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如何面对荒诞的世界──谈加缪的《局外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小说家而言,他之所以愿意选择一个故事来创作一篇小说,经常是为了通过叙述这个故事来传达一种待定的人生体验;体验作为一种。动理现象,是主体在感觉基础上对切身经历的一种反应,它具有客观性。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文学同现实的根本关系,这条规律是不变的,只是各时期作家所采用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并不一样。加缪同样也是通过作品来反映他所看到的世界,更确切地说是他所感受到的世界。我们在这里仅着眼于分析加缪的成名作《局外人》,分析加缨如何通过小说来反映世界,即分析小说反映世界的方式。我们首先看看加缪创作《局外人》…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者都认为小说《堕落》是加缪叙事的一个“断裂”,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小说中,滔滔不绝的主人公克拉芒斯看起来颇像一位精神病患者,事实上,他的确遭到了社会的精神迫害,成为精神谋杀的“受害者”:而在摆脱“审判”、寻求疗救的过程中,他却又变成了精神谋害的“刽子手”。在这个意义上,《堕落》不是加缪叙事的“断裂”,而是潜在地延续了加缪叙事中的“谋杀”主题,并深化到精神谋害的层面。从表层结构来看,小说展示了克拉芒斯的精神疾患及其治愈的过程,而从深层来看,则是加缪对现代人“病根”的揭示与“疗救”。在病的隐喻与疗救过程中,显示了加缪对启蒙者“诊断者”、“疗救者”角色的深刻怀疑。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加缪突然心血来潮跟我打赌说,他很想证明他也能写短篇小说,能写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来。毫无疑问,他赢了。面对这些“沉默的人”,真是无话可说,我们只会将作品一口气读完,脑子里留存着书中主人公们的身影,他们那可怜的幸福,他们作为工匠的自豪,他们的愤怒和他们的软弱无力。这是一个雄浑的世界,严峻、粗野,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力。  相似文献   

4.
大概是以“荒诞哲学”著称的加缪写了一本《西绪弗斯神话》的缘故,谈起西方文学中的荒诞问题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这个古老的希腊神话。如同一切真正深刻的文学艺术作品一样,西绪弗斯不断推石上山而巨石每次都必然滚落的故事给人的思考实在太多了。其实,问题不在于破译这一神话传达的信息进而理解它包容的意义:任何文本在未被阅读时根本无意义可言,而有多少种阅读就有多少种意义;问题在于我们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使我们把西绪弗斯看成是人类的代表,把他所受的惩罚看成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遭受的  相似文献   

5.
1970年9月1日,法国著名作家弗朗索阿·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在巴黎与世长辞。戴高乐将军在致莫里亚克夫人的悼念信中写道:“他的呼吸停止了。一阵严寒向我们袭来。一不论是涉及上帝,或是人,或是法兰西,或是它们三者的共同作品——思想,行动和艺术,他那美妙的天才通过作品触及并搅动了心灵深处,而其方式又是令人赞叹不已。“至于我,我对他感激不尽,因为他曾经常使我得到快乐,因为他是我国皇冠上最珍贵的花饰之一……”。戴高乐将军一直是莫里亚克的热情读者。1943  相似文献   

6.
陈蕊 《法国研究》2012,(2):7-12
作为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代表作家,阿尔贝.力口缪在其戏剧作品《误会》(Le Malentendu,1944)中注入了对生存意义和死亡本质的思考。加缪的死亡观之形成,不仅与作家的个体经验和感悟有关,同时也反映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以及西方文明“直面死亡”的传统。本文试对《误会》中的死亡主题加以探讨,从而进一步揭示加缪的存在主义哲学观——“荒诞”与“反抗”。  相似文献   

7.
马莅骊 《新民周刊》2012,(23):96-96
"我的灵魂与我之间的距离如此遥远,而我的存在却如此真实。"《超脱》的开始,是法国作家加缪的这句名言。亨利的故事看上去也像是加缪的那个"局外人"的故事。面对同样荒诞的世界,他努力站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他小心翼翼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代课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充满了悖论。作为教师,就像亨利在接受那看似虚拟  相似文献   

8.
陈冰 《新民周刊》2024,(13):70-73
<正>人死不能复生。用AI“复活”逝者,究竟行不行?这项技术的使用边界在哪儿?该如何依法依规又安全地使用?该如何监管以防止它被滥用?这些都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知名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爱女,不仅能给妻子庆生,还能跳舞。一句“我的女儿又回来了”,让人肝肠寸断;为安慰91岁的奶奶,男子用AI换脸“复活”去世父亲,一条高赞评论称:这是“AI技术最应该用到的地方”。AI不仅能够“复活”亲人,还在不断复活明星。当COCO的音容笑貌再现,以她特有的活泼语调说着“感谢大家做我的后盾,为我发声,  相似文献   

9.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12):44-45
吴福佳走上了一条见义勇为的英雄之路,在这条路上,他得到过社会的肯定,获得过荣誉,但更多的,却是一种不能承受之重。轻生"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累了,想跳到黄浦江里游个泳。"2012年3月19日晚,吴福佳站在南浦大桥上,拨通了好友倪寅斌的电话,那时,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出了大桥的围栏。  相似文献   

10.
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59)1913年11月7日出生于北非的阿尔及尔。出版过戏剧作品与两部著名的小说:《异乡人》和《瘟疫》,以及两册沉思集,《薜西弗斯的神话》和《反叛者》。1957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试图根据加缪的主要作品以及他早期的一些日记、随笔,并联系他的家庭背景,对他的“荒谬哲学”作深  相似文献   

