并经由协商民主达至理性立法、参与政治和公民自治的理想,其核心是公共协商,其实质是以理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了民主,协商的观念也随之产生。协商民主理论,其前提在于承认并接受多元社会的现实,以及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分歧。其核心则在于强调基于理性的公共协商。协商民主对民主本质的再思考激发了以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的理想的公民社会的探索。本文以协商民主的基本涵义和协商民主的核心为基础,主要论述了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但愿对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化进程的推讲有所裨希。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具有内在契合性,在内容上表现为:公民的参与责任与理性、社会认同与信任、政治合作与互惠;在互动上表现为:公民社会是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社会平台、协商民主是培育公民社会的民主范式之一。构建协商民主与公民社会的互动模式,必须提高社会组织协商民主的意识和能力,明确目标和取向,拓展渠道和方式,创新制度和机制,防范危机和风险。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互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启动力、政治文化转型的突破口之一、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在理念和现实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的理念与现实总是处在矛盾之中:它强调公共理性,但在协商中却受到经济人自利性的侵害;它强调协商中的平等参与,但弱势群体往往受到政治排斥或被动政治纳入;它强调包容性,却与协商中的慎思性处在冲突之中。只有解决协商民主中的这些悖论,促进协商民主理念与现实的统一,才能促进协商民主有序、健康的发展。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公共理性与经济人自利性的矛盾,在协商民主中必须坚持公开性原则、交互协商原则、异质化原则、科学设计协商程序以及以慎思增强公共理性的观念;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平等原则与受金钱、权力干扰的问题,必须解决协商者在协商资源、协商机会、协商能力方面的平等问题,同时主张把广泛的日常协商纳入协商民主过程;为了解决协商民主中包容性与慎思性的矛盾,则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协商、设计不同的协商过程,使得协商民主既要约束不理性的多数,又要听取多数的真知灼见,达到包容性与慎思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是对传统民主的一种超越,不同于谈判民主和竞争民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现实优势是:团结与民主的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社会联系和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决策科学民主,治理成本有效降低;矛盾冲突化解,社会稳定得到维护;民主监督加强,政党关系更加和谐。要遵循的原则是: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重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提高政治协商程序化水平,提升协商民主的实效性;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培育公民社会,建设法律国家。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所要求的政治平等形式虽然是某种形式的机会平等,但是与代议制民主相较而言,它所要求的政治平等内容更加复杂、具体。耐特等人对协商民主需要的政治平等形式进行分析,将之概括为"平等的政治影响机会",即在协商过程中除了要排除公民资源的不对称分布可能带来的影响,即实现资源平等,还对公民的协商民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公民具备平等的民主协商能力。关于协商民主的政治平等形式的研究对我们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付海梅 《人民论坛》2014,(14):57-59
目前,中西协商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有决策机制论、民主治理论、公民参与论,而中国则在理念、原则、基础、体制等方面独具特色。西方有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开放性合作方法,而中国有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公民参与的政治协商等。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须努力实现多党合作中的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西协商民主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有决策机制论、民主治理论、公民参与论,而中国则在理念、原则、基础、体制等方面独具特色。西方有协商民意测验、公民陪审团、开放性合作方法,而中国有人大立法过程中的协商、公民参与的政治协商等。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中国特色,须努力实现多党合作中的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3.
以温岭民主恳谈为代表的恳谈协商是中国本土内生出的民主协商模式。西方协商民主模式的内核是公民协商,恳谈协商的模式内核则集中表现为政社协商。多元政治权力主体参与公共协商的恳谈协商模式解决了西方公民协商模式中协商与决策错位断裂的问题,这是恳谈协商模式的优势所在。作为中国本土经验的理论表达,恳谈协商可以与西方协商民主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是指人们围绕公共事务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形成政治共识的过程。话语民主理论对提高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言语交往质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加强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探索,应着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增强政府公共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不同利益群体的话语平等,开展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在探索整体改革和反思的过程中,"公民身份"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视角。公民身份基于主体地位的彰显符合中国民主的价值诉求,公民身份蕴含的协商美德是中国民主需要的政治态度,公民身份产生的参与实践是推动中国民主的重要力量。同时,在推进中国民主进程中亟需对公民身份的发展做出努力。政党支持是中国公民身份发展的前提,权利成长是公民身份发展的实质,道德建设是公民身份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协商民主及其在我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新理论,协商民主强调平等性、责任性和公共性.协商民主的实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有利于公民美德的重塑以及保障和促进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但是由于其制度化和程序化规范的缺失与不足;公共利益的难以确定性和公民参与能力的贫困等因素制约着协商民主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前景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公民参与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民主政治演变与发展的必然逻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性与民主性的高度统一。作为中国政治现代化发展的逻辑指向,民主与参与构成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逻辑存在于一元领导与多元协商、人民民主与有序参与、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顶层设计与多层推进相统一的基本形态之中,这不仅赋予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合理性和发展现实性,而且对于全面承接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需求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秋燕 《传承》2014,(9):94-9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作为一种对自由民主反思和修正的民主范式,它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兴起于特定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协商民主,其实现需要公民素质、政治制度、经济基础、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完善的新路径:社区组织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商民主的产生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也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新进程。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中,中国日渐发达的社区组织对协商民主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契合与推动,它不仅能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构建协商民主的多元主体;孕育参与民主型的政治文化,提供协商民主发展的智识性动力;扩大社会资本存量,增强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还能制约并监督政治国家的权力,优化协商民主的制度条件。如何推进社区组织与协商民主的共同发展,成为中国社区建设与政治民主化的共同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