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梁鹏 《理论导刊》2008,(1):113-115
公德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底线.大学生的公德建设不容乐观.高校只有加强德育教学、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创建高校、家庭、社会协作教育体系,使公德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2.
王新鹏 《学理论》2011,(13):319-320
高校是网络信息化最普及的场所,大学生对网络载体积极利用的同时,也存在不良的网络道德表现,比如游戏成瘾、网恋、信仰危机等,最终导致大学生的身心遭受伤害。目前在我国大学普遍开展网络德育教育,但是还存在网络德育引导不足,制度规范力度不够,道德失范等不足。研究了高校学生不良的网络道德表现,分析了我国高校网络德育开展的现状并提出了网络时代下高校网络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戴恩湘 《学理论》2010,(13):252-254
高校的有序运行,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当前我国高校在道德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和谐现象阻碍了和谐高校的构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增强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和谐校园理念;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道德校园。  相似文献   

4.
隐性课程在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道德情感的激励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从高校隐性课程的德育价值定位出发,从渠道、主体和资源等方面提出实现隐性课程德育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复旦大学投毒案二审以维持原判告终,使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重回大众视线。事实上近年来屡次发生的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问题,更是其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德育中注入人文关怀是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避免大学生宿舍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欧志文  宣权 《学理论》2013,(30):379-381
怎样利用互联网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提高网络德育的实效性,减少互联网的负面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实效性,必须探究高校网络德育路径:搭建网络德育平台,培育专家型网络德育队伍,丰富网络德育内容,架构网络活动监管体系,创新网络德育服务方式,注重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正处于心智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正处于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面对新闻媒体不断爆出的各种社会负面现象,大学生的道德困惑日益加重、道德需要和道德信仰不断弱化。作为国家和民族的生力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关涉到我国今后能否持久稳定繁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文章从分析大学生德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激发大学生道德需要、提升高校思修课立德树人德育实效的可行路径包括:德性培育和学校制度教化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高校思修课德育工作要面向现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校德育教师的认真配合与积极参与,高校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黄娜 《学理论》2012,(5):191-192
道德信仰的缺失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道德失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方面存在缺失的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学校德育的失效性;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偏差性。重塑高校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体系的主要途径是:加强德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高校道德考核制度创新;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整体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高校德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是学校永恒的课题,讲求道德的学校同时也是高效能的学校。高校德育课是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设计的课程,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加强课程的时代内容,并进而成为学习型课程。为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转变为价值性道德教育,从传统的单向道德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把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红英 《学理论》2009,(14):161-164
网络在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道德问题。由于网络社会中难以形成道德他律,网民的道德行为主要靠个人的道德自律来维系。道德自律精神是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最佳手段之一。笔者认为要从确立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地位,调整和充实高校德育内容,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进行“慎独”教育,等方面,来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长沙市岳麓区地处湖南长沙湘江西岸,传承千年湖湘文脉,集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20所高等院校,有在校大学生30余万名。岳麓区充分依托区域内的德育资源和高校智力优势,着眼"美丽人生·美德先行"主题,联合驻区高校共建大学生道德高地,打造德育实践新载体,助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因势利导,美德先行助力青年坚定人生方向区校双方以共建道德高地为  相似文献   

13.
虞露 《学理论》2014,(11):253-254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无论是对于学生成长还是学校发展,无论是回应时代要求还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育人意识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表率作用不足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制定、完善关于师德建设的系列机制;建立高校教师道德学习和实践的长效机制;强化教师的责任机制;加强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推进思想道德建设。高校的领导干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者,他们能否坚持先进的道德标准,直接影响着广大师生员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思想道德风尚。在新形势下,面对利益关系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趋势,以及部分师生员工的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高校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信守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方面,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言行统一,知行统一。要以广大师生为本,深入实际,了解、研究并解决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加大对德育教材开发以及德育设施和基地建设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德育教师、政工人员学习进修、评聘职称、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社会氛围。实践证明,只有领导干部重实干、出实招、求实效,规范施政行为,才会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为广大师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27)
良好的高校德育环境是进行高校德育活动的基本要求。将高校德育环境分为了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部分进行探析,分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且从现存的问题入手,具体提出几点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措施,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以顺应时代潮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杨玲玲  赵建梅 《学理论》2013,(17):267-268
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其德育问题进行了探析。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学校中德育过于泛化和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家庭中家长德育意识淡薄,言行随性、重智轻德;社会中负面信息错综复杂,给小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品德教育为重点,以道德信仰为尺度:实现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德智并重:创立健康的家庭德育环境;合理监督、正确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高校德育要直接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大学生成为心智健全和人格完善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8.
就业教育:高校德育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使得就业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大学生的很多错误思想观念与不良行为都与就业问题相关,这些问题不解决,极大地制约着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业教育成了高校德育的“瓶颈”。本文描述了就业教育之为“瓶颈”的具体表现,对高校就业教育现状予以扼要评价,并提出了今后高校就业教育的基本思想,以期使高校德育突破“瓶颈”,走上通途  相似文献   

19.
尹黎  杨文浩 《学理论》2013,(17):343-344
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毋庸置疑,但其中的反道德现象亦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图书馆馆员缺乏德育意识;二是大学生普遍具有道德认知,但缺乏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三是图书馆是陌生人空间,缺乏对道德行为的监督。因此,高校工作者要突破传统观念,明确图书馆作为大学学习中心的地位;改革人事体制,提升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素质;多管齐下,构建图书馆全方位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琼 《学理论》2010,(26):248-250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种低迷状况,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的问题。为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角度出发,去探究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