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叶江 《美国研究》2003,17(4):7-21
"安全困境"概念源自于霍布斯悲观的"自然状态"理念,自其运用于国际政治研究以来,不论防御性现实主义还是新制度自由主义,乃至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进攻性现实主义都承认它的真实性.但是,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可以通过"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能部分地运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而进攻性现实主义则认为不能用"囚徒困境"博弈来解决"安全困境".进攻性现实主义强调在安全困境中国家不可能通过制度和合作,而只能通过主动进攻和扩张权力,乃至通过建立区域霸权来争取本国的安全.但进攻性现实主义却反对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因为该战略以建立世界帝国为目的,从而模糊了国家的安全目标,以致不利于美国在安全困境中谋求真正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自 16世纪以来 ,现实主义思想的发展呈现为两大脉流 ,一脉就是以人性本恶为首要前提的“人性现实主义” ,另一脉则是以国际无政府状态为立论基点的“结构现实主义”。在历史上 ,“结构现实主义”传统的开创者是英国大思想家霍布斯。霍布斯以“自然状态论”作为其国际关系哲学的立论基石 ,并由此推导出有关国际关系本质的核心论述 ,即国际无政府状态决定并导致了普遍与绝对的国际冲突。尽管霍布斯仅仅是附带谈及对国际关系的理论看法 ,但霍布斯国际关系哲学的核心要素 (即国际无政府状态及其所导致的国际权势斗争 )对西方现实主义思想的发展却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后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结构现实主义”传统。总的来看 ,近代以来“结构现实主义”思想最为典型的特征 ,在于将国际无政府状态 (尤其是缺乏任何共同规范的无政府状态 )置于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地位 ,而正是这一点从根本上决定了“结构现实主义”传统特有的思想内涵、价值倾向及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3.
一、安全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 安全作为一个概念的基本意义首先是基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涉及国家是否受到外来威胁以及这种威胁严重的程度。在国际政治范畴内,对安全的定义是以国际环境为基本依据的。所谓的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中对自身生存的需求,其核心部分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主权的确立,即代表国家的政府及其制度不受外来因素的威胁,并在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中具有公认的法理地位。军事安全指国家领土的完整,即国家领土或领土主体不受外来军事力量的威胁。经济安全指国家经…  相似文献   

4.
单极体系的影响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冷战后形成的单极体系已存在20年之久,但是学术界对这一特殊国际结构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考察了单极结构在体系层面的基本特征以及这种结构在单元层面造成的影响,尤其关注单极体系的稳定性以及这种结构下主要国家的行为倾向。从现实主义有关国际体系变迁的理论论述出发,本文认为美国主导的单极结构正处于弱化过程中,而无政府状态下大国竞争的压力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削弱这一结构的基本动力。由于中国是单极体系下成长最为迅速的国家,与美国之间构成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为了摆脱单极体系下的崛起困境,中国需要采用各种战略手段以规避不利冲击和反应,保障国家的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军事安全战略与军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俊 《俄罗斯研究》2004,(3):19-25,33
俄罗斯军事发展历史上充满悲壮色彩的制度改革给国家的安全和未来前途带来了许多问题和争议。今天的俄罗斯军事安全思想已经彻底摆脱了军事帝国的发展模式,在新制度的基础上实现了重构。在现实主义的国际环境中,俄罗斯军事安全战略经历了现实锤炼,经过普京总统的努力推进,逐步走向成熟。但悖论和困境依然掣肘着俄军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出现的背离现象 ,揭示了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对于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解释缺陷 ,并通过探讨“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重新审视了建构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基础、原则和模式。笔者提出 ,未来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实力的分配 ,而是安全的分配 ;多边协调与单边行动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 ;强调相互安全成了世界各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主导取向。因此 ,只有以安全分配为基础 ,以多边协调为原则 ,以相互安全为模式 ,世界各国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安全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苏联后期以来,南高加索地区一直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使用地区安全复合体理论,来考察冷战后影响南高加索安全的独立政治行为体,可以认为,南高加索地域的无政府状态,是因其处于俄罗斯与欧盟两个安全复合体夹缝之中而产生的。欧盟、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当地维持权力平衡状态,主权行为体的权力弱势以及大陆品性促成的国家间关系文化,导致南高加索形成了无结构的安全态势。各国难以解决的分离问题以及国际势力对南高加索国家分离问题不恰当的冲突管理,导致南高加索地区冷冲突长期存在。俄罗斯、欧盟与美国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博弈,影响了南高加索地区因分离问题而产生的冲突的解决。较之于中亚国家,南高加索独立的安全复合体较难形成。  相似文献   

8.
雷蒙·阿隆是国际政治经典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阿隆认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是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国际政治的悖论首先是伦理与效率的矛盾。对外政策的首要目的,就是在一个国家拥有合法行使暴力权力的世界上,寻求和平与安全。终其一生,阿隆都在探究1945年以来国际体系发生的变化。他认为,核武器笼罩下的两极和异质是战后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由此也造成核时代国际战略、国际伦理的两难困境。尽管阿隆的分析和思考连同冷战都已经成为历史,但他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他的政治、历史和哲学智慧对我们今天认识当代的国际政治仍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边主义与东亚的安全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公龙 《当代亚太》2002,(10):13-19
东亚是安全困境普遍存在并表现突出的地区,现实主义的权力政治理论并不能缓解各国之间的安全困境,而多边主义对东亚安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东盟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东亚安全领域的多边主义进程,有助于增进各国间的信任关系,减低安全困境的烈度,并为最终走出安全困境,营建东亚持久稳定的安全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燕 《美国研究》2002,16(2):79-92
本文认为环境安全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环境问题对美国国家安全客观上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性,主观上美国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美国在防务环境安全的政策和实践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在国际机制的某些方面过于关注自身的相对收益,阻碍了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仇华飞 《美国研究》2007,21(1):136-144
国际关系的基本政治环境是“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处在绝对安全环境中。①在国际安全困境中,各国都努力寻求摆脱困境的途径,以影响对本国安全构成威胁的环境。对于国际安全环境的理解,不同的研究取向产生不同的分析方法。理想主义学派强调把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视为维护本国安全的“公共产品”。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规范、秩序和价值观念制约国家对外政策的制订,甚至可以改变对国家利益本身的建构”。②丹尼尔.帕帕在其新版《当代国际关系:认知建构》③一书中,结构性地论述了影响当代国际关系的诸多因…  相似文献   

