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是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菲经贸合作虽然受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起伏变化的波及,但总体仍保持曲折向前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两国经贸关系形成了以下特点:总体敏感但不脆弱,货物贸易互补性较强但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双边投资偏低且波动较大,中国在菲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增长明显但起伏较大,旅游业日益升温但存在不平衡性等。推动中菲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基础包括: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菲律宾在东盟内的竞争劣势,中国相对日美两国在对菲经贸中体现的竞争优势等。同时,中菲南海争端、两国间冲突的经贸政策则成为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中菲应积极应对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两国经贸合作扫清障碍;通过渔业和油气领域的合作增加南海相关海域的稳定性,减少南海争端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干扰;提升两国互信程度以巩固经贸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作奎 《俄罗斯研究》2019,(2):180-200,封3
日本对中东欧国家的政策,中国学界尚缺乏研究。本文分别从全球层面、欧洲层面、次区域合作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四个维度,分析日本推动同中东欧国家关系的主要目的和框架安排,总结日本目前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的主要措施:机制化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与援助、推进经贸关系发展以及文化合作。同时,本文对日本针对中国"16+1合作"而采取的四大基本政策——价值观外交、安全领域合作、高技术领域合作、推进民主化和转型工作也一一进行分析。在比较分析中日双方对中东欧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中日两国对中东欧国家的不同政策特点与优劣,提出一系列推进"16+1合作"的政策建议:加快投资协定谈判,做好自贸协定谈判调研;开展第三方合作、取长补短;对接中东欧和欧盟关注领域,实现互利共赢;官方金融机构和私营或中小机构融资相互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从欧元正式流通看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欧元正式流通以来中欧经贸关系的新变化 ,以及欧元流通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从长期看 ,欧元流通总体上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 ,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扩大中欧贸易投资 ,提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但欧元流通推动了欧盟经济区域一体化进程 ,并将相对增加其区域内的封闭性和保护性 ,同时因欧元区经济仍处于磨合阶段 ,短期内中欧经贸关系仍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有鉴于此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欧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 ,除了考虑避免或降低因贸易投资带来的外汇结算、借贷和储备风险外 ,更要注重通过扩大贸易和投资扩大双边经贸合作 ,大力开拓入盟候选国市场 ,同时推动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等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澳双边贸易中的不对称相互依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澳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且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澳大利亚对华进出口贸易的市场替代性较强,而中国对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进口替代性较弱,这导致中国对澳大利亚贸易依赖的脆弱性高于澳大利亚对华贸易依赖的脆弱性.其结果是,中澳双边自贸区谈判中出现权力不对称关系,中国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中美建交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力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以规则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特朗普政府则偏离了这一传统,其对华贸易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转向了以权力为基础的双边博弈体系。特朗普执政以来,其重构中美贸易关系的构想正在逐步转化为政策,大规模对华贸易战等诸多极端贸易政策也付诸了实施。特朗普政府运用"安全化"这一过程,将极端的经济主张转化为国家安全问题,从而在政府内部达成最大程度的共识,由此将其看似不合经济逻辑的激进主张转化为合法的、可执行的政策。特朗普政府重构中美经贸关系动力源自经济民粹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二者短期内不会沉寂,意味中美经贸摩擦将呈现出常态化、复杂化和长期化的特点,但短期内很难实现其公平、对等和平衡的双边贸易关系之理想。  相似文献   

7.
华人投资中国与大马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投资中国与大马经济发展廖小健九十年代中马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双边贸易持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边投资有了重大突破,马来西亚掀起了投资中国的热潮。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直到80年代末,马来西亚对中国投资的进展一直相当缓慢,...  相似文献   

8.
一、中俄经贸关系概况 中俄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发展的前提和条件。而两国互补性较强的商品结构、产业结构、进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又为两国经贸发展注入了后劲。但理论上和事实上存在的“互补性”与贸易上的实际运作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差距。1991年中俄贸易额为  相似文献   

