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影响深远的知识分子,他既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文明批判是夏目漱石文学和思想的主题之一。在日本文明开化急速推进的背景下,他对现代化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夏目漱石认为,现代化包含着内在矛盾,是"不自然"的,"自然"的现代化应当是"内发"的;现代化伴随着人类知性的滥用和异化,而只有"无我"的心灵转换能治疗这种病症;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的现象与过度的知识智巧密切相关,它是对人的天性的背离。这些思想与老庄哲学尊崇自然、批判智巧、主张无己、超越名利和全性保真的思想一致。老庄哲学所具有的文明批判特质使其成为夏目漱石反思和批判近代文明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1953年开始发表的《时间》,是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堀田善卫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的长篇小说,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恐怕也是日本同类题材中唯一的一部长篇作品。文章以此为文本,着重分析经历了战争一代的日本知识人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重要场景的近代日本侵华战争和中日关系的认识。原本几乎与中国无缘的堀田,战争结束前后将近两年的上海经历,促使他对中日关系开始了痛苦而深刻的思考。《时间》便是他这一系列思考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高度凝聚了这一代有良知的日本知识分子对于过去的战争、中日关系和东亚命运的沉痛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分断问题”代表作家──金源一的文学世界吴生根金源一是韩国“分断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初期带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小说到最近以日本殖民地时代的历史为题材的作品──《常青松》,其作品不论在量上或在质上,都显示出相当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仍把他称为“分断作...  相似文献   

4.
小林一茶(1763——1827)是日本封建社会末期著名的俳句诗人,在当时的日本诗坛上,他与松尾芭蕉、与谢芜村齐名。在小林一茶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诗歌及其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以朴素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日本封建社会末期江户时代普通百姓、尤其是农民的贫困生活,以写实的手法反映了那个时代劳苦大众的社会处境和思想情绪。与同时代松尾芭蕉的立场、人生观截然不同的是,小林一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幕府统治阶级对广大群众的残酷剥削,揭示出了德川幕府统治在表面繁荣强大的背后所潜伏的各种社会矛盾。因此,小林一茶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写实性,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5.
《英雄传说-闪之轨迹》系列游戏作品是日本风格角色扮演类游戏的代表作。如其名称所示,作品以虚构的中世纪欧洲大陆为舞台,描绘了"英雄们"的成长轨迹。其中,与传统柔弱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新女性构成了作品中女性群体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新女性形象将四部《英雄传说-闪之轨迹》系列游戏作品作为文化文本,采用日本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以女剑士、圣女、女仆以及女教官等角色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解读。此种解读不仅可以从思想层面揭示日本游戏作品体现的深层创作思想,阐明日本风格角色扮演类游戏独特的文化取向,也可以为游戏作品的创作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杭州大学日本研究所王勇教授是我国学术界近十年来崛起的一位新秀,他所编纂、翻译和撰写的一系列作品深受到国内外的好评。最近有幸拜读他的两部新著:《中日关系史考》(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和《超越时空的圣德太子》(日文版,日本大修馆,1994),感到颇有新鲜感,质量相当高,确实不凡。不仅角度新疑,想像为丰富,视野开阔,而且立论精当,考证严密,很有说服力,实在是值得一读。 《中日关系史考》以四篇十六章的篇幅,分别就历史、典籍、文物和文学四个领域里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考证,其中许多东西我国无人触及过的。特别在典籍篇,作者提出了“汉籍宏观研究的构想”,对“汉字文化圈”进行了研究,这是我国日本学研究领域内的一大突破。传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局限于中日两个国家,现在则跳出国别局限,把它置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群体中加以综合考察,这不啻是一个大胆的研究偿试。在书中作者认为,汉  相似文献   

