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的省情,也是贵州的机遇。贵州文化旅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堪为例证。2006年,贵州旅游以引来4747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387亿元,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51.83%和54.12%的成绩,交出了一张抢抓机遇谋发展的好答卷。  相似文献   

2.
正金融机构紧抓全省旅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将支持旅游发展和金融扶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投资旅游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随着县县通高速到走进高铁时代,贵州大交通网的建设为贵州发展大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和大便利,开辟了大空间,旅游产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贵州旅游总人数3.51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6.6%,旅游总收入3140.58亿元,增长40.1%。投资旅游就是投资未来,这也是金融发展新机  相似文献   

3.
尹辉 《当代贵州》2010,(3):17-18
<正>如何发挥贵州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加速将生态资源转换成发展的"生态资本"?"两高"的修建为贵州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两高"催热生态旅游业2009年,贵州旅游业再度实现突破。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贵州GDP比例首次超过50%,旅游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4.
“多彩贵州风”登陆新浪开博客是件好事!到网上去吆喝,又是用文化拉动旅游、用旅游推广文化的一个新举措。从2005年以来,贵州陆续开展的一系列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已经取得明显的后续效果:2006年第一季度,入黔旅游的京津唐游客数量猛增,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在50%以上,而北京一地的游客数则增长54%;2006年上半年,贵州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和实现旅游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4.1%和102.6%。“多彩贵州风”甫一亮相,便为贵州赢得诸多掌声,但与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光相比较而言,几十分钟的时间和几十平米的空间所拥有的承载能力实在有限。作…  相似文献   

5.
正魏玉峰:当下贵州"旅游+"的概念已经形成,贵州旅游迎来"井喷式"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要紧抓历史机遇,乘势而为,奋力前行,迎接贵州旅游发展的春天!半年前,魏玉峰从北京阳光保险集团总部来到贵州挂任贵州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他说,能有机会参与到贵州旅游发展的大战略中,备感荣幸,期待能有所作为。山清水秀、底蕴深厚是魏玉峰对贵州的第一印象。"贵州旅游资源禀赋好,优势突出,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贵州旅游今年来持续升温,难得的长假更为贵州旅游带来极好的机遇.为了让游客"安全在贵州、满意在贵州",贵州省假日办有关领导赴全省各地进行了旅游安全及服务质量检查.同时,各主要旅游目的地也制订了相应的旅游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锋 《当代贵州》2013,(24):20-21
贵州正以生态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旅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建设集"生态涵养地、山水大观园、文化千岛省、避暑养生地、国民休闲地、国家度假省"于一体的国家公园省。"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贵州旅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和气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不仅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崛起的奇兵,也  相似文献   

8.
正多彩贵州积极抢抓大众旅游时代机遇,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春节长假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今年春节是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后迎来的首个春节长假,也是沪昆高铁全线贯通后贵州迎来的第一个“黄金周”。全省旅游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统一部署,力抓产品供给、市场营销和公共服务,力促旅游市场安全、高效、文明、有序,力推“山地公园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山地旅游方兴未艾,旅游业成为贵州支柱产业。2016年旅游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今年上半年带动17万贫困人口就业。"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盛赞贵州山水。贵州之贵在山地,贵州之美在山地,贵州之特在山地。贵州全域皆山,一山一景,全省92.5%的国土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山地旅游资源富集。2015年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省委、省政府提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增长。2018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贵州旅游业继续保持"井喷"增长态势,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7.7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5%;旅游总收入7599.27亿元,增长35.2%。旅游"井喷",早已经成为贵州旅游发展的标签。2016年,贵州接待游客5.31亿人次;2017年,这一数字变成7.44亿人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9.67亿人次、94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33%以上。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保持了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2013年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哪些成绩?2014年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以大数据助推大旅游、以大健康丰富大旅游,着力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激发旅游产业活力。旅游业高速发展,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8年元旦小长假期间,贵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797.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6%和32.3%,旅游发展持续呈现"井喷"态势。发展合力空前凝聚、旅游产品供需两旺、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旅游拉动消费强劲,作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13.
把贵州建成旅游大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旅游业是八十年代初开始,经过20年的发展逐步成长,成为贵州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大力培育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20年,贵州旅游业将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旅游业发展所创造的极好机遇,继往开来,开拓创新,真正成长为贵州国民经济中的一项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到“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大省”的历史性跨越。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资源类型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和气候等各方面。经过2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景区、景点200余处,涵盖了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文物古迹、历史文化、社会生…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全省旅游行业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保持了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2013年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哪些成绩?2014年将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从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繁荣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这为贵州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开放平台和政策机遇."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政协副主席殷红梅说.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生力军。对正处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的贵州而言,乡村旅游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以及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举措,近年来贵州乡村旅游得到较大发展,富了一方百姓,助力脱贫攻坚效果明显。2015年,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593亿人次,旅游收入705.9亿元,年均增长31.7%。贵州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省委省政府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后续支柱产业,把贵州建成全国的旅游大省。”又在最近修改的计划中,提出把旅游业作为“贵州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扶持和发展。但要真正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做好工作,使贵州旅游业的目标定位变成经济现实,我认为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正确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历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贵州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是什么?我认为起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同质化、产品少、层次低等问题,贵州各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供给,打造特色化、品牌化乡村旅游产品模式和经营业态,助力全域旅游及乡村振兴发展。古镇、名村、山水、田园、乡愁……乡村游已经成为旅游新时尚。得益于迅速增长的休闲市场需求影响,贵州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46亿人次,同比增长42.97%,占全省接待游客的46.6%;乡村旅游总收入1572.79亿元,同比增长53.51%,占全省旅游总收入  相似文献   

19.
正"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将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建设山地旅游大省,让山水美景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今年一季度,贵州旅游总人数达1.0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5%,旅游总收入975.28亿元,增长38.1%,两项指标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2.5和15.9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贵州将举全省之力推动旅游业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把旅游业培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遗产地、地球绿宝石"荔波在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这个方向的探索、努力,在贵州具有多种典型示范意义。最近五、六年来,贵州省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出现了年均增幅近30%的增长,超过全国平均增速10个百分点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成为不可撼动的支柱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展示了旅游业对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契合了国家对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的定位和期待。正是这样的定位和作用,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