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共产党人》2004,(8):34-35
宁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现状 近两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总体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推进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大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据抽查调查:2003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31元,较上年增长7.6%。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薪收入4671元,较上年增长7%,带动总体收入增长5个百分点;人均  相似文献   

2.
十面来风     
<正>贵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37元5月14日,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发布消息显示,今年一季度,贵阳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37元,同比增长8.9%,较全国平均增速高0.6个百分点,绝对额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64元,在全省九个地州市绝对额居第一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61元,同比增长11.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绝对额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69元,在九个地州市绝对额居第一位。(贵阳记者站)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1,(12):F0002-F0002
近年来,垫江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和坚持走好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全县实现GDPI13.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821元和5662元,同比增长11.5%、18.8%。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预计,宜都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较2006年增长3.1倍,年均增长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6%;工业总产值420亿元,增长4.2倍,年均增长38.9%;农业总产值32.9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5年分别年均递增10%、17.6%;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5,(3)
<正>2014年我区坚持富民优先导向,继续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各级财政民生支出24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0元,增长9%;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76元,增长11%,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着力推进创业就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27.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50万人,落实应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1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的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10,(2):60-60,F0003
2009年,盐池县牢固树立“求实、创新、争先”工作理念,按照“12335”工作思路,抓重点、攻难点、求突破,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9.4亿元,增长11.1%;社会同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13.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0元,增长1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安市秉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理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68亿元,同比增长9.0%;实现城镇化率44.4%,比2012年40.91%提高了3.4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5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  相似文献   

8.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14,(4):11
正固原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成全区最高据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资料显示,201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银川市最高,增速固原市最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银川市最高,增速固原市最高。2013年,银川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76.4元,居宁夏五市第1位;固原市18789.1元,位居第5位。从增速看,固原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1.5%,增速居宁夏五市第1位;银川市增长10%,居第3位。2013年,银川市农民人  相似文献   

9.
彭勇 《奋斗》2022,(4):61-62
<正>近年来,肇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黑龙江省委和绥化市委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聚动能、优化环境,争当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2022年,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肇东市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结合贵州省情,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尽快缩小贵州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贵州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0元,为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0元的34.5%;而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73元,仅为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1.91元的25.9%。悬殊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  相似文献   

11.
庄光明 《学习月刊》2014,(14):126-127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全国百强县市”目标.按照“竞进提质、效速兼取”的总要求,主动转型,加快赶超.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8亿元.增长12.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33.2%:农民人均纯收入11693元.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3元.增长11.6%。  相似文献   

12.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近日对全国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调查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5854元,比上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9.3%,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其中,深圳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突破2 万元,为 2.0548 万元,成为内地收入最高的城市。上海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人均突破1万元,为1.0932万元,成为我国收入最高的省、区、市。 从 31个省区市年收入分布看,位居全国前5位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天津。而位于后5位的省、区…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4,(3):45-45
赵长茂在2004年2月11日的《新京报》上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强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1.8:l,2002年扩大到3.1l:l,考虑到隐性收入未被统计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  相似文献   

14.
那顺孟和 《实践》2009,(11):32-32
自治区实施振兴东部盟市经济发展战略五年来.通辽市加快经济转型,初步探索出一条在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推进工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向工业化引领的转型。今年1-9月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364L元,增长21.2%;地方财政总收入62.8亿元,增长2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84元,增长17.3%: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582元,增长10.5%。  相似文献   

15.
李劲夫 《新湘评论》2004,(11):25-25
一、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城市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中心城区.抓城市工作的力度大一些,让其变化快于农村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以我们岳阳市岳阳楼区为例,去年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八已达到8910元,增长7%,在奎省名列前茅..相比之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只有4360元.增长54%。因此.我们既要继续坚持打“城市牌”,建设城市、经营城市、管好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在严峻的国际金融危机面前,辽阳市弓长岭区委、区政府沉着应对,采取超常规举措,力促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5.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7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27.9%、44.5%和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4567.6元、8091元,同比增长9.8%和10.7%,呈现出了经济发展增势强劲、综合实力持续攀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把改善民生摆在全省工作首位,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向好发展的势头。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13.5%;捉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4%,进出口总额是全国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8.
2019年,安顺市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7亿元、增速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907元、增速10.8%,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7%以上.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10年时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将翻番.这被不少学者解读为中国的“收入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20.
魅力桐城     
<正>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个国家级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双新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总人口75.9万。其中省扩权强镇试点镇4个,省级中心镇4个。改革开放以来,桐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5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22.66亿元,增长0.5%;规模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1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11.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1.4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亿元,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3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13元,增长13.1%。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辈出。桐城是"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属江淮文明的发祥地和集中地,享有"文都"盛誉。自周朝置为桐国,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历经区划变革,到唐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