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98 9年以来 ,东欧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剧烈而巨大的变化 ,它们抛弃了实行 40余年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 ,开始了向西方式多党议会民主制的转轨。在这个巨大的政治变动中 ,多数东欧国家经历了由摆脱苏联控制、获得完整主权到申请加入欧盟、让渡部分主权的过程。苏联对东欧国家主权的伤害以及东欧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 ,连同其他因素一道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 ,而提出加入欧盟的要求、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则有助于政治转轨的顺利进行。维护与让渡国家主权都对东欧的政治巨变具有相当的意义 ,这也是东欧政治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1824—1948年间,即从第一次英缅战争到缅甸独立的120多年里,缅甸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1826—1885),最后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85—1948),政治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宗教和教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其最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990年是苏联国内重心由“政治改革”转向“经济改革”的关键一年,是随之而来政治结构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同时,也是围绕如何改革经济,也即围绕“走向市场经济”问题展开前所未有大争论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这篇短文旨在分析曼努埃尔·奎松在菲律宾独立运动中的复杂行为。奎松个人的弱点实际上也是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他们受历史的选择而承担了领导独立运动的任务,是值得嘉许的同时也是作用有限的。一曼努埃尔·奎松是美国统治菲律宾期间菲律宾独立运动的著名领袖。1878年,奎松出生在菲律宾塔亚巴斯省巴莱尔镇的一个教师家庭,年轻时曾就读于马尼拉的圣托马斯大学。1898年菲美战争爆发,奎松投笔从戎,参加了抗美斗争。战后奎松成为一名开业律师并进入政界,1905年担任塔亚巴斯省省长,1906年加入菲律宾国民党并在“菲律宾会议”(Philip…  相似文献   

5.
高翔 《德国研究》2014,(2):32-44
德国近20年来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而温室气体排放稳定下降的脱钩趋势,其中东德地区经济衰退因素对德国整体减排有重要贡献,但德国的低碳转型确实取得了积极进展。尽管东、西德地区的脱钩表现和原因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符合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规律。德国实现这一脱钩的主要经验是通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促进了经济转型和效率提高,长期渐进地调整能源结构降低了单位能耗的碳排放,尝试采用多种手段传递价格信号以引导低碳转型,普及绿色环保理念,使低碳政策获得广泛的民意和政党支持。这启示我国的低碳转型应当推动市场化改革,提高经济整体的效率,建立经济、安全、环保的能源体系,普及低碳意识,同时注重发挥税收手段在引导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相互依赖不断深入,政治互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自由主义认为经济相互依赖是促进和平的力量,而现实主义认为是增加冲突的根源。文章收集了1981~2007年中国与周边17个国家截面组成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相对综合实力""制度性参与程度"等其他变量后,经济相互依赖的确显著提升了国家间的政治关系,符合自由主义的理论预期。随着经济因素的日益重要,中国与周边国家都加强了经济往来,相互依赖不断深化,形成了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极力避免冲突,而更倾向于合作,以谋求更多的经济福利。另外,对结果的分析和观察控制变量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战略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步入九十年代 ,菲律宾政治渐趋稳定 ,但政党活动十分活跃。一些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政党面对新的情况 ,进行了力量整合 ,政纲调整 ,也进行了新的权力角逐 ,在政治发展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迹。随着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化 ,菲政党政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这是菲律宾政治中值得注意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虽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这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从中俄两国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来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大有可为。从政治方面来看:中俄关系进入了较好发展的时期虽然俄罗斯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中俄两国意识形态绝然不同,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没有变;特殊的地缘关系没有变;互利合作的愿望没有变;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在今后若干年内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  相似文献   

9.
欧盟、美国和俄罗斯三边关系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冷战后,欧、美、俄三边关系的变化不能简单地按古典地缘政治逻辑来描述。实际上,这三大政治实体之间发生着非常复杂的思想文化、经济政治以及安全方面的相互关系。这样一种三边关系也是国内政治与其对外政策之间复杂互动的产物。欧、美、俄三边关系的变化预示着一个多元化国际社会的来临。  相似文献   

10.
韩国社会的变化与家庭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社会一直处在急剧的变化当中。60年代开始的产业化过程不仅对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还使家庭关系和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朝鲜战争之后,为了重建家园和恢复经济,韩国人把经济增长作为最大的目标,整个社会都为之奋斗。这一时期被认为是政府和老百姓同心协力为  相似文献   

