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预防牛创伤性网胃炎的措施中,尽管已有在磁棒基础上研制的磁笼,克服了对网胃粘膜的刺激,提高了保护率,但投放磁棒的方法仍在应用。但有人认为,磁棒上吸附过多异物后,不易用取铁器吸出,或拉出过程中会损伤贲门和食道。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预防创伤性网胃炎(简称创网)和创伤性心包炎(简称创心)的发生,向生产奶牛网胃内投放永恒磁铁棒(简称磁棒),磁棒在网胃内吸附一定数量铁质金属异物后,得不到及时的摘除,磁棒本身和异物除对网胃造成收缩运动障碍外,当异物的长度、直径、形状、锐利程度、方向及角度具备引起创网条件,并在腹压突然增高的条件下,即能发生创网和创心。  相似文献   

3.
牛误食铁质锐物致病死亡造成全国每年十多亿元的经济损失,而现有的牛胃取铁器及牛胃投放磁棒为开放磁路,吸力小,安全方便性差。腔式强磁牛胃取铁器(简称取铁器)及窗式牛胃投放磁棒(简称磁棒),根据磁相互作用原理,采用磁王材料并对其磁场浓缩聚集,磁路闭合磁吸力成倍增强,结构上采用防护措施保证了安全、方便可靠地对牛创伤性网胃炎进行有效的防治。通过动物实验,用取铁器对门诊118头奶、黄病牛进行取铁试验,取铁率达98.3%,食道未发生损伤;牛胃投放磁棒作54次吸取试验,头次吸出率为92.6%,2次吸出率达5.6%,3次吸出率仅占1.8%;磁棒预防效果试验,磁棒投放牛胃后再投入15枚铁质异物,两月后用取铁器1次将磁棒连同吸入磁棒窗孔的15枚铁质异物一起取出。对故意混入饲草内的27根铁质异物,牛食后,经124天的观察,由于胃中磁棒的预防作用,无任何创网炎症状,一切正常,后剖检网胃无创网炎病理痕迹;对混饲27枚铁物经4次吸取,第3次连同磁棒吸出,剖检网胃及其他脏器无遗留异物,取铁器腔中装铁芯后与磁棒对新离体网胃的刺入铁质锐物均有好的拔除效果。实验证明取铁器的取铁率达98%以上,磁 棒对误食铁物基本上能及时全部捕入其窗孔内。均有好的防治效果。鉴定会认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磁棒与取铁器均获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农牧场、奶牛场以给牛胃内投放磁棒的方法预防牛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目前,我国各地给牛投放的磁棒大体有两种,一种由铝、镍、钴永磁合金制成,长为50~60mm,直径10~15mm,呈圆柱状。另一种由铁氧体永磁材料制成,长为60~70mm,宽20~25mm,厚15~20mm,呈扁长椭圆形。此外,一些地区还用不规则的磁石块、磁环等。  相似文献   

5.
牛创伤性网胃炎及其继发症是牛采食时误食混在饲料中的尖锐而质硬的异物,进入网胃后刺伤网胃壁,甚至穿透网胃壁刺伤周围组织器官,引起一系列全身反应的一类疾病。它能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肉牛增重,降低耕牛使役能力,甚至造成病牛死亡,从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损失。近三、四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兽医工作者对此类疾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临床诊断、实验室检验、治疗和预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解国内外兽医工作者对  相似文献   

6.
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目前尚缺理想的方法。应用X线摄影技术进行诊断,国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在国内还未见到专题报告。为了寻找对牛创伤性网胃炎的客观诊断依据,我们先后用X线摄影和探伤机摄影对29头黄牛进行了人工诱发创伤性网胃炎的诊断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网胃炎及心包炎,是由于牛只在采食时将尖锐金属异物随饲草、饲料吞下,刺入网胃,进而穿透横膈伤及心包,导致网胃、心包发生创伤性炎性疾患的病症。食入的异物间或也可伤及肝脏、脾脏和肺脏。常并发腹膜炎、横膈膜炎及胸膜炎。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牛只经常发生创伤性网胃炎、网胃腹膜炎和心包炎,给农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引起这些病的原因是牲畜随同饲料吞咽下各种异物。我们通常找到的是小段铁丝、钉和针。有时也找到其他各种尖锐的异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牛创伤性网胃炎、创伤性心包炎的发生,我们经过多年努力,研制成功了牛胃铁物控制器(Stomach Series Iron Scrap Controller),有效地预防了这些病的发生。控制器已成系列产品(控制器、铁磁吸取器、探测仪)在预防牛创伤性网胃炎、创伤性心包炎方面有突破性进展。1989年8月陕西省科委和深圳市科委联合主持召开了鉴定会,与会专家教授对该产品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属国内外首创”。目前控制器已推广到陕西、上海、新疆、四川、黑龙江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印尼、苏联等地区和国家。共销售44万个,创外汇50万美元。有关外贸部门目前和生产厂家签订了出口印尼和巴西的合同书.该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权。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年来收治牛创伤性心囊炎5例,剖析的4例均发现有金属异物,但临床症状与所见兽医文献的记述略有差异。根据金属异物刺入的部位、深度及临床症状,我们收治的5例可分为三型:异物穿通横膈,靠近心囊型:病牛精神无异常,食欲稍减少,体温38.1~38.6℃,脉  相似文献   

