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星 《今日浙江》2003,(21):42-43
杭州,因西湖而闻名于世;游船,为西湖平添了流动的色彩。“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使游客神醉情迷,而那隽永的棹舟的欸乃声,更是拨动了游客的心弦。杭州的取名与“船”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杭、航二字通用,杭指渡船。到杭州,不去领略西湖上那叶叶扁舟和兰桨桂棹荡起轻风慢水的情趣,算不上真正到过杭州。  相似文献   

2.
夜茗西湖     
刘秋梅 《当代广西》2004,(11):46-46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我们贺州市宣传系统华东考察团一行到达杭州。久闻西湖盛名,却一直未得谋面,刚刚卸下行李,即在当地一友人的引领下直奔西湖,此时已是夜晚时分。虽然此时的南方已是春意融融,桃红李白,但杭州却是春寒料峭,阵阵冷风刮在脸上,钻进颈脖,身上顿起寒意,虽如此,心中却还是为即将见到天下闻名的西湖而激动、燥热。啊,到了,到了,高大伟岸的梧桐树展现在眼前,依依杨柳展现在眼前,碧波荡漾、波光潋滟的西湖展现在眼前,我为见到梦中的西湖而心潮澎湃,我为西湖的万种风情而手舞足蹈。西湖,千百年来天下多少文人墨客歌颂过你,赞美过你。今天,总算有缘,我终于得以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与你相见。我们来到西湖的南边,在湖畔居茶庄落座。沏上  相似文献   

3.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湖,不知勾留了历代多少文人的脚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诸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类的诗句.杭州人和杭州城市的文化多半缘于这一湖泊的存在,秀丽的山水在吸引文化名士的同时,带来了新鲜的人文气息,杭州也因此而时尚.  相似文献   

4.
胡柯 《小康》2014,(6):62-63
鲜花、美酒、帅哥、靓女、贝斯、吉他、轰隆隆的音乐,兴奋时偶尔被抛向空中的美女,觥筹交错间时不时来上两嗓子的激情,音乐节满足了多数人对于摇滚乐的想象。也许这不单单只是一场音乐的盛会,更是一个释放心情的舞台。10年前,音乐节可能还是一个新事物,但是今天,音乐节已经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5.
徐兵 《两岸关系》2005,(8):62-63
几乎所有到大陆来的台胞,都要到杭州去转转。自1987年台湾开放探亲以来,来杭台胞就超过180多万,来杭投资企业多达1200家,总投资35.46亿美元,杭州不仅是吸引台商投资的理想之地,而且是台胞休闲的乐园。温柔婉约的西湖造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美名,西湖为杭州的休闲生活提供了恬静舒适的环境。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选择了杭州,不正说明杭州是天生的“休闲之都”吗?西湖水域面积为6.78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27米,最深处有5米。西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城,  相似文献   

6.
公元1088年,西湖因久无整治日见颓败,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不久苏东坡来到杭州任太守。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终使西湖重返青春。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  相似文献   

7.
另眼看西湖     
生在杭州,长在杭州,对杭州的西湖特别有感情。西湖之美,天下惊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雨雪雾,西湖永远是那么的清纯清丽。  相似文献   

8.
<正> 人文篇:杭州地理之优越,其实并不在于一个西湖。西湖最多只能作为一种平台,如果没有历代文化人吞吐烟霞蕴涵精神华章,西湖也就只是一个后花园而已,而类似的后花园在全国有的是。游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杭州。尽管偏处中国东南一隅的杭州无论在人口、城市规模以及经济总量等方面均不能和京沪等大城市相比,但是无论从历史的积淀还是从现时期的发展,无  相似文献   

9.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这颗东方明珠,不知吸引了多少名人雅士,不知倾倒了多少海外游客。我们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十分钟情杭州,喜爱西湖。毛泽东生前把杭州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周恩来曾多次陪同外宾到杭州参观游览。邓小平更是先后10多次来到杭州,对西湖的建设和  相似文献   

