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潘佩珠自判》呈现出了东游运动前后潘佩珠对日认识的变化。赴日前,潘佩珠认为日本是同文同种的新兴强国,期望日本军事援助越南。东游运动失败后,潘佩珠认为日本背弃了黄种人和亚洲,是个重强权、轻道义的国家。他对日本国民素质则始终赞赏,以之为越南人的学习对象。  相似文献   

2.
卞崇道先生是中国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的特约编委,在《日本问题研究》面临转型与突破的那段岁月,一直鼎力相助、施以援手,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杂志的事情。在卞先生去世近一周年之际,我们相约几位日本哲学与思想界的专家、也是卞崇道先生生前的后学和朋友,推出一组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文章从《日本问题研究》与卞先生的交往历程,缅怀卞先生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并告慰他对《日本问题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佐藤春夫的中国题材作品《星》是以中国闽南地区的民间传说"陈三五娘"为框架改编而成的,该作不仅寄寓了佐藤春夫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阐发了他的"东洋"美学。文章通过《星》与"陈三五娘"故事原型的比较分析发现,该作对"陈三五娘"故事做出3处改动,从中可见,第一、佐藤春夫的中国趣味仅仅是他的亚洲意识的载体;第二、东西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成为他的中国观的认知基础;第三、他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一西方近代主义的认知模式评价中国、判断价值优劣。由此可见,"中国"在近代日本历史上被严重地符号化乃至意识形态化,成为近代日本知识人试图对抗西方文明入侵,实现自我认同的手段和工具。  相似文献   

4.
刘迪 《新民周刊》2013,(12):23-23
进入本世纪后,日本出现了一种新型民族主义,其特点是拒绝反省战前外交,谴责中国、韩国,专注于历史认识、领土等问题。不久前,日本庆应大学教授小熊英二编撰的《平成史》出版。这部著作论述了1989年以来日本的政治、社会构造及社会意识的变化。他认为,在平成时代,1975年前后成立的"日本型工业社会"暴露出各种"功能缺陷"。尽管如此。  相似文献   

5.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4):20-20
孙崎享依据长期从事情报分析的经验,指出了日本政治家垮台的美国因素。当下日本读书界,孙崎享众目所瞩。他的《战后史真相》和《美国摧毁的政治家们》两本著作,引起了日本读者的强烈兴趣。孙崎享是日本外交官,1943年生于中国鞍山。早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1966年进入日本外务省,曾任日本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外务省国际情报局长...  相似文献   

6.
1953年开始发表的《时间》,是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的长篇小说,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恐怕也是日本同类题材中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文章以此为文本,着重分析经历了战争一代的日本知识人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重要场景的近代日本侵华战争和中日关系的认识。原本几乎与中国无缘的堀田,战争结束前后将近两年的上海经历,促使他对中日关系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时间》便是他这一系列思考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高度凝聚了这一代有良知的日本知识分子对于过去的战争、中日关系和东亚命运的沉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吉田茂是当代日本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战后曾先后5次组阁,执掌政权达7年之久,被认为是战后日本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生前著有《十年回忆》、《激荡的百年史》等书。他的亲英美思想及其他制定和推行的“向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对其后日本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日本外交政策中仍然还带有吉田茂外交路线的痕迹。虽然战后日本的“向美一边倒”外交政策,客观上是由美国战后对日本的单独占领及其冷战政策造成的,但从主观上讲,这与吉田茂的外交观不能不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核能利用大国,但核能利用屡经波折,在2011年又遭遇举世震惊的福岛核电站事故。在中国考虑制定《核安全法》时,社会公众必然会关心和追问日本核能立法的有关情况,尤其是保障核能安全和核损害赔偿等法制建设的最新情况。文章对日本核能立法近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结合《核安全法(草案)》修改总结出几点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森鸥外译《即兴诗人》被誉为是"超过原作"的翻译。本研究通过与日本大畑末吉和中国刘季星两位译者的《即兴诗人》译本进行比较,找出了森鸥外的三大翻译策略,并通过实例,论证三大策略在森鸥外翻译中的作用及意义,指出"超过原作"翻译从表面上看是翻译策略的问题,根本上还是翻译观的问题,森鸥外对小说翻译应注重"艺术性"、"趣味性"的态度是其译作独树一帜的根本原因,他艺术性地、创造性地再现原作体现了一种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创意翻译"。  相似文献   