7.
武田泰淳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战后派作家,二战期间作为辎重兵参加了日军的侵华战争。武田泰淳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创作了多部战争题材小说,同时还写下了大量的战地纪行、日记和信札,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并对侵华战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反思。通过研究武田泰淳的中国战争经历和战地作品,可以窥视以武田泰淳为代表的日本知识分子战争前后对华态度的转变以及对侵华战争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日本立法者为了满足企业实施以母子公司关系为组织结构的企业集团化经营的需求,降低企业重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加强对企业集团经营的监督,对《反垄断法》、《公司法》(商法)及会计、税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与调整。这些法律制度的调整,使经过六十多年的演变已日趋成熟与完善的日本现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又暴露出了新问题。为弥补该制度缺漏,强化企业集团治理,日本立法者试图引入多重代表诉讼制度。通过观察及研究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制度安排及其调整可以引起我们在进行制度设计与选择时对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及其制度间相互影响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日本战后的民族主义文学表现在对侵略战争的认知态度、对日本战败的屈辱感受和右翼民族主义的复兴。日本“战后派”的作品很少反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责任,相反还存在有意无意弱化甚至掩盖战争“侵略本质”的倾向。以林房雄为代表的右翼作家变本加厉,民族主义思想走向极端化和系统化。随着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日本当代文坛“集体失忆”,将目光转向个人内心的不安和日常生活,形成“反抗战后”的文学潮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极右作家,强调民族精神,美化侵略战争,谋求世界霸权。战后日本文学民族主义的根底是日本民族优越论。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战国时代,忍者作为重要的情报收集人员,隐秘地活跃在历史的舞台。忍者神秘的形象以及高超的忍术使这一少数群体的文化展现出不同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成为了日本文化立国时期新的文化符号。通过对典型的忍者动漫作品《机动武斗传G高达》的考察可以发现,忍者之所以为忍者,在于其精神层面有伪装、隐忍、纯粹以及舍弃等独特的伦理思想。因此,《机动武斗传G高达》不只表现了高达系列作品中有别于传统作品以历史情结为主的叙事方式,促动了日本动漫多元化类型的发展,而且展现了一种现代忍者的形象,从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日本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元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日本文化的研究著作,如今可谓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作为日本哲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卞崇道教授的著作《融合与共生》以日本哲学与日本文化的同步性或同质性为起点,在阐述日本哲学的现代性与东亚意义的同时,还以东方文化的问题为核心,将考察的视角转向了东方与西方的思想交融与文化共生的立场。由此,卞崇道教授一方面将"融合与共生"界定为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也将它的实践意义"最大可能地"扩大到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2.
井上毅(1844-1895年)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担任文部大臣期间,实行的教育改革涉及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对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和日本近代著名教育家森有礼一起成为“日本近代教育制度的创始者”。本文试就井上毅的教育思想做一全面的介绍和探析。 一 井上毅于1844年出生于日本熊本藩一个下级武士的家庭。幼年时即开始学习系统的儒家经典,受儒学影响很深。他所在的学堂虽然也以儒学为正统,但却具有自己独特的“实学”学风,注重朱子学的“存养省察,实践躬行”的学问观。这使井上毅形成了自己的实学态度和思考方式,对他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前后,井上毅已步入青年时代。系统的儒学教育和“实学”学风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忠君爱国”和“崇尚实用”的观念,面对国家兴亡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一个文学名家辈出的国度。在古代,出现了写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的紫式部,在现代,又出现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而在此二人之前,则出现了现诺贝尔文学奖如粪土的夏目漱石。然而,在日本文学史上,无论这些中天魁星如何炽耀,也丝毫掩不住永井荷风(1879~1959)这颗文学巨星的光芒。甚至可以说,如果失去了永井荷风,日本文学便失去了一分辉煌与绚烂。笔者曾根据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作过粗略,包括1999年上海版《辞海》在内,我国介绍永井荷风的出版物便达42种①,足可见永井荷风身价之不菲。永并荷风自幼…  相似文献   

14.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04,19(2):42-45
罗伯特·舒曼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之一,他的气质及作品具有显著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传统的界定并未把他归于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通过对舒曼其人及作品的分析,来说明他与浪漫主义思潮的紧密联系,从而证明他理所当然应属于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日本现代化的“文化动力”——兼与中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国内出版后,近年来文化研究又一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使人们积极开始探讨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特别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又常常以日本为例,以其文化为参照系,用以说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样能使中国现代化,因为,通常地,的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日本是一个属于儒教文化圈的国家”.然而,日本的传统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其精神实质与历史功能又到底如何,其果真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一致吗?这都是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拟仅就此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以翻译外国文学开始其文学生涯的,而他最早译介的域外文学正是法国文学。自清末林琴南翻译小仲马名著《巴黎茶花女遗事》起,法国文学便源源不断地输入我国。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就已阅读过法国作品。1902年,他赴日本留学,与法国文学的接触就更为频繁了。到日本不久,鲁迅即开始译介法国文学的工作,直到晚年仍有译作问世。虽然鲁迅介绍的法国文学作品数量不是很多,但他毕竟是我国最早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先驱者之一。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学中,鲁迅最感兴趣的似乎还是法国文学。首先引起鲁迅注意的法国作家是维克多·雨果(1802-…  相似文献   

17.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文章以其《美利坚物语》与《法兰西物语》这两部作品为例,从日本唯美主义区别于西方唯美主义的特征之一即异国情调与江户情调的融合出发,分析这种融合倾向的表现,并发掘此种表现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1970年9月1日,法国著名作家弗朗索阿·莫里亚克(Francois Mauriac)在巴黎与世长辞。戴高乐将军在致莫里亚克夫人的悼念信中写道:“他的呼吸停止了。一阵严寒向我们袭来。一不论是涉及上帝,或是人,或是法兰西,或是它们三者的共同作品——思想,行动和艺术,他那美妙的天才通过作品触及并搅动了心灵深处,而其方式又是令人赞叹不已。“至于我,我对他感激不尽,因为他曾经常使我得到快乐,因为他是我国皇冠上最珍贵的花饰之一……”。戴高乐将军一直是莫里亚克的热情读者。1943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所讲的日本基础教育,是指日本初等及中等教育;基础教育相关法规,是指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法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我国教育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是我们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目标之一。分析、研究日本基础教育相关法规,对我国教育立法工作,乃至执法、普法等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日本基础教育相关法规比较完善,基本上覆盖了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各方面工作的开展能做到有法可依。具体地说,可分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20.
卞崇道先生是中国日本哲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日本问题研究》杂志的特约编委,在《日本问题研究》面临转型与突破的那段岁月,一直鼎力相助、施以援手,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忘杂志的事情。在卞先生去世近一周年之际,我们相约几位日本哲学与思想界的专家、也是卞崇道先生生前的后学和朋友,推出一组文章以此纪念先生。文章从《日本问题研究》与卞先生的交往历程,缅怀卞先生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并告慰他对《日本问题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