10.
<正> 杭州的魅力是无穷的。环境杭州得地利之优势,可谓美仑美奂,上天赐予杭州的太多了。“滚滚钱塘潮,轻波西子湖,浩浩良诸辈,吴越南宋都”。得天独厚地拥有优美的山水和繁荣的经济、悠深的文化。一个西湖生百媚娇态,一条钱江现气宇昂轩。真可谓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一江清水城中流”。而冲出云山,放松抱紧了几千年的西湖,进入钱塘江时代,顿使杭州人豁然开朗。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中心,浙江  相似文献   

11.
"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晁冲之《送人游江南》诗)杭州西湖,在文人骚客心中的推崇,一言难尽,达于极致。今古诗人写西湖的诗词歌赋,车载斗量,美不胜收。才子、诗家的郭沫若游西湖而发雅兴,乃情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32)
正被誉为"旅行者圣经"的国际著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在描述杭州时这样写道:去田园牧歌般的杭州,在恬静平和中感受2017。清晨,沿着西湖边的幽径漫步,看薄雾轻笼水面。随后,信步登上湖边山丘,造访古意昂然的永福寺。下午,在茶树的围绕中寻一处茶馆,静静地茗。夜幕降临,回到西湖边,在豪华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享受一顿完美晚餐。它把杭州的旅游资源在几句话里将部分重点内容都体现出来了:西湖、龙井茶、寺庙、美食。无独有偶,《浙江日报》发表的《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一文中有一句话:"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  相似文献   

13.
西湖故事     
西湖的变迁处处浓缩着时代的印记。自然的赐予让它得天独厚,可西湖再美,若没美人美事,没有历史和传说,它也是不完美的。只要喝茶,便会想到杭州,想到西湖龙井。龙井茶太有名,简直成了一个符号。一如桂林的山水,山山水水哪里都有,惟桂林的山水,其城在山环水绕之间,那是它处无法比的。杭州虽有西湖,堪称山水的城市,却也要略逊一筹。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9月,杭州市成功举办了G20峰会,国务院新闻办高度评价:杭州西湖女子巡逻队,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精心酝酿,应运而生的队伍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面对国际性的G20杭州峰会召开的新机遇,面对执法队伍和现有协管队伍的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低和文化水平低,很难与国际性的G20杭州峰会保障服务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来到杭州,偶然听到一件事:春天,来杭州不久的仇市长在西湖里救了一位落水的老太太。我们的谈话就从这件事开始了。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0,(5):82-83
<正> 杭州自古以南北向为路,东西向为街,因此北山路又称北山街。西湖山水蕴涵了很多自然文化资源,而北山街却是一首含义隽永的诗,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一块历史遗存最集中的区域。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起保做路(即断桥口)。西至曙光路,南临西湖,北靠宝石山、葛岭、栖霞岭,与市区湖滨相连,面积约98万平方米,全长2600米,是西湖风景区内唯一的历史文化街区。所谓"一半西湖一半笆,筑笆都是官宦家",  相似文献   

17.
苏瑗 《政策瞭望》2009,(8):56-56
杭州西湖有甲天下之美,有一首诗是这样赞美的:"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诗中的"岳于"指的是岳飞和于谦,意思是说,因为在西湖埋葬了这两位英雄,西湖才显得如此美。可见,人的美名是可以与美景永存的。  相似文献   

18.
杭州,浙江省省会,国家首批命名 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以“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 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享誉天下。 十月,又是杭州金桂飘香的时节。 漫步在西湖湖畔,宽阔无比的水面,轻 轻荡起的小船,成群结队的水鸟,空气 中弥漫着桂花的清香,安然散步的老人 和嬉戏的小孩,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使 人领略了杭州独特的魅力,而杭州一年 一度的西湖国际博览会和正在筹备中的 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使这个具有 悠久历史文化的美丽城市平添了更多的 时尚和国际色彩。  相似文献   

19.
魏萌萌 《前沿》2014,(1):239-240
惠州西湖在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阳其一也"[1]116。宋代开始,西湖一直承担着当地文人雅士游乐之所的功能,后来经过不断地开发,湖中亭台林立,湖边书院云集。本文拟透过西湖在地方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角度,探讨惠州西湖作为一处山水景观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杭州西湖美景历来有口皆碑,然天下却有一处借西湖之名,较其瘦的地方,真不知是何等可人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