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9月 1 5日在京主办了“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军控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研讨会。会议由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军控中心主任顾国良主持 ,来自商务部、宇航学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军控协会、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 2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 )新国际安全环境下的美国军控与防扩散政策顾国良首先分析了新国际安全环境下美国军控与防…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代军控形势的回顾与展望" 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吉社 《美国研究》2003,17(3):152-154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军备控制项目于 7月 8日在京联合举办了“后冷战时代军控形势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会议由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军控中心主任顾国良和清华大学军备控制项目负责人李彬教授共同主持 ,来自外交部、商务部、国防大学、宇航学会、国际战略学会、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等单位的 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由七位年轻研究人员就七…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12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主办的"美国军控政策年度回顾与评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学者与会。与会者围绕中美关系中的军控问题、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中美关系中的军控问题与会者认为,军控议题在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美国军控政策与地区安全形势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宇航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4月 3日至 5日 ,“面向 2 1世纪的美国和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国内的 1 0 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得到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南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处的大力协助。会议收到论文 5 0多篇 ,分大会学术报告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进行 ,包括主题发言、评论、提问和讨论等环节 ,气氛十分热烈。中美关系是这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与会者对近现代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回顾 ,并展望 2 1世纪中美关系前景。会上的有关讨论反映了中…  相似文献   

6.
任晓  沈丁立 《美国研究》2003,17(4):145-149
20 0 3年 9月 10 - 11日 ,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共同主办的“现实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自 2 0 0 2年起每年一度由这家单位合作举办的“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外交政策思想”系列研讨会的第二届 ,来自北京、洛阳、南京、上海和广州的近 30位中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贡献和缺失 ;二是现实主义思想与美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以及如何认识当前和未来的美国外交政策。(一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1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防扩散研究中心在京主办了"朝核、伊核与美国军控政策:现状与走势"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国防信息中心、国防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等相关研究机构的20余名学者与会。与会者围绕朝核问题的现状与前景、美国  相似文献   

8.
"中美长期对话"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宁 《美国研究》2005,19(4):152-155
2005年9月27日至9月28日,美国凯特林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行了第19次“中美长期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凯特林基金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上海美国学会等单位的20余位中美学者与会。开幕式上,美国凯特林基金会主席戴维·马修斯(DavidMathews)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顾国良分别致辞,回顾了过去20年来“中美长期对话”对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知识界互相了解所做的工作。与会者主要围绕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倪峰 《美国研究》2002,16(4):146-150
2002年10月26日-28日,由中美关系史学会、厦门大学美国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中美关系"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国内33个学术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44篇.与会者就中美关系的演变、影响中美关系的国际因素、当前的中美关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刘舜尧 《美国研究》2001,15(1):149-152
2001年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办了"人权与外交研讨会",来自本院法学所、欧洲所、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科研院所的近20位专家学者应邀与会.中国前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范文祥也出席了研讨会.美国研究所的副所长陶文钊、顾国良及政治室主任周琪先后主持了研讨会,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和辻哲郎(1889年-1960年)是日本著名的伦理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其核心思想有两个重要分支:风土论和伦理学。《作为人间学的伦理学》(1934年)与《风土——人间学的考察》(1935年)的最终出版,标志着和辻哲郎思想的初步形成。风土论与伦理学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早期风土论的相关论述中,和辻哲郎的核心哲学结构仍停留在"意向性结构",直到在伦理学领域逐步确立自己独特的"间柄"结构,完成了从意向性结构到间柄结构的转向,他才完成了自己对风土论的修改。但是风土论与伦理学面临着许多质疑,笔者认为,如果说风土论是以伦理学为方法论来对世界各民族及其文化进行理解的产物,那么风土论的问题就反映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伦理学中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潘忠岐 《美国研究》2003,17(3):52-64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及其后续发展彰显了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的背离,国际多边主义与美国单边主义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和"新帝国"论的倡导者主张美国应该通过追求超强实力实现国家安全和世界稳定,应该采取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战略实现并维持美国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应该通过追求国家绝对安全和相对收益为未来世界制定秩序.它忽视了实力上升并不必然带来安全相应增加的历史新现实,而演绎的只是一个现代神话.未来的世界和平,只能是"多边协调下的和平".  相似文献   