11.
周方冶 《当代亚太》2003,(10):37-41
近年来泰国政府积极推动对华经贸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泰国政府采取积极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经济方面主要是希望借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泰国经济复苏 ,而地区政治方面则是准备在东盟主导权争夺中打“中国牌”。此外 ,泰国国内政治集权趋势的出现也为政府贯彻对华政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前越南华人的政治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南是东南亚华人较多的国家之一。 80年代后期特别是 90年代以来 ,随着越南全面革新开放路线和政策的实施 ,越南华人的政治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政治待遇有所恢复 ,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政治认同也在迅速转变。华人已逐步融入越南主体社会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欧洲地区出现了三种不同形态的一体化,因驱动力不同,其一体化结果也各不相同。经互会是政治驱动,在苏东剧变后"寿终正寝"。欧自联是贸易驱动的一体化,虽然不断遭到欧盟的蚕食,但由于其平台的开放性,故依然具有活力。而欧共体的一体化则是政治加贸易驱动的一体化,成员国在不断扩大,同时一体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相比之下,苏联解体后产生的独联体,在一体化方面延续了政治驱动的势头,又注重安全一体化,而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晚,耽误了发展的时机。对于乌克兰来说,地缘政治平衡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不顺,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又止步不前,对外经济关系的天平开始向欧盟倾斜。而欧盟对东部邻国政策的不断调整,最终促成乌克兰选择了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引爆了乌克兰危机。在乌克兰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欧盟软实力的吸引力胜过了俄罗斯的硬实力。  相似文献   

14.
谢来辉 《当代亚太》2012,(1):118-139
加拿大长期以来曾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积极领导全球环境治理的典范,一度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但是近年来却俨然蜕变为气候谈判中的"拖后腿者"。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通过国际和国内、政治与经济多个层面的分析发现,除了美国因素以外,加拿大国内的经济形势变化和政治体制是导致其战略变化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油砂大规模开发和原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的市场依赖),导致加拿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处于比较劣势;而相关利益集团的游说,正好与加拿大松散的联邦制等制度因素相结合,导致了加拿大气候政策的转向。从这个层面上看,经济利益的变化和政治决策制度特征共同成为决定国家气候或环境战略的主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案例也反驳了发达民主国家因其制度因素必然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积极支持者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以来,印尼盾兑美元汇率或升或贬,经历了震荡、贬值、平稳、升值四个发展阶段。印尼国内的经济政治发展是这一时期印尼盾汇率变化的内因,美国经济波动、国际油价涨跌是印尼盾汇率走势变动的外因,偶然性因素的突发使印尼盾的运行变得更加复杂。由于印尼强劲的经济发展、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美国经济恢复乏力,"美元趋弱、印尼盾走强"成为印尼盾汇率未来走势的主线。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深远影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俄罗斯所处的战略环境,恶化了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使俄罗斯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更具紧迫性,同时也影响了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这些影响又间接作用于俄罗斯的对华战略,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对华借重、合作领域有了新的方向,对华战略中更加突出经济因素的作用,调整对华经济战略,力图改变单纯依赖能源出口贸易结构,进而稳步提高双边贸易额,减少与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今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俄罗斯对华战略也将发生进一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爱沙尼亚共和国与拉脱维亚、立陶宛两共和国同处波罗的海东南岸是前苏联和独立国家联合体各国从陆上和海上通往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西方新技术、新设备进入这些国家的重要门户,其政治、经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俄罗斯联邦在波罗的海仍拥有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这两个通向波罗的海的重要出海口,但由于圣彼得堡地处波罗的海东南部的芬兰湾,那里每年有近5个月的冰冻期,航运条件远不如西南的塔林、里加、温茨匹尔斯等港口来得方便。而地处西南端的加里宁格勒,由于整个加里宁格勒州本身是一块远离俄罗斯联邦的飞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研究》2020,(1):190-212,F0003
下诺夫哥罗德州一度是俄罗斯改革的前沿阵地和代名词,在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版图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目前,该州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行政中心,其政治经济进程值得关注。从联邦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莫斯科成功地规范着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政治进程,地方政府依赖中央的政治和财政支持。从下诺夫哥罗德州内部的政治发展来看,历任州长面临的都是大致类似的复杂局面:联邦中央、总统派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地方政治经济精英、联邦层面的大型企业、地方层面的商业利益,等等诸多方面的相互影响与竞争。由此,州长在联邦层面的工作经历和影响力,在地区层面的协调手段和整合力,即,同时得到中央和地方的支持和认可,并在中央与地方同时具有关键影响力,是地方政治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下诺夫哥罗德新任州长格列布·尼基京,年富力强,是俄罗斯新生代州长的代表,也大致具有上述品质,其在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执政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东欧发生剧烈的政治、社会动荡以后,各国经济也无一例外地遇到严重的衰退。其原因一是国内经济体制转轨,向市场经济过渡,旧的“高度集权式”的管理机制已废除,但新的经济体系尚未健全,在管理、法制等领域存在众多“断层”,新的经济运作程序和规则尚未建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相似文献   

20.
大局已定暗潮汹涌─—香港主权回归前的中英政治角力陈恩在香港主权回归前夕.由于受国际大气候的影响,港英当局图谋获得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以实现其体面、光荣的撤退.美国、台湾企图乘机插手香港事务.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九七后英国在香港的地位。香港某些政治势力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