9.
一 目前,中韩经贸关系中存在四个严重的问题。 中韩经贸关系中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互补性是有双重的特定的含义的,它是指双边间不可替代的结构性的需求,自己国家短期内无法实现自给的需求以及必须在这个国家获得的需求,除去这三种情况,其它都还是正常的贸易交往。我们总说韩国需要我们的能源。韩国确实能源短缺,但它如果需要中国的煤的话,相比较还可以采购澳大利亚的煤;如果需要天然气的话,还可以自己开发。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1950 年以来,中德在双边贸易、德国对华直接投资、财政合作与技术合作等经贸关系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其特点与发展轨迹。文章认为中德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取决于中德两国双边关系的状况,而且还受到中国与欧盟、中国与西方整个关系的影响。中德经贸关系未来能否蓬勃发展,还取决于中国微观经济能否得到有效的改革开放和宏观经济能否得到有效的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欧盟与中国相互成为最大贸易伙伴,欧元也成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主要权重货币,欧元汇率变动对于双边贸易均衡及贸易结构均产生很大影响。本文采用1999-2008年间汇率波动和商品贸易季度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构建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欧不同种类商品贸易长期和短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①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欧元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双边贸易影响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作用显著,但各类商品的汇率弹性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均衡关系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中俄经济贸易合作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导向与市场拉动",本文通过对这种合作模式的特性和特殊的运行机制的分析,探讨了本世纪以来两国经贸关系走向稳定发展的背景和深层动力,并对这种合作模式某些局限性及其对双边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作出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中欧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因应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迅速发展 ,特别是中国改革的深入进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欧经贸关系正面临广阔的前景。同时 ,欧盟东扩、欧盟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中国入世带来的挑战等因素也制约着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施美欧日贸易平衡等战略 ,促进中欧经贸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1989年以来,中东欧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转轨。8年多来,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情况较好。而波兰又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回升最早、幅度最大的国家。1995年,波兰的实际国民收入便已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称波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15.
近期中朝双边贸易状况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英姬 《当代亚太》2006,(10):30-36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成为朝鲜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朝双边贸易额更是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对华贸易占朝鲜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90年的10.6%上升到2005年的52.6%。本文从朝鲜内部因素、中朝双边因素、朝鲜半岛局势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期中朝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德国无疑是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合作伙伴,尤其是在贸易和投资等领域。金融危机之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由于德国将中东欧国家视为其经济"后院"及势力范围,因此,中国一中东欧合作机制,特别是中国在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参与,引起了德国的极大关注。德国对"16+1合作"机制的看法对中国一中东欧合作的未来发展极为重要。一德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地位对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而言,与德国保持更密切的关系就等同于在更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负责承办。来自中东欧多国的政要、驻华使节、智库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有关部委、智库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韩建交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年来,中韩贸易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增速快但严重失衡,中方有巨额逆差.这一方面是由于中韩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是由于双方在东亚地区经贸结构中的重新定位而引起的单向投资贸易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方贸易逆差增速下降,贸易失衡关系已开始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19.
毛瑞鹏 《美国研究》2012,(1):98-112,5
《上海公报》发表后,美国政府着手推动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资产要求问题遂成为其优先寻求解决的议题。中美两国围绕资产要求问题的谈判经历了明显的起伏。在尼克松第二任期的后期和福特任期内,由于美国政府始终未能做出实质性努力以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它试图依靠双边经贸关系的进展来显示两国间紧密联系的做法无法获得中方的认同,所以导致中美双方关于资产要求问题的谈判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东亚区域贸易体系和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于越来越多最终产品的生产不是完全在单一经济体内完成,而是根据价值链的延伸被跨国公司分散在最有效率和成本最低的国家或地区,由此形成的贸易不平衡已不是简单的双边贸易问题,而是复杂的、网络状的多边贸易问题。驱动东亚生产网络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动力仍然在外部市场,东亚依然缺乏一个能够推动区域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内需市场。文章认为,全球价值链整合中转移与升级的对抗,反映了对东亚生产网络主导权和治理选项的不同认识,也预示着未来东亚区域合作路径和制度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