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张海峰  张海萍 《党史博采》2007,(7):46-47,49
我的父亲张霖之是河北南宫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煤炭工业部部长。为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他建基地、改体制、开新矿、翻产量,呕心沥血、日以继夜拼搏奋斗了十年。不仅如此,他还是渡黄河、战中原、跨长江、进西南,战功赫赫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正1949年11月,时任二野三兵团司令员的陈锡联参加了解放重庆的战斗。进城后,按常德会议预定,陈锡联任市委第一书记兼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分工军管;张霖之任市委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分管党务和群团。1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陈锡联为重庆市市长。1950年10月,他奉调北京担任炮兵司令员,离开重庆。陈锡联在山城工作的时间不长,却处于新旧政权交替的特殊时期,处在风口浪尖。他以共产党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接管重庆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1950年11月13日,重庆市镇反委员会成立,市军管会副主任张霖之、军管会公安部长刘明辉任正副主任。全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 1951年1月16日。公安机关逮捕了潜藏在大中学校教职员、学生中的原重庆大学训导长、中统特务侯风等特务分子29人。3月23日,重庆市军管会在  相似文献   

4.
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1月30日3000年重庆历史中,可圈可点的故事不少,但1949年11月30日发生的事,意义非同寻常。这天,陈锡联率领二野三兵团机关进入重庆城区,张霖之、曹荻秋也在十多名警卫战士的护卫下,由綦江抵达重庆,入住范庄。至此,重庆解放后首届重庆领导核心全部到位,陈锡联任市委第一书记,张霖之和曹荻秋分任市委第二书记和第三书记。就在这天凌晨,在白市驿机场苦守一夜的蒋介石夫妇接到南温泉防线溃破的消息,仓皇  相似文献   

5.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38年冬来到延安,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他政治、艺术生命的新起点。在延安一年半的时光中,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他的创作获得大丰收,这是他40年短暂人生历程中最光彩的一页。追求光明奔延安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  相似文献   

6.
30年前,谢觉哉离开养育了他40年的这片热土,投身伟大的中国革命;30年后,即1957年3月,他回到了他始终热恋着的这片故土。这以后,他又相继于1960年2月和1961年12月,两次回乡视察。  相似文献   

7.
正5年多来,他满腔热情、勤奋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11年,他被银川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他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就是李明海———新时期优秀农民工的代表。勤奋学习提高技能今年40岁的李明海出生于宁夏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为了更好地生存,他走出了大山。2008年,他被聘在银川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几年的努力,使他成为公司施工队队长。  相似文献   

8.
陈安 《世纪风采》2020,(4):15-19
赖传珠1910年4月出生于江西赣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他38年的戎马生涯起航于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赣南苏区,历经血与火的淬炼,成长为一位军政兼备、智勇双全的开国上将。他是新四军的参谋长;他25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他参与领导全军首次评定军衔;他树立了影响至今的雷锋典型。一个个传奇故事书写了他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  相似文献   

9.
他叫晁东来,今年35岁。1981年,他与父亲从事畜牧生产,由于受陈旧畜牧业生产观念束缚,难以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导致经济效益过低,只好离开连队自谋生计。在外几年的艰苦劳作,他始终惦记着牧区的羊群。1998年师团畜牧政策有了变化,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发展畜牧业仍然是他致富的最佳途径,于是他又回到了阔别16年的农十师一八七团一连从事养羊生产。2001年在团党委和连队的扶持下,他建起了面积为1200平方  相似文献   

10.
1832年,在美国有一个年轻人失业了,他很难过。但他没有气馁,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下决心改行从政。糟糕的是,他在竞选中失败了。他仍不灰心,又着手开办企业。可是不到一年,他的企业倒闭了,负债累累。在此后的17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到处奔波,可以说是历尽磨难。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颓丧,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挖掘教益。28年之后,他终于成功了,当选为美国总统。此人就是美国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亚伯拉罕·林肯。  相似文献   

11.
正他叫伍子玉,1993年考入新疆农业大学,在食品科学系学习了两年,获得大专文凭。大学毕业以后,他进了农十二师直属的乌鲁木齐农垦乳业集团工作,这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刚工作时他跟着师傅学习鲜牛奶、酸奶的工艺流程,从最基础的配料学起。经过半年的一线劳动,他掌握了一些乳品生产的基础知识。厂领导安排他在乳饮料车间做配料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年。1995年公司上了雪糕生产线,当时  相似文献   

