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朝鲜半岛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韩国文在寅政府为了稳定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积极引导朝核问题的解决,将"无核的和平的朝鲜半岛"作为最优先的对朝政策目标,放弃了此前李明博政府和朴槿惠政府对朝鲜采取的强硬政策,保持了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的"包容政策"与"和解与合作"的基调。因此,文在寅政府强调首先解决两个最重要的课题,即无核化和改善南北关系。不仅要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朝韩关系,缔结南北基本协定,使南北关系恢复缓和,而且为了实现朝鲜半岛永久和平,以更加务实的外交方法和态度来解决朝核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2.
朝鲜试射导弹和第三次核试验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国际关系进入新的"朝鲜半岛拥核和核威胁"时代,朝核问题成为韩国新政府面临的首个重大课题。朝鲜半岛局势动荡相对削弱了韩国对朝的战略优势,为其对朝传统政策带来诸多挑战。朴槿惠政府被迫更新政策,采取包括提升对朝一揽子"抑制力"与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并行的"均衡政策"战略,推动朝鲜半岛"信任政治"进程。目前,朴槿惠政府扩大对朝拥核的国际抑制力是迫于朝核危机形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不会偏离信任进程的基本框架。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制约,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安全、繁荣和统一的长期目标来看,朴槿惠政府采取对朝新政及与国际社会一道构建与朝互信是明智而"有希望"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以来,韩国以更加积极的角色参与、引导美朝关系进程。朝美领导人在新加坡会谈前后文在寅政府密集的穿梭外交显示韩国力求凸显自身战略价值,增加与大国博弈筹码。朝美领导人会谈前一天,文在寅总统与特朗普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通话,强调韩国期待对话成功并将之视为对世界以及特朗普总统生日的重大礼物。在6月13日的韩美领导人电话沟通中,文在寅肯定金特会成果,并主动提出可以由美朝韩共同参与战时美军士兵遗骸发掘工作。文在寅政府对金  相似文献   

4.
2018年以来,韩国文在寅总统通过积极的斡旋外交,在成功举行板门店朝韩首脑会谈的同时促成了史上首次朝美首脑会谈。本文将首先梳理历史上朝美互动中韩国所扮演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对此次文在寅政府斡旋外交的特点、成功原因、意义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5月,韩国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文在寅当选韩国第19届总统。共同民主党作为韩国进步阵营的代表,其外交政策理念与此前执政的新国家党(自由韩国党与正党的前身)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在对朝政策方面,文在寅作为卢武铉政府的重要幕僚,继承了许多"阳光政策"的理念。同时,朝鲜半岛局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也必然出  相似文献   

6.
"南南冲突"是指韩国社会内部围绕着政府的对朝政策发生的争论和冲突.这是自2000年以来在韩国社会凸显的一个政治现象,并已成为韩国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韩国社会的"南南冲突"在政治圈、组织化市民社会和一般市民社会等三个层次上展开,内容上表现为政治性冲突、理念性冲突、情绪性冲突等三个方面.韩国社会的分裂及其政治动员、朝鲜的对韩政策以及美国的对朝政策作为变量都在影响着"南南冲突"的发展状态,这决定着"南南冲突"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将继续存在,但由于韩国政府现行的对朝政策已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因而决定了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朝关系经历了对抗与危机时期、缓和与蜜月时期以及僵持时期三个阶段。在对抗与危机时期,美国对朝采取经济制裁、军事演习等极限施压举措;在缓和与蜜月时期,美国对朝采取首脑峰会、工作磋商的接触政策;在僵持时期,美国对朝"谈压并举"。新冠肺炎疫情也没有给美朝关系改善提供机会之窗。而贯穿始终的是美国对朝制裁毫不放松。特朗普本人及其幕僚对奥巴马政府的对朝政策十分不满,积极应对突飞猛进的朝鲜核导技术,掌握在东北亚地缘战略竞争中的主导权。这成为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的动因。特朗普政府对朝政策推动了无核化谈判的展开和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但美朝无核化谈判依然陷入梗阻。  相似文献   

8.
