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福建理论学习》2014,(9):48-48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我国今年以来地区经济呈现两个积极变化: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逐渐收窄,呈现逐步趋稳的良好态势;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近日在昆明透露,过去5年里,中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速,这标志  相似文献   

3.
《党史纵横》2015,(4):2
<正>2014年,朝阳市坚持深化改革,加大调结构、稳发展、惠民生的工作力度,全面启动并强力推进加快服务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推动全市服务业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54.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5.8%,增速达到6.3%,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2.5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76.9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全省第四位,做到提质升级,亮点纷呈。一是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共建设投融资、政务服务、电子商务等各类平台26个,支持了6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总支持额度1亿元。二是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重点推进商品交易市场项目建设,全市投资额超过10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完工2个,开工3个;投资额超过5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完工1个,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四个"集中连片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试点市"之一。三是电子商务推广和应用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加快实施电子商务发展四年行动计划的同时,建成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吸引近30家企业入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京津沪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三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揭示了天津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有待提升,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有待加快发展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推进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虽然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之一,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工业化程度不高、市场化程度低、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因此,哈尔滨市应以前瞻研究夯实发展基础,以政策突破促进生产服务业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融合,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驱动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快发展;优化布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积极构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要素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发展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特定的范畴,是指为机构或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所显示出的主要特征,决定了其在现代经济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地位。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主导产业地位基本形成。北京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尽快缩小与世界城市间的差距,使之真正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主导产业,就必须着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这是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因其在改变城市产业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在经济结构转型时期重点发展的行业。本文认为,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成都市应在生产性服务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下,从促进产业融合、鼓励创新、推进集聚区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意义重大.香港和澳门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优势明显,福建与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合作有很大潜力.文章着重分析了加强福建与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合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政府要树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理念;强化"港澳的资金、台湾的技术、福建的资源"三角合作网络;吸引港澳金融保险证券机构来闽开拓业务;加强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合作;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区建设;制定并完善CEPA开放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意义深远。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有体制原因、市场化程度低和人才短缺等等。可采取推进垄断企业体制改革、放宽行业准入标准、加强监管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DI)报告。报告显示,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均有所提高。其中,2000-2010年,在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行榜中,我省位列第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正从高速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的规划目标相比,北京服务业的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一些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自身功能定位,北京市要加速服务业引擎作用,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整体布局,构建开放、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荣伟 《世纪桥》2012,(9):45-46
生产服务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快的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还存在如总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的力度不够且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不够、改革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等不足。因此,应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加强政府的监管作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天津滨海新区目前进入服务业高速发展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应积极承接全球现代服务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利用大型工业项目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通过地区、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走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天津滨海新区的服务业需充分利用内生的动力因素,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演化,实现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走向现代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西部地区在自身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的情况下,把"打工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忽视了"创业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降低,导致中西部民工外出受阻.在此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有技术、懂管理的打工者回乡创业,大力发展创业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社会分工的深化、生产效率的提高,还能够延长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竞争优势。目前,山东半岛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性还比较弱,为了促进两者协同发展,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提升制造业层次,延伸制造业产业链;加快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优化服务业发展软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规范竞争秩序,营造适宜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6.
青岛、烟台、威海位于胶东半岛东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不仅是山东经济发展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他们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战略重点,依据突出特色和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发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当前,世界范围内以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推进生产方式、发展模式深刻变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动力调整、结构优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作为全国工业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江苏要争取主动、赢得先机,应加快推动互联网制造模式创  相似文献   

18.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以往文献归纳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以及两者互动发展的机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又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了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这两个指标,对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对浙江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乘数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也不大。最后,文章对浙江省如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直被称为"短板"的辽宁服务业实现了提速发展,已经成为辽宁经济的重要支撑。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306.8亿元,增速达到9.9%,高于第二产业0.1个百分点,改变了10年来服务业持续低于第二产业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5%,且增速高于GDP增速0.4  相似文献   

20.
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探索与创新养老服务发展机制,形成了一套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管理为抓手,以政府主导为重点,以宣传活动为载体的典型做法,发展了社区居家养老、医居式养老、高端机构养老和医养结合养老等特色模式。总结养老服务成功经验,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突破,对经济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