12.
任广贤10年前来到新疆时身无分文,10年后,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1993年,他从河南虞城来到农五师八十九团时,身上只剩下几元钱。那时他靠打工为生,辛苦一年只挣了2000多元钱。他看见承包土地收入多,于是就在八十九团十四连承包了30亩棉花地。由于他第一次种植这么大面积的棉花,没有经验,收入也不多。1995年,他又继续承包土地,这年获得了好收成,盈利2万元。1996年,他看到干农  相似文献   

13.
正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他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从1958年到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探望双亲。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他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的工作。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被披露……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隐姓埋名研制核潜艇黄旭华,祖籍广东海丰,出生于1926年。小学毕业时七七事变  相似文献   

14.
邓发(1906年3月7日—1946年4月8日)是一位光照千秋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今年是他诞辰的90周年和因飞机失事遇难的50周年。他是广东云浮市人,一个海员工人。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参加省港大罢工,被选为罢工工人代表和工人纠察队队长。同年秋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起他又担任支援东征、北伐战争的青年队长。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同年12月的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1928年春他参加湘南起义。此  相似文献   

15.
乡间那蜿蜒的小路是他的琴弦,小路边那一扇扇向他敞开的门户是他的琴键,他用整个的身心弹奏出了一曲恢弘的绿色弦律。他便是全国劳动模范、汝城县邮电局乡邮员范名军。他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年的军旅生活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作风。翻开他的履历表:1960年入党,1962年提干,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营部代理管理员等职。1970年他从绿色的军营复员到地方,被分配在汝城县邮电局任乡邮员,又跨入了绿衣使者的行列。如今看来,他和绿色还真有不解之缘哩。  相似文献   

16.
1935年,年仅18岁的他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年,他被党组织派往前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学成回国后,他受党委派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从此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组织和形势需要,他留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继续"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特工生涯,公开身份,重新回到阳光下。在隐蔽战线长达20多年的工作中,他功绩卓著,屡立奇功,他提供的一条情报曾挽救了上百名战士的生命,他身份百变,灵活机动,难辨真假,曾利用假身份战斗在敌人的"心脏",解放后,他更以"敌特"身份挫败了敌人的越狱暴动……他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7.
正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他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的工作内容;为了专注于"秘密"事业,从1958年到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探望双亲。因此,他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联系,亲人对他的记忆越来越陌生。直到2013年,他的身份被解密,他的事迹被逐渐"曝光",人们才得知他的人生,正如那深海中的潜艇,无声,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2017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邀请,使他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正他,一位普通的柯尔克孜族汉子,忠诚守护祖国的西部边防线。36年来,他行程13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圈多。36年来,他穿坏400多双鞋,平均10天不到就穿坏一双。36年来,有5匹马伴他老去。36年来,28个古尔邦节、春节他都没能跟家人团聚。他就是有着"高原的界碑"之称的三师托云牧场职工、优秀护边员吐尔买买提·马提。2013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托云牧场坐落在帕米尔高原,是一个边境牧场,牧工们一边放牧,一  相似文献   

19.
肖兵 《党史纵横》2006,(3):56-57
2006年1月18日,辽宁老干部大学礼堂座无虚席,台上一位老人真诚的讲演打动了台下上千听众的心,不少人泪花流动。他就是78岁的吴庆云。他于1986年创办了家长学校,1995年又创办了离异家长学校,20年来他授课人数达120余万人,挽救了无数家庭,原来的孩子也成了家长继续听他讲课。他被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说王伦与"人民满意"有缘。 的确,自1977年参加法院工作以来,他 获得了很多的荣誉。2000年12月,他到 辉南县人民法院任院长。辉南县法院在 他的带领下,2001年被吉林省政法委、 省法院命名为"人民满意法院",他本人 被评为"人民满意法官"。短短五年时间, 他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而今迈步从头越 到辉南法院工作,王伦深感责任重 大,他决心勇挑重担,带领辉南法院再创 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