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乌拉圭回合《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适用于所有的世贸组织成员,美国反倾销法在理论上也应与该守则相一致。但是,美国在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的规定来修改自己的国内反倾销立法时,依然保留了许多与该守则相抵触的规定。通过与《世贸组织反倾销守则》,将会揭示美国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  相似文献   

2.
国际反倾销浪潮对加入WTO后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后 ,反倾销这种“合法”的贸易保护措施已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形式。尽管我国是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但却因处于经济机制转轨时期而必须履行诸多的特别义务 ,因此如何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出现的数量众多的反倾销诉讼就成为了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对WTO相关文本、我国目前被控倾销的现状、国外反倾销对我国出口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如何建立反倾销的应对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WTO反倾销规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TO反倾销规则第18条“最后条款”之4规定 ,“各成员应在不迟于WTO对其生效之日起采取所有一般或特殊的必要步骤 ,以保证其可能适用于有关成员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程序与本协定的规定相一致 ,”所有WTO成员都有义务修改国内反倾销立法 ,以符合WTO反倾销规则。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 ,考虑并着手对我国现行反倾销立法诸多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以适应WTO反倾销规则的具体规定 ,使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更具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单介绍美日之间热轧钢产品反倾销措施争议的案情后 ,针对 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和上诉机构 )在该案件的裁决中对《WTO反倾销协定》某些条文、术语含义的解释 ,分析了《WTO反倾销协定》的缺陷并指出了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WTO《反倾销协议》的初衷是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的公平和秩序。2002年,《欧共体反倾销条例》中关于"替代成本"的立法修订,其对"替代成本"的阐释,不仅仅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同时也针对市场经济国家。欧盟对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调查,都曾使用"替代成本"的做法。"替代成本"规则嫁接于构成价格之上,是"替代国"制度的翻版,明显违反了《反倾销协议》下欧盟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6.
《WTO反倾销协议》中有关于公共利益的规定条款。但由于在利害关系方制度上考虑不周,以致这些公共利益条款的立法缺陷比较明显,使得《WTO反倾销协议》几乎成为纯粹的国内产业的保护手段。应对的措施是进一步完善《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公共利益条款,扩大相关利害关系方的范围,强调倾销产品工业用户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倾销和外国对华反倾销越演越烈,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和主要指控对象。因此,制定反倾销的专门法律、法规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2002年的《反倾销条例》与1997年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相比,无论是从实体法还是从程序法来看都有很大的进步,但与WTO《反倾销协议》相比仍存在条文内容过于简单、立法层次较低、调查机构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楚等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8.
WTO《反倾销协定》第3.4条是判断倾销进口产品是否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重要条款,该条款的规定不太明晰,诸多地方需要澄清,其具体含义在很多WTO案件中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中国已经加入WTO,相关规定已相对完善,调查机关一定要注意与WTO的相关裁决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于 2 0 0 1年 12月 11日正式成为WTO的缔约国。随着中国的入世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将会越来越频繁 ,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然会随之越发严重。因此 ,入世之后的中国将如何遏制和防范外国商品在华倾销 ,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现实问题。为此 ,本文首先剖析了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现状及成因 ;其次提出了中国实施反倾销所应采取的对策 ;文章的最后部分结合 1994年WTO《反倾销协议》对中国反倾销立法的完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中国反倾销法学术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反倾销的进一步研究成为时代的要求,中国学者在近几年来对于WTO《反倾销协议》和我国的立法、实践问题的研究正不断充实并形成体系。本文对新世纪反倾销领域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研究视角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倾销的认定是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一个重要问题.WTO的反倾销法律与欧美的相关制度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国应借鉴欧美经验,并在遵循国际协约的基础上,立足本国国情,恰当地把握国际协议中心的"弹性条款".  相似文献   

12.
TBT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难突破的一种贸易壁垒,已成为继配额、原产地和反倾销措施之后,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又一项重要的非关税壁垒。中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应从WTO相关规则出发,提出构建与完善中国TBT法律体系的理论思考与现实探寻。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服务贸易之反倾销法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法律制度是WTO所允许的国际货物贸易的有效保障措施。在贸易自由化浪潮下,国际服务贸易遭到不公平竞争的损害和威胁,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在国际服务贸易保障措施缺位的情况下,探讨货物贸易的反倾销制度与服务贸易接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GATS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尝试对服务贸易的反倾销制度进行实体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的“入世,”外国商品在华倾销越来越频繁,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现行的反倾销立法存在着立法层次较低、实体方面有缺陷及漏洞、程序方面有缺陷等问题,不能很好地保护我国经济发展,因而,必须借鉴国际反倾销规则,尽快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WT0框架下我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救济的范围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还应适用于服务贸易。尽管《服务贸易总协定》中规定了一些对服务贸易进行救济的措施,但由于这些规定的模糊性以及我国服务贸易救济体系的缺失,使得在服务贸易领域进行贸易救济非常困难。在当前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应该在WTO框架内着力构建我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即服务贸易反倾销、反补贴和紧急保障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是以WTO为中心的贸易体制,这是一个将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兼收并蓄的混合体制,这一多边贸易体制具有不可动摇的经济学基础。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WTO规则的经济性,WTO机制体现的经济学内涵,探讨了WTO机制所具有的经济学含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自2001年11月14日多哈会议以来世贸组织各贸易成员方发起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分歧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出口补贴、环境贸易壁垒、反倾销和政府采购透明度、世贸组织体制和机制等方面。面对日益严峻和复杂的国外反补贴、反倾销、技术性保障措施发展态势,我们可采取积极的对策与措施有:第一,尽快确定解决贸易争端的工作重点。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体系。第三,继续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缓解对外贸易争端。第四,审时度势,正确处理贸易争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各国对倾销行为的规制,规避反倾销税的行为日益增多.反规避措施作为反倾销措施的补救措施,其重要性日益明显.同时,我国产品受到反规避调查的频率亦有上升趋势.密切关注各国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条款的修改,不断补充完善我国的反规避条款,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有利于保证我国产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