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欧盟在亚洲地区进行的冲突干预行动具有以下特征:注重多边合作、谋求干预行动合法性与效果的最大化;多采用以某个成员国为主的"主导国模式",小国主导比例较高;强调民事领域的干预与战后重建,发展出"任务主导国模式"和"格鲁吉亚模式";超越传统的军事干预模式,以"军事危机管理"定位军事干预;干预行动在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框架下实施,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欧盟干预行动的主要不足包括:各国立场不同影响了干预行动的决策和实施;欧盟和成员国的民事干预相关机构彼此协调不足,影响了行动效率,参与民事干预行动的人员不足,影响了行动效果。上述特征也多存在于欧洲对非洲的干预行动中。  相似文献   

2.
过去十年间的多重危机是欧盟经历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考验。然而主流的欧洲一体化理论和欧盟法律研究无法为我们理解这一阶段的欧盟政治变迁提供一个恰当的分析框架。鉴于欧盟危机出现的常态化趋势,本文认为,学界应走出一体化和法律研究的传统路径而将危机本身及危机中的政治运作作为欧盟政治研究的一个全新维度。欧盟的危机政治主要产生于法律规则、价值理念、民意诉求与政治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三对矛盾又催生了"策略性容忍违法行为""威权式合法化""组织化的伪善"和"政治隐匿"等形态各异的危机政治模式。虽然这些政治模式能够暂时缓解欧盟面临的生存危机,却为欧盟体制的长远稳定埋下了隐患。更重要的是,欧盟的危机政治促使我们反思"危机推动欧洲一体化"及"欧洲一体化是不可逆的政治进程"这两个重要的传统认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吴昊  陈勇 《德国研究》2023,(2):77-101+146-147
伴随全球地缘竞合博弈加剧,欧盟安全焦虑逐渐增多,欧盟地缘安全困境不断加深。长期以来,非洲地区持续不靖,欧盟通过共同防务政策框架下的域外合作,强化对非洲安全和防务领域的持续投入。近年来,欧盟推动对非洲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战略转型,欧非安全合作机制亦呈现新的特点。在欧盟“综合路径”的推动下,对非合作由强调人道主义救援、促进发展等传统价值理念转为重视维护欧盟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并逐步形成战略利益与理念价值并重的政策趋向。但囿于欧盟机构调动资源能力有限、成员国利益与偏好差异较大、非洲国家负面认知加剧等挑战,成员国间合作的主要形式往往阻碍了欧盟形成合力。随着欧盟共同防务政策以及欧非关系的动态演化,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对外安全和防务政策的重心发生偏移,欧盟更为重视强调传统安全要素,对非洲的资源投入或将相应减少,未来欧非合作前景产生较多不确定性。作为非洲的重要伙伴,中国亦将安全合作视为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欧盟共同防务政策在非洲地区的实践经验为未来中非安全合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和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加快了欧盟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建设。本文在分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国内、国际根源及欧盟层面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欧盟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宏观层面有欧洲系统风险理事会;微观层面有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构成的二级欧洲金融监管系统。欧盟的阶段性应急机制有"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希腊危机和欧盟对之推出的制度性措施,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以欧债危机为背景,分析大众意见在欧洲议题的政治化进程中的表现和影响。为此,在介绍了欧洲议题的政治化的概念基础上,本文利用权威一合法性关系的理论视角对大众意见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社会调查数据表明,欧盟大众在欧债危机被严重政治化的影响下,尽管对欧盟的支持有所下降,但对欧盟解决危机的前景和信心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欧盟宪法危机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5月和6月,法国和荷兰相继在全民公投中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使欧洲一体化遭遇严重危机。究竟如何解读欧盟宪法的本质及其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意义,如何理解这场危机所揭示的问题,并且评判它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本刊特此刊登国内欧洲学界专家在山东大学举办的“欧盟宪法与欧洲一体化”学术研讨会上的部分发言,以飨读者,也希望能借此论坛进一步推动欧盟制宪等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7.
编后     
《欧洲研究》2005,23(5)
落笔的9月,秋凉已驱走了夏季的暑热,围绕5、6月间法荷两国否决《欧盟宪法条约》引发的欧洲联合危机的争论也不似以往那么热闹,此时此景,推出“欧盟宪法危机与欧洲一体化”专题讨论,其意不在于赶上这个热烈的话题,而是可以有这从容的余地,仔细回味。这个纸上的论坛,汇集了北京、上海、山东三地的欧洲研究专家,为读者解析欧盟宪法及其危机的由来、影响,展望欧洲的未来。尽管截取的是问题的不同层面,沿袭了历史学或者经验研究的路径,但他们的判断是一致的:这次制宪危机并不会制止欧盟前进的脚步。然而,危机显示的种种问题如何化解,欧洲民众与政…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德国对华政策的重心始终围绕发展贸易关系,政治和战略考量居于次要地位。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对于欧盟对华贸易政策的偏好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国内利益的非中心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德国对欧盟最终决策的影响。欧债危机使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发生微妙变化。德国作为国际秩序新的“构建力量”的角色定位,表明德国是一支不断发展的力量,其心态与式微的英法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忻华 《欧洲研究》2020,38(4):1-29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受挫的形势,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希望增强欧盟的主体性和领导力,为此要持续推进"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建设,将其作为新一届欧委会的施政重心之一。"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想源于对"欧洲战略自主"概念的延伸与阐发,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经济与技术民族主义"观点和"干预主义"模式;具体内容以产业政策为核心,涵盖贸易、投资、金融、全球治理、战略安全和经济外交等领域;政策抓手是"战略性价值链"。欧盟新领导层的这一构想凸显出地缘战略的"大局观"和"对外竞争力焦虑",蕴含了决策者对经济全球化的危机、中美欧三边竞争的变局以及欧洲工商界利益集团诉求的战略考量,同时也将面临政治逻辑与经济理性、欧洲一体化的推进速度与欧盟权力的构建深度之间的两难困境。"欧洲经济主权与技术主权"的构建将会强化欧盟对华负面态度,推动其减少对华经济"依赖",进而加剧中欧双边竞争。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欧盟落实《里斯本条约》的第一年,这本应是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提振欧盟整体经济信心的大好时机.但由于成员国希腊、爱尔兰的主权债务危机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目前的经济景况,今年成了欧盟援招频出的拯救危机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