林利民  彭力 《美国研究》2020,34(3):52-61
特朗普上任三年多来,对朝政策先后经历了以"极限施压"为基调的第一年、以"峰会外交"为基调的第二年,目前开始向新一轮"战略忍耐"转轨。相对于奥巴马对朝"战略忍耐",特朗普新一轮对朝"战略忍耐"既有一定的继承性,也有不少新变化。美新一轮"战略忍耐"将不再奠基于"朝鲜崩溃论",美动用武力迫朝弃核的"窗口期"也基本关闭。特朗普奉行对朝新一轮"战略忍耐"有可能打开国际社会"默认"朝鲜实际拥核国身份的窗口,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也可能诱导日、韩采取核"跟进"政策,致使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如果是前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及东北亚有望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如果是后一种态势,则朝鲜半岛、东北亚及中国周边环境有可能更加动荡、复杂,甚至进入一个新的严峻时期。中国应认清特朗普政府对朝"新战略忍耐"的政策本质与特点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挑战与机遇,力推重启"六方会谈",力促朝核问题相关方达成以"双轨并进""双暂停"及以朝鲜"冻核"换取美韩放松对朝制裁等为内容的国际妥协,为实现朝鲜半岛及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创造条件,尤其要谨防东北亚出现新一波核扩散浪潮。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之后,朝鲜半岛因朝核危机的反复而不断引起世界的关注,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陷入紧张—缓和—紧张的怪异循环.本文先用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搭建分析框架,然后结合历史分析美朝敌人意象的来源,之后通过考察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美朝双方的互动,验证了在敌人身份下,美朝双方在危机中的政策、行为和言语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敌意.正是这种不断加深和反复强化的敌意导致朝核危机一再反复,朝核问题至今无法妥善解决.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化解美朝间的敌人意象尤其是美国对朝鲜的敌人意向极为重要.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美朝两国化解敌意实现真正的和平,而韩朝关系的实质性改善可以推动消除美朝之间的敌人意象,不过这将考验韩朝两国的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与第一次朝核危机中中国的表现相比,中国在第二次朝核危机中积极地承担起斡旋者的职责.中国愿意扮演斡旋者的角色源于其对朝核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威胁.美国对朝鲜动武的可能性和朝鲜的冒险行为是对中国安全的重大威胁.中国认为,参加六方会谈不仅可以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且中国可以在六方会谈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未来对六方会谈的总体立场仍将是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当代韩国》2013,(1):I0001-I0001
本期文章主要围绕“韩国”展开,涉及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2013年2月25日,朴槿惠正式就职韩国总统,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本期专题“韩国大选与新政府”共有四篇文章,第一篇探讨了韩国国内政府选举中的新现象,即突破了以往选民以地域作为投票的基础,更强调韩国政治社会化经历对选民投票的影响。其余三篇均探讨了韩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12.
