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晓燕 《学理论》2009,(27):258-259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近年来青少年生命意识缺失的现象日益凸显,给青少年自身、他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生命意识缺失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也有文化原因和个人原因。本文就学校应如何加强生命教育,提出了具体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雪梅 《学理论》2010,(2):104-105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和随之而起的网络游戏,超乎想象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今天,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调查,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力军,也是网游成瘾的高发人群。青少年网游成瘾在给自身带来多种危害的同时,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3.
生命观是人对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命质量,也会决定他们人生价值的实现,更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否健康发展。但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伤害生命和漠视生命的事件逐渐增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不仅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高等学校面临的迫切的实际问题。由一个大学生自杀案件分析其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原因,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才之路,将来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4.
朱诚亮 《学理论》2009,(31):140-141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因素、青少年犯罪的防治对策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了初步结论,要遏制住青少年犯罪蔓延扩展的趋势,必须形成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立体网络,建立预防为先、齐抓共管的社会系统屏障。  相似文献   

5.
施佳薇 《学理论》2012,(35):71-7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心理尚未成熟,更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通过对青少年、群体等概念进行界定,对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加以分析,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对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海华 《学理论》2010,(21):104-106
青少年网络成瘾无论对其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都具有不可小觑的恶劣影响。对家庭来说,青少年网络成瘾必然会令其家庭不得安宁,令其家长心力交瘁,也会令其家庭经济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对社会而言,规模化的青少年网络成癔可能会引起社会道德准则的扭曲,反社会化倾向的突现;也可能会混淆青少年群体的是非曲直判断准则,干扰他们的正确判断;还可能会诱发青少年的恶性犯罪,最终严重贻害社会。  相似文献   

7.
陈秀红 《学理论》2009,(21):71-72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对上海市阳光中心针对网瘾青少年基于资源的社会工作服务进行了梳理和整合,总结出社工在与社会资源联接的过程中对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即来自青少年自身、朋辈群体、家庭、政府部门的社会支持网络。最后,笔者概括出了政府推动、社工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网瘾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蛰居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出现的新型青少年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及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目前,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日本青少年蛰居者已达数十万人。其类型主要包括性格自卑型、学业受挫型、家教偏颇型和就业遇挫型。蛰居是战后日本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造成的社会病理现象。其产生的社会机理在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私性化"的社会环境,核心家庭中"父职缺失"的家庭育子方式,学校教育病理及频发的校园问题等。在综述日本蛰居问题概况的基础上,着重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溯源研究。  相似文献   

9.
蔡昉 《求知》2007,(1):13-14
一、实现就业最大化是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和谐与否取决于社会大多数人对自身的生活状况是否具有满足感,或者对自身在社会分配中的地位是否持基本认可的态度。这同时包含两层意思:从绝对意义上说,人们没有衣食之忱;从相对意义上说,人们没有感到与其他人的生活差距变大。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社会满意度或认可度就可以达到,社会和谐就具有了现实的经济基础。一且社会上的大多数人获得这种必要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就不会形成系统的社会对立乃至社会对抗,而社会和谐的根基即在于此。相反,如果人们忧其衣食,就意味着存在绝对贫困问题;如果人们感到自己的状况与其他人之间拉大了距离,就意味着相对贫困或收入不平等现象的严重性,就会孕育潜在的社会不和谐。因此,防范贫困和收入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或在已经出现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制止其普遍化。是保持社会和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一、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行为规范教育的必然选择 青少年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同时接受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不同结构的影响。而这三个教育领域中奉行的价值原则却又不尽相同。在学校领域里施行的是正统的社会主义思想品德与政治理想教育;在社会领域里,流行的则是外来文化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后产生的各种时鲜文化,这类时鲜文化在大城市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在家庭中,父母则仍然按照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对孩子进行教导。社会主义正统文化、社会流行文化和传统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化矫正--以社区矫正对象Y某为典型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调查对象Y某的深度访谈,笔者发现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多层原因,包括对象自身、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以及大众传媒等,共同激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5)
家庭是青少年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谈发展我国的亲职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热点 ,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的“减负” ,已经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 ,但“减负”后的教育辅导工作 ,学校以外家庭和社会的积极配合 ,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亲职教育或称为家庭教育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许多青少年问题的产生都源于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本文旨在通过对变迁中家庭功能变化对教育影响的分析 ,探讨我国亲职教育的重点、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由于青少年沉迷于互联网,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引起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家庭、道德、伦理问题,这不仅危害到青少年自身的心理、生理成长,也对整个社会提出了严峻的互联网上青少年的安全问题.文章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避免或是解决的方法措施,从而引导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选择健康、有用的信息,学会加强防范、保护自己,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部分青少年由于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与性格障碍、对网络的依赖性等造成困难的人际交往以及性无知引发的情感困惑和恋爱危机等原因,导致违法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并呈现出违法犯罪种类集中性、行为激情性、年龄低龄化、主体团伙性等特点。我们必须从加强青少年的自身预防、改变学校的传统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和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预防体系入手,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6.
胡俊文 《学理论》2010,(4):61-63
青少年犯罪问题己越来越突出,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的社会问题,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们社会各部门、学校及家庭必须研究、认识和解决的课题。本文中主要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进行剖析,并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环境,有社会的和自己的两种。在社会环境中,又有大社会环境(国际的、国内的形势变化)和小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单位、街巷、群体等)之分。就小社会环境而言,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各方面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的,与青少年犯罪有密切的联系。那么,家庭环境中那些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有联系?它又是如何发生影响呢?就此问题,笔者对某少管所1989年至1990年的两年期间收押的少年犯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共抽取样本800名,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和谐幸福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家庭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幸福家庭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包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在自身享受幸福的同时,注重给家庭带来幸福;在实现家庭幸福的过程中,要强化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9.
颜艳燕  管静娟 《学理论》2009,(26):19-21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网络成瘾"的形成往往受到青少年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说教、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等传统方式很难取得根本的实效。作为社会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从"人在情境中"的理论视角出发,强调个人、家庭与社会相整合的原则,运用专业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网络成瘾青少年走出困境,恢复和发展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慧萍 《学理论》2014,(12):282-284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其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