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中菲经贸合作虽然受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起伏变化的波及,但总体仍保持曲折向前的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两国经贸关系形成了以下特点:总体敏感但不脆弱,货物贸易互补性较强但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双边投资偏低且波动较大,中国在菲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增长明显但起伏较大,旅游业日益升温但存在不平衡性等。推动中菲经贸关系发展的有利基础包括: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互补性,菲律宾在东盟内的竞争劣势,中国相对日美两国在对菲经贸中体现的竞争优势等。同时,中菲南海争端、两国间冲突的经贸政策则成为不利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中菲应积极应对经贸领域存在的问题,为两国经贸合作扫清障碍;通过渔业和油气领域的合作增加南海相关海域的稳定性,减少南海争端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干扰;提升两国互信程度以巩固经贸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虽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从中俄两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来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大有可为。从政治方面来看:中俄关系进入了较好发展的时期虽然俄罗斯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中俄两国意识形态绝然不同,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没有变;特殊的地缘关系没有变;互利合作的愿望没有变;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在今后若干年内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  相似文献   

3.
中俄均为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的邻国,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的广泛互补性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面对当今不断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两国经济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充分认识和把握好双边合作中出现的有利形势和机遇,不断提高中俄经贸合作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全面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战略升级,不仅对双方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的经济意义,而且对于进一步稳固两国国家关系的物质基础还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经贸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之后,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规模走出了低位徘徊的局面,出现了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离两国领导人提出的200亿美元目标差距较大。不过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拥有诸多有利因素和潜力巨大的优先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中日和平友好"、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四十年来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给相关企业和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也促进了两国经济增长。实践表明,经贸合作是构成中日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两国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青少年交流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铺开,经历了起步、兴盛和平稳发展3个大的阶段。中日青少年交流主要有交流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交流密切度与政治关联极大,交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着眼长远,走向机制化以及矛盾与发展相辅相成5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两国青少年交流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有利于拉近两国国民距离,增进国民感情;有利于减少两国民间误解,增强政治互信。展望未来两国青少年交流,两国应该采取着力建立中日青少年交流长效机制、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加大两国留学生交流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上海五国"是中俄哈吉塔在新的国际环境中构建起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上海五国"的基础是五国共同利益的存在及其对合作的期望."上海五国"走了一条"逐渐外溢"的渐进式道路.要完善、发展"上海五国"机制,应加强对话和交流、建立多层次的沟通机制,注意控制规模、把握节奏,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8.
深入发展中国山东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刘淑琪自中韩恢复经贸合作关系以来,特别是在两国建交以后,中国山东与韩国在经贸合作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本文将探讨如何适应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需要,使双方经贸合作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一、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成绩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韩两国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齐头并进,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最好时期。中韩两国国家元首多次会晤保持密切接触,牢牢把握中韩关系发展大方向。以中韩签署自贸协定和韩国以创始国身份加入亚投行为标志,中韩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不断取得令人欣喜的新突破,军事和人文交流也取得进展。中韩关系不断取得突破,不仅在于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贸易关系紧密,还在于中韩两国合作的需求不断扩大,两国外交政策呼应点越来越多,中韩关系发展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东北亚、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发展正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回首建交以来中韩关系的发展,在韩国平衡与中国和美国关系的框架下,中韩关系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前景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经贸交往与合作对促进两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相信,进一步扩大加深两国的经贸合作是两国企业的要求和愿望,也将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韩两国经贸交往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迅速,呈现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日邦交正常化已过半个世纪,其间伴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动和中日两国国内状况的变化,两国政治关系在波动中前行,而包括学术交流在内的文化交流成为促进双方沟通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以日本研究为切入点,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学术交流的主体和重要事件为抓手,尝试分析中日学术交流的过程、特征及作用,或为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需要认清两国的经济贸易具有很强的依存性与互补性,同时要避免敏感性问题为合作带来的阻碍。中日两国政府应当尽快打破隔阂和壁垒,建立互信互利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共同致力于和谐世界的构建。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中日两国行业间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这需要两国积极展开经贸合作,提升经济实力,共同提高创新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正在致力于全面加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双方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发展不甚平衡,尤其是经贸合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远未达到同两个伟大邻邦互利潜力相适应的程度,这是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和有识之士着重解决的重大问题;而要克服中俄两国关系进程中显现出来的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双方除了要推动有实力,有信誉的大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外,还必须在商业领域、大型工程、农技产业、交通运输、高新科技、银行业务、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展望卢培琪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一个沿海经济大省,与韩国开展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21世纪,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一、21世纪扩大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中韩两国正式...  相似文献   

15.
王战  张瑾 《法国研究》2020,(1):36-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六年来,在保持全球经济繁荣和维护世界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坚实作用,它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旗帜和主要载体,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一个平台。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中法人文交流是新时期中法两国交流继政治交往、经贸合作后的第三大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中法两国交往的重要保障。在长达8个多世纪的交往中,中法关系与中法人文交流相伴而生,中法关系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中法人文交流的丰富与繁荣,中法人文交流内容的不断丰富有力的促进了中法两国政治、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年日本对外贸易整体下滑,对大多数经贸伙伴的贸易额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但中日双边贸易额稳步回升,特别是日本对华出口逆势增长,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额在其总进出口额中所占比重均有所上升。中日经贸关系呈现新的特点,两国经济供需两面联系更加紧密,以中日为核心的东亚供应链彰显韧性。后疫情时代,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背景下,中日经贸合作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发展,也对区域供应链稳定与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对待二战历史问题方面德国经历了与日本完全不同的过程。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形成鲜明反差的原因,不仅应该在战胜国对德、日两国的占领政策及两国战后的政治发展中,也应该在二战受害国对德、日两国的态度中寻找。如果日本不彻底改变它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立场,它与邻国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中马两国关系发展势头非常好,从较单一的贸易往来,逐步转向较全面的经贸合作,双边投资、教育合作、双边旅业、劳务输出等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两国的政治关系也比以前密切。然而,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打乱了整个经济格局,马来西亚经济受到沉...  相似文献   

19.
新阶段中朝经贸合作的新特点及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中朝关系经历一段磨合出现的新变化使中朝经贸合作呈现出新特点。本文通过对中朝经贸合作特点及朝鲜本国经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中朝经贸务实合作的思路:依托中朝两国和国际社会持久的努力,以非市场机制手段有意识地对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行调节,通过两国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优势互补,推动朝鲜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从而促进中朝经贸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与印尼军人政治参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尼西亚与菲律宾是有着相似历史和相同政体的东南亚国家,军人在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两国政治的共同特点.但由于国家独立过程和两国文化等的差异,两国军人政治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分三个历史阶段对两国军人政治参与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军人干政的共性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