11.
牛创伤性心包炎发病率虽不高,但对病畜危害甚大,在病的初、中期常被误诊,以致拖长病程。故尽早确诊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实践谈几点诊断体会。 创伤性心包炎多发生于创伤性网胃炎之后,其症状可分前驱症状和心包炎症状。在接触患牛时首先要通过问诊,了解有无前胃弛缓或顽固性前胃弛缓等前驱症状。心包炎的症状是: (一)体温变化 病初体温升高至39.5~40℃以上,多数呈稽留热(一般给解热和抗菌素等药体温不下降),少数呈弛张热。病到后期,病程延续过久则体温往往下降,脉搏增减与体温升高不相适应,即体温降至常温而脉搏仍增多。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网胃炎主要是因牛误食混入饲草饲料中的尖硬物体而发生的一类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均高。据兰州市奶牛繁殖场1959~1979年统计,年平均养牛230多头,20年累计,因各种疾病死亡、淘汰的共280多头,其中因吃进金属物引起的达110多头,占38.4%。又据1981年对兰州、天津、南京、上海等城市7200多头奶牛的调查,一年中因本病死亡的达160多头,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X线检查黄牛的创伤性网胃炎时,常见有网胃进入胸腔形成膈疝的病例,如仅1986年1~3月份,对164头疑为创伤性网胃炎黄牛作X线检查,就发现有5例膈疝,占3.1%。D.H.Siegmund等(1973),曾描述牛的膈疝,诊断依据是: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胸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X线可见腹部脏器嵌入膈肌。我们所遇的病例,其临床症状与X线检查与上述不完全符合。 (一)病例介绍 1.魏某饲养的7岁黄母牛,发病有2个月,食欲反刍减少,腹部有时臌胀。临床检查:体温、心跳、呼吸在正常范围之内。可视粘膜颜色比正常淡,瘤胃触之松软,蠕动极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各地根据需要逐渐开展口蹄疫O、A两型弱毒疫苗的共同注射,节省时间与劳力,为群众所欢迎,但对牛接种后产生抗体如何,未能选定适当条件进行测定。由于农业部兰州兽医药品厂用于生产血清的牛只每隔3~4个月进行一次口蹄疫疫苗预防注射,同时经常进行采血制造血清,便于获得试验血清,故选定该厂牛只进行血清保护试验,测定中和抗体指数。  相似文献   

15.
我省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的面积较广。每年春季牛、羊由于肝片吸虫侵害而死亡的数量相当大,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为控制本病流行,我们于1988年采用对肝片吸虫发育各个阶段(感染后1~4周的早期幼虫、4~8周幼虫、超过8周的成虫)均有作用的肝蛭净,进行防治肝片吸虫最佳时间的观察,以在适当月份进行驱虫,达到羊只春季无肝片吸虫寄生。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临床观察,牛面神经麻痹多发于1~3岁的青年公牛,母牛较少发病。一般多为一侧发病,两侧同时发病者较少见。临床症状 牛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症状为病侧耳下垂,失去自由转动能力;病侧上眼睑下垂、肿胀,不能自由开张;反刍时由口中漏出大量草末和水(唾液及胃液),是本病的重要症状。由于经口丧失大量水分,故可迅速引起脱水,严重者可由此造成死亡;某些病牛可有体温升高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近年来针对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其中包括牛创伤性网胃炎的恒磁吸引器和小型棒状磁石防治法,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快速诊断法,抗菌新药“痢菌净”,镇静镇痛肌松新药“静松灵”、驱绦虫药氢浪酸摈榔碱的临床应用等五项,都具有方法简便、效果确实的特点,深受生产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属动物肠阻塞、急性胃扩张、急性结肠炎、急性肠炎、脑炎、破伤风、难产、烧伤等3821份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120例急性心衰竭病马;对牛的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瘤胃酸中毒、重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犊牛病毒性肠炎、流感、烧伤、难产等1991病例的临床研究,检查出194例急性心力衰竭病牛,总结提出牛马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与治疗规范,使马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0.27%(451/1120),牛的急性心力衰竭治愈率达42.49%(96/194)。  相似文献   

19.
牛心肌脂肪堆积为少见疾病,国内很少报道。1985年3月12日,武功县苏坊公社一患牛来我院就诊。主诉:患牛食欲不好,使役时易出汗,进行性消瘦。经检查,心跳极弱,心音难于听到。颈静脉高度怒张,体温正常,呼吸有困难。经透视未发现异物,但心隔角、心隔间隙消失,心包增大。初诊为创伤性心包炎,行手术治疗,未见到异物。术后第4夭,牛突然死亡,剖检心脏,发现心肌外积满脂肪,取下称重3.1公斤。  相似文献   

20.
牛因采食快,又不充分咀嚼,往往把金属物(如铁丝、铁钉、各种针等)随饲草咽入胃内,引起内脏创伤性疾患。根据资料报告,苏联巴什坦卡国家公牛站90%的公牛从前胃(主要是网胃)取出了各种金属物;丹麦在216头奶牛中网胃内有金属物的占77%;我国在五十年代,北京市乳牛约有20%以上胃中有金属物。由于胃内金属物所致的创伤性网胃炎,其发病率相当高。日本因创伤性网胃炎而死亡及废役的牛只,占死废总数的10%左右;苏联巴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