14.
《后苏联事务》2013,29(3):213-249
Ukraine conducted its first post-Soviet census in December 2001. The author examines the use of the categories "nationality" and "native language" in the census and relates them to fundamental precepts of Soviet nationality and census policies. The enumeration of national and linguistic identities is related to the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preferences. Orientations toward language policies (particularly in Galicia and Crimea), regional autonomy (in Transcarpathia), and territorial belonging (among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 politics of the 2001 Ukrainian census.  相似文献   

15.
施展:冯老师,我最近写了两篇关于俄罗斯的文章①,文中有些非常规性的设想,可能是我作为一个非专业的俄罗斯研究者因无知而无畏吧.但也正因此,心中难免惴惴,想听听您的批评意见. 冯绍雷:这两篇文章我读过了,都还比较有意思.你的第一篇文章探讨了俄罗斯的帝国性,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了,它与俄罗斯内在的巨大矛盾性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我注意到你也引述了别尔嘉耶夫的观点,俄罗斯内在的矛盾性正是他孜孜求索的谜题.你这篇文章有意思的部分在于最后关于"欧亚合众国"的设想,设想通过这样一种政体结构,化解掉俄罗斯的帝国性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张力.严格来说,这种探讨并不是一种严谨的经验性研究,但是作为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政治学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论述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6.
金凯 《当代韩国》2016,(1):28-41
"中等强国"外交近年来在韩国政界、学界都是一个持续升温的关注热点。而有关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讨论在中韩两国的学术界都有过一些颇有见解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一个更为宏观的全球体系的视角来分析韩国"中等强国"外交。本文作者选择的视角同样是从演变中的全球体系中观察韩国"中等强国"外交的战略定位,即冷战后全球体系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字塔"型的结构,而"一超多强"或雁阵式结构也不能恰当描述全球以及地区的变化趋势,同时韩美同盟体系的"升级"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该同盟的单向强化。本文将首先回顾并分析冷战后相对稳固的"金字塔"结构的国际体系是如何出现相对松动的"区块化"趋势。之后,笔者将从外交层面分析韩国是如何应对这种国际体系的变化以及韩国如何在全球体系中确定自身的战略定位。最后,笔者也将尝试分析并评估在跨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韩国的"中等强国"外交与中国的全球外交举措有着怎样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并对韩国"中等强国"外交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崛起"与"中国威胁"--美国"意象"的由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锋 《美国研究》2005,19(3):33-59
近一个时期以来,在美国甚嚣尘上“中国威胁”论并非只是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者多数美国人对中国问题缺乏了解,而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一种必然反应。“中国崛起”及随之而来的美国的“中国威胁意象”,既与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独特的地位有关,也同美国在中国问题上传统所坚持的“价值、利益和政治”所驱动的政策需要紧密相联。这种“意象”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因素关系较少,而更多地与美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相关联。  相似文献   

18.
"克里奥化":对全球"美国化"现象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对他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大众文化,致使"美国化"成为很多国家在维护本民族文化认同时面对的严重挑战."美国化"现象反映了美国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重塑这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图谋,带有明显的"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美国化"这一全球现象,"克里奥化"便是其中一种很引入注目的观点.本论在考察20世纪以来全球"美国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克里奥化"观提出的背景及其包含的基本内容,以及文化上的"克里奥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本文认为,"克里奥化"观尽管还不完善,但对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全球"美国化"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普京新政与俄罗斯未来--对普京执政四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京执掌国家大权正值俄罗斯处于一个危急的历史关头.他以振兴俄罗斯为目标,横向摆脱财团寡头影响,纵向理顺中央和地方关系,全面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四年中普京推出了一系列治理和整顿措施,力图维护国家统一,恢复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20.
"和谐世界"是一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新中国外交思想的外交理念,"民主联盟"是一种宣扬美国价值观,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一种文化外交理念."和谐世界"与"民主联盟"在东盟问题上展开的角逐,也代表着中美两国软权力的较量.本文通过对两者在东盟问题上实践的目标、影响、阻力和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对两者进行一个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