10.
一 最初的介绍鲁迅 (1881~ 1936 )最早是于何时被介绍到韩国的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早把鲁迅介绍到韩国的是梁白华 (1889~ 194 4)。 192 0年梁白华把日本人青木正儿 (1887~ 196 4)的评论“以胡适为中心的中国文学革命”① 译成了韩文 ,连载于《开辟》第5~ 8号 (192 0 11~ 192 1 2 )上 ,该文对刊载于1917年中国《新青年》杂志上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进行了详细说明 ,并列举了文学革命运动后一些重要的中国作家。有关鲁迅的内容是这样的 :“鲁迅是很有前途的作家 ,他的《狂人日记》所描绘的狂人的恐怖和幻觉 ,已经达到了目前为止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戴季陶,在今天已很少为人提及,即便在识者当中,大约也仅知道他早年曾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后来堕落为国民党的右派,充当了蒋介石的谋士。随着时代的演进,他的名字被逐渐忘却,而他一生中成就的另一件事——对日本的研究,则更是鲜为人知,已然被岁月的沙砾淹没了。由于日本人明治维新以来的成功和战后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学者都在努力研究日本,文章、著作汗牛充栋。然而时至今日,与那些经典著作相比较,戴季陶的《日本论》也毫不逊色,从系统性、深刻性、科学性来看,戴季陶堪称中国日本学研究的鼻祖。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中国准则”)和日本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议会,1982年4月重新修订并施行的《企业会计原则》(以下简称“日本原则”),进行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千字文》是中国语文教育启蒙课本,随同四书五经等经由朝鲜传到日本。在日本,从早期的皇室汉语学习一直到江户时代寺子屋的教学,《千字文》都是四书五经等儒学、汉学教育的缩略版本,是汉字和汉语教学实用版本。文章首先澄清日本汉语教学的历史发端和独有特征,确认《千字文》在日本汉语教学历史上的教材价值。其次说明《千字文》除了体现汉字、汉语教学的独有规律,还具有教材模板作用。最后阐述《千字文》对于历史上的汉语传播发挥了重大作用,对当今汉语教学工作也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谷崎润一郎发表于1942年的随笔《昨今》,回忆了旧友田汉、欧阳予倩和郭沫若,并谈及胡适、周作人、丰子恺和林语堂四人的创作。这是抗战时期一份带着特殊年代印记的、对中国新文学作家的独特述评。《昨今》既抒发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关切,也表达了个体在特殊时代的复杂感受。同时,《昨今》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一时代的日本解读中国的视角,对窥探战时日本文坛的中国现代文学阅读与接受具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曾经在很长的时闻内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视为圭臬,其法律制度基本照抄了《唐律疏议》和《大明律》的主要内容。近代以来,日本人逐渐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转向学习西方法律文化。并试图将日本法律文化推向整个亚洲。20世纪以来,日本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由学习转向了研究,许多中国法律史研究著述出现,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态度逐渐转向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廉想涉是在主编文艺同人志《废墟》和发表小说《标本室里的青蛙》之后成为知名作家的,但他早在1918年在日本逗留期间就已创作了小说《暗夜》(《开辟》第9号,1922),并且发表了不少诗和随笔。1897年,廉想涉出生于汉城,1912年中途退学,1918年毕业于日本的一所中学,此后在庆应大学历史系学习一年。三一运动爆发后,他曾参与在天王寺公园义举计划,但惨遭失败,被捕后监禁5个月,因此不得不中断学习生涯。出狱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险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社会保险服务专业化与规范化不够。社会保险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保险法》有效运行的核心因素之一。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日本的《社会保险劳务士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日本的《社会保险劳务士法》启示我们,建立社会保险师制度是社会保险服务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客观需要,要在对社会保险师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完善相应资格考试制度,推动社会保险师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古文辞的美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6):77-77
这次我想介绍一本书,叫《国文课》,副标题是“中国文脉十五讲”。作者徐晋如开篇就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正是新文化运动断了中国的文脉。《国文课》从《诗经》讲到李杜,讲到宋词。作者说,“我认为骈文是中国文字运用到了极致的产物,是汉语之美的最终极体现,因此骈文应该有比古文更高的文学价值,更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文章的正宗”。  相似文献   

19.
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在吸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亚洲的历史事实出发去研究亚洲近代民族主义的起源与形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会泽安在《新论》中对世界形势的分析主要来自他对西洋列强的军事威胁的认识.对海防问题的思考与以"祭政一致"为主要特点的"国体"论构成了《新论》的核心内容.《新论》作为一份思想文本,对明治维新以及近代日本国家的走向产生了影响,为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重读《新论》有助于我们历史地考察日本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起源.  相似文献   

20.
元晓是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著名学僧,其佛学思想不仅对韩国佛教,乃至对整个韩国传统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和日本佛教也有一定的影响。元晓的代表作《金刚三味经论》和《大乘起信论疏》至今仍享誉东亚和中韩日三国佛教领域。然而对于元晓这样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在中国还很少有人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2002年5月由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元晓佛教思想研究》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学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的首次尝试。该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金勋副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