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4,18(1):33-54
本文在对冷战后美国对朝政策演变和美朝关系变化进行扼要回顾的基础上 ,着重论述了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调整的内容及其动因 ,分析了美对朝政策趋向和朝核危机前景。文章认为 ,小布什政府对朝新政策是美政府内部两种不同对朝政策主张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但更多反映了保守派的主张。“9·11”事件后 ,在保守派的推动下 ,布什政府又逐渐形成了“鹰派接触”的对朝战略。该战略的实施导致克林顿政府后期已逐渐缓和的美朝关系骤然紧张 ,并且成为朝核危机再次发生的原因。朝核危机发生后 ,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在保持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做了策略性调整 ,但保守派主张的“鹰派接触”对朝战略意图仍没有改变 ,从而给朝核问题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带来较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进攻性现实主义与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释和评述,认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是各派的折中产物,都是基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对世界局势的综合考虑。进攻性现实主义与美国保守派占上风的布什政府的外交理念相吻合,是“为永葆美国强权开药方”,是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重要理论来源。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及自身特点,应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下工夫。理论与政策实务的结合,理论抑或政策的研究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以及整体性研究与细节考察等方面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2000年6月13日—15日,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日子,将永远铭刻在朝鲜半岛北南同胞的心里。此间,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聚首平壤,成功地举行了朝鲜半岛分裂半个多世纪之后的首次会晤,朝韩关系实现重大历史性突破。这充分表明朝韩双方希望早日结束冷战,实现民族和解的强烈愿望。它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所作的积极贡献,以及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的重大影响,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王齐超 《当代韩国》2015,(3):106-116
韩国电影"朝韩梦之队"(英文名As One,韩文名(?))是由历史上朝韩在体育界合作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1991年在日本千叶县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由朝鲜和韩国联合组成的历史上第一支乒乓球南北联队在女子双打项目上艰难取得冠军胜利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两国选手们充满汗水和眼泪、冲突和友谊的故事。对身份和国家认知以及"朝韩梦"是如何实现的,都反映在以乒乓球这一体育运动为媒介,同时必须要和中国这一邻国和大国竞争,以上几点使这部电影有别于其他有关朝鲜半岛题材的电影,成为本文研究的案例。本文将提出如下问题:电影的名字蕴含着什么样的政治意味?不同但相关联的身份认知如何互动?"朝韩梦"是如何反映在电影之中的?朝韩两国又是如何在电影中看待邻国的?  相似文献   

16.
"模糊性战略"本是文在寅政府为处理中韩因"萨德事件"产生的矛盾而推行的外交政策,但随着中美从"合作"走向"竞争","模糊性战略"逐渐成为韩国处理同中美关系的外交战略.韩国在处理中美战略竞争相关议题时,不追求在所有问题领域追随哪一个国家,而是根据不同问题具体做出应对,在每一个问题领域都体现出韩国对国家利益的追求.文在寅政府的"模糊性战略"受制于中美韩三边关系互动和国内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斗争的双重影响.从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应尊重韩国的这一外交战略选择,加强中韩外交关系,推动中韩走向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欧洲的后现代性立足于对相互依存性的承认,由此,欧洲在对外事务中坚持拒绝使用武力的和平政策,在一体化方面采取合作性和共识性扩张的模式,在文化方面坚持多元主义政策。欧洲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武力政策,这不能被仅仅归因于其较之于美国为弱的军事实力;基于对历史的敏感性,欧洲赋予"和平"以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欧洲建设的历史、当前一体化的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等多方面因素,不仅对于中国正确解读欧洲、从而积极建设中欧战略伙伴关系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中国应对自身所面临的历史新挑战亦具有相当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地缘政治及国家安全等角度针对当前美国政府对待"朝核问题"采取的政策给予分析解读,从美国国内政党政治及美国的东亚战略等多方面加以论述,阐述美国反对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原因;并对未来美国应对"朝核问题"的政策选择进行分析和展望;提出推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设,需要美朝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美朝这两个直接当事方能良性互动,互相拿出能让对方感到更为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美朝条约的签署及最终换文于1882~1883年完成,美国成为第一个打开朝鲜国门的西方国家.美国在汉城设置驻朝使馆,福久以使馆武官和代理公使身份积极推动美朝关系的发展,在拓展美国在朝商业利益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为维护美国商业公司合同权益与朝鲜官方进行交涉、支持美国商人在朝鲜开矿建厂、为美商能够顺利开展商贸活动积极建言美国政府在济务浦等地设置领事以及为美商争取朝鲜近海珍珠贝商机等,这些都是福久扩大美国在朝商业利益的表现.福久的上述努力多具事倍功半之特点,其主观意图是通过这些加强美国在朝影响,但其做法与美国对朝政策及美国东亚政策的总体方向不吻合,加之清政府的阻挠等外部因素,最终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福久未能完全如愿.福久的活动不同程度地维护了美国商人及商业公司的利益,客观上也丰富了早期美朝关系的内容,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从侧面加深对同期东亚国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朝韩经济共同体"是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缓和的产物.目前已具备建立的条件,但需要时间."朝韩经济共同体"若建立,对南北方结束政治对立和发展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