11.
随新民 《法国研究》2004,(1):136-143
2003年11月3~4日由外交学院和南巴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法暨中欧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外交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欧盟驻华使馆、法国驻华使馆、法国财政部、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马赛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和世界史所、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外交学院、法中委员会和工商界代表、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高官、学者、记者等3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刘再起 《法国研究》2004,(1):127-135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后冷战初期,国际新秩序尚待重新确立的关键时刻,促使俄罗斯(武器出口第二大国)、法国(武器出口第三大国)积极从事武器出口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利益考量(内部因素);与美国(武器出口第一大国)竞争,抢占国际军火市场(外部因素)。特别是法国在一九九一~一九九二年做出对台重大军售的历史性决定,更是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对法国政府而言,出售高  相似文献   

13.
法国大革命使自由在法国成为一种信仰。信仰式自由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信仰和现实之间的张力:一方面要执着地捍卫信仰,同时还需要现实对其进行“拗救”。法国式自由的发展正是在信仰的主题下,从以上两个维度展开。前者以卢梭、涂尔干和萨特为代表,后者以孟德斯鸠、贡斯当和阿隆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中国翻译界对西方翻译理论大量介绍和借鉴,受这一“西学东渐”的影响,我国高校教学领域也出现了学习、研究翻译理论的热潮。本文以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E.S.I.T)为例,对比分析中法翻译教学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指出国内高校翻译理论的研讨交流空间和学术氛围与国外尚有差距,因而高校基础翻译教学中宜重视翻译的基本技能训练,对理论性问题的研讨则应强调教学中的启发性以及学生的个人学习。过分强调理论在教学中的普及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削弱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提高。  相似文献   

15.
疯癫的沉默与理性的独白——解读福柯的《疯癫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晖 《法国研究》2010,(1):47-53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所关注的并不是对于疯癫的治疗,而是要对疯癫进行考古学式的研究,要追问关于疯癫的知识和话语的历史建构过程。福柯认为,疯癫的历史只是一场理性的独白,疯癫自身却是沉默的。文章从分析福柯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知识考古学方法入手,通过考察福柯对人类社会中疯癫历史的真实再现,揭示了福柯对历史理性的颠覆和对传统历史观的瓦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行为和处世的方式 ,礼仪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在人类社会里有共性的一面 ,也因国家、文化的不同而各有所异。本文借鉴西方理论探讨礼仪在法国社会里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De la Monarchie     
SUMMARY

In this article Michel Peronnct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finding a clear, unambiguous terminology, based on contemporary texts, for the comparative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societies by historians. It takes as its example the classifications of Monarchy. The use of a priori categories, invented by the historians themselves, such as ‘absolutism’ or ‘enlightened despotism’ is argued to be unsatisfactory as such invented terminology cannot yield the necessary clarity. The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rench and the English monarchies both of which originated as ‘consultative monarchies’ based on divine right, where the prince is sovereign but by custom takes advice from groups of his subjects, while retaining for himself the ultimate decision making power. This basic monarchical type can continue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as it did in France down to 1789 or it can develop in two directions. Rulers may, over time reduce or even discontinue the consultative processes, leading to autocratic monarchy, of which Joseph II of Austria would be an example. Or as in England the consultative institutions may develop an increasingly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and build on this to enforce limitations on the final decision making powers of the prince, producing the third type, representative monarchy. It is shown how this typology can be derived from contemporary texts and argued that it can offer a reliable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8.
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是法国巴黎三大教授、女性与性别研究和法语地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学0院士、作家、小说理论家及美学家,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学、电影以及性差异研究的著作,尤其写了很多评论当代作家如杜拉斯、比托尔、埃莱娜·西苏、克罗德·西蒙等人的著述.她的重要作品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或文学的修改痕迹》、《虚构功能:关于小说假象》、《伟大的时代——论克洛德·西蒙》、《从咖啡到永恒:写作中的埃莱娜·西苏》、《玛格丽特·杜拉斯或性差异的故事》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本访谈中,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同时以作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教授的独特视角与美学观点解读作家作品,分析细致精辟,更加突出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振 《法国研究》2007,12(2):32-37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的构建历程就是突破传统文学观念,追求文学现代性的历程.在这一时期中,"域外文学开始作为'现代文学'已有的典范进入中国人的关注视野"[1].而革新后的<小说月报>作为现代文学期刊的代表,其主编茅盾则在"<小说月报>的改革宣言"中就开宗明义地说到:"将于译述西洋名家小说而外,兼介绍世界文学界潮流之趋向".  相似文献   

20.
熊伟 《法国研究》2012,(2):32-38
乔姆斯基和福柯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激进的批评家。然而,他们在人性和政治方面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试图揭示他们各自所持的语言哲学观与他们关于人性和政治的不同见解之间的关联性。乔姆斯基传承了语言、思维和世界合一的语言哲学观,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内在语言、本能知识,并追求人性与正义在社会中的充分实现。福柯是后结构主义者,延续和发展了语言是思维与世界的中介的语言哲学思想,认为话语、权力和知识紧密交织。人性、正义是人自己创造的观念,并非科学的概念,正义只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工具。乔姆斯基关于人性和政治的看法是乌托邦和理想主义的,而福柯则带有虚无主义和反传统色彩。双方的思想有长有短,但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都对人类的自由、尊严和解放,以及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