12.
周桂银 《欧洲研究》2005,23(4):1-18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是20世纪西方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英国学派的奠基人。他发起成立了英国国际政治理论委员会,从而开创了英国学派的源流。巴特菲尔德的国际关系思想是一种倾向于理性主义的现实主义,它以基督教信仰为出发点,以深刻的历史理解为背景,以人类关系和国家间关系中的安全困境及其制约因素为主要内容,表现出对国际秩序和人类命运的道德关切。巴特菲尔德的思想尽管有着固有的缺陷,但却为我们理解现时代的国际关系特别是战争与和平问题提供了一种宏大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性与安全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确定性是安全困境命题中一个最核心的构成要素。面对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后如何行动的不确定性 ,中国采取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举动 ,这对于减少双方安全关系中的不确定性 ,缓解已经开始形成的安全困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振亚 《法国研究》2001,(2):148-156
许多人认为 ,法国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 ,但对自身的弱点和尴尬处境却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法国的安全政策——寻求集体安全 ,建立同盟体系 ,防止德国报复 ,维护其大国利益——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从理论上讲 ,一种理性的国家安全政策 ,是国家对国内和国际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和把握的结果 ,必然以国家的长远利益为指导 ,在现实政治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力 ,为自己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 ,即便有许多因素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左右的 ,但至少它会使自己有能力抵抗外来入侵 ,或者迫使潜在的敌人放弃使用武力的企图 ,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虽然客观的物质要素是造成安全困境的根源,但主观的心理要素对安全困境具有弱化与强化的双重功能,是导致国际关系中安全困境能否超越"自然率"的一个重要因素。物质性要素,特别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所构成的威胁,与非物质要素,特别是意图不确定和认知不对等所塑造的观念共同作用,导致了安全困境的产生,进而影响了不确定性下行为体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与追求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选择。当前,中印共同崛起带来的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的不确定性、认知不对等以及印度单方面敌意身份的建构所形成的安全困境,塑造着印度对华战略逻辑以及对华政策中的"有限合作"与"摇摆"特征。为此,中印关系包括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应适度考虑印度的安全诉求,努力推进贸易与投资合作为主体的双边与区域合作。当区域经济合作的需求达到一定程度,陆地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从而使次区域合作中的安全困境得以弱化。  相似文献   

16.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但是对这一概念许多基于常识的体认往往导致认识上的混乱。本文通过对无政府状态与国家性质的关系、与暴力的关系以及与具有强制力的权威的关系这三重关系的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即在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中 ,由于彼此冲突的利益无法得到自动的调节 ,同时又缺少能够限制竞争者所使用的手段的最高权威机构 ,因而在竞争中 ,未受到有力约束的武力被经常用来解决利益的冲突 ,从而构成了无政府状态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远东地区在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种变化源于对广义和狭义的远东地区的特殊政治经济条件的深入理解.本文指出,远东地区各大国的复杂的安全认知使得这一地区出现了理性国际格局形成的趋势和重新加强结盟以防范对手的趋势同时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表明,远东地区真正的安全合作构架尚在萌芽状态之中.由此,各国一方面应警惕重返冷战旧辙的可能,另一方面更应看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互补性和交融性所展示的合作的机会.目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抓紧时机,使这一地区的内部发展和跨国合作能够进一步地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18.
编后     
《美国研究》2003,17(4)
又值岁末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 ,我们经历了许多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痛失我刊前主编李慎之先生、非典肆虐、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伊拉克战事“结束”半载有余 ,而美军士兵仍伤亡不止 ,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布什政府的反恐行动及其所面临的困境 ,引起了我国学者对美国外交政策理念、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先发制人战略”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本期专论中 ,叶江教授对国际政治研究领域中的“安全困境”问题及“先发制人战略”与进攻性现实主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他认为 ,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与进攻…  相似文献   

19.
安全预期、经济收益与东亚安全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丰 《当代亚太》2011,(3):6-25,5
冷战后,东亚地区不仅没有进入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时期,反而维持了相对长时间的和平状态。有关东亚安全秩序的既有解释主要强调的是体系结构或过程,但不足以解释东亚安全秩序内部的动力和机制,以及这种秩序蕴含的内在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了一种功能论的解释,认为美国和中国分别为东亚地区提供了安全预期和经济收益两项最为重要的公共产品,是维系当前东亚安全秩序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崛起和美国重返东亚带来的冲击下,这两种地区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脱节和供给矛盾使既有东亚安全秩序面临内在的不稳定性。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达到稳定周边环境和缓解崛起疑虑的效果,中国在为本地区提供稳定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也需要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采取积极的安全保障措施,营造东亚安全秩序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前军 《俄罗斯研究》2005,274(2):31-36
环境问题在客观上对俄罗斯国家形成了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环境立法、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生态鉴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有效地减少了国内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对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环境威胁,俄罗斯通过国际环境安全机制,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