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近代史和思想史的研究中人们会遇到一个问题,即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起源问题。马克思在1852年给库格曼的信中,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的贡献的同时,提出在他之前已有法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阐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以后,普列汉诺夫在1899年写的后来被称作《阶级斗争学说的最初阶段》的论文中遵循马克思的上述论断考察了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学术界在这方面已有深入的研究成  相似文献   

2.
圣西门改名     
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出身于贵族门弟。1790年,这位年龄30岁的克洛德·昂利德·圣西门伯爵,先是庄严宣布自己永远扔掉世袭的爵衔,继而又决定放弃“德·圣  相似文献   

3.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代表旧制度的阶级总不会甘心于自己的失败,总是要等待时机,企图复辟。而代表新制度的阶级总是警惕,而且极力采取措施防止复辟。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当一个阶级刚刚取得政权不久,也就是说当其政权才刚刚建立,还不巩固的时候,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比如,英国和法国在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说新兴的资产阶级当他们以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封建复辟。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是在战胜了国王之  相似文献   

4.
1915年12月在云南发动的护国战争,打倒大野心家、阴谋家、封建复辟的顽固派头子袁世凯,粉碎所谓“洪宪帝制”的美梦,保住“民国”这面流光溢彩的旗帜,其历史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袁世凯这个不自量力的复辟狂,也因“护国战争”的重大历史意义而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评价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它的历  相似文献   

5.
巴黎专电.前欧共体委员会主席、现任法国全国雇主委员会(国际)主席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奥尔托利在展望1997年的欧洲形势时认为,既有困难,也有希望。今年72岁的奥尔托利是法国的资深政治家和经济专家。他曾是蓬皮杜总统的办公厅主任,多次出任部长,1973—1977年担任欧共体(欧盟前身)委员会主席。1996年3月初,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历史上第一次亚欧首脑会议后,作为该会的后续行动,当年10月份在巴黎组织了一次亚欧工商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动两大洲经济合作的发展。希拉克总统责成奥尔托利主持了这一  相似文献   

6.
亥革命后,出现了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两次使社会倒退的复辟活动,但针对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的异同并未有系统的比较。因此,现从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个人因素、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行分析,袁世凯称帝的必然与张勋复辟的偶然及其根源、结果。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7,(3)
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描写了法国1848-1852年这一时期复杂的社会矛盾背景下,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复辟过程,其中农民在波拿巴上台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文本中帝制的复辟与当时农民主体性缺失是分不开的,对此马克思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农民主体性,《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经典文本。这对加深对农民主体性的重要作用认识和新时代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首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十月底在加拿大蒙特利尔闭幕的中国近代五位名画家——吴昌硕(1844—1927)、黄宾虹(1864—1955)、潘天寿(1897—1971),陈之佛(1896—1962)、傅抱石(1904—1965)的绘画展览,是中国近几年来派出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个展览从一九八二年三月到法国,后到英国,美国巡回展出,所到之处都受到观众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9.
1.“实业阶级”(或实业家)在圣西门的理论中是个举足轻重的范畴。虽然圣西门的阶级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但由于他的唯心史观的束缚,他始终未能跳出“实业阶级”这一人为的圈子。2.“实业阶级”‘这一范畴,也是经过圣西门反复观察、思考才形成的。在他最早的著作,1802年写成的《一个日内瓦人给当代人的信》中,他把人类分为三个阶级:第一个阶级是学者和艺术家,即一切高举着人类理性进步的旗帜前进的有自由思想的人;第二个阶级是反对任何社会变革的有财产的人;第三个阶级是包括人类其余一切在平等的口号下联合起来的人。在这里,他是按照理性进步的原则来划分阶级的。划分阶级的标准和对阶级本质的认识,不仅是非科学的,就是离圣西门自己所力图阐明的阶级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的南巡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如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次王朝复辟一样,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  相似文献   

11.
1912年建立的孔教会,是清朝的遗老、封建文人组建的尊孔复古组织。孔教会所提倡的“昌名孔教”与共和制度是相抵触的,与帝制理论却是相依存的。因此,孔教会与复辟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袁世凯复辟中,袁世凯利用了孔教会反共和的这一政治目的特征,为他的复辟创造社会舆论;而在张勋复辟中,孔教会则在主观上支持清室复辟,积极参加复辟活动。虽然孔教会的复辟活动最终失败了,但它留给后人一条启示:孔学的生存发展只能靠自身所蕴涵的现实价值,如果孔子思想企图借助封建势力或反动势力发扬光大,只能是妄想!  相似文献   

12.
蒋滨建 《侨园》2007,(5):12-13
高鲁(1877——1947),字曙青,号叔钦,福建长乐人,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1905年,高鲁在福建马江船政学堂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入读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1909年获工科博士学位。早年追随孙中山在法国参加同盟会,回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教育部长、中国驻法国  相似文献   

13.
人类历史表明,一种生产方式代替另一种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其历史进程是漫长的。如果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所具有的社会矛盾加以具体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更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史过程。翻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史册,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更替,都充满着艰难、曲折、复杂的斗争。每一种新制度的确立到完善,无一不经过一个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这样,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也是这样。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到资本主义在美国的确立,其间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进行了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历时48年,英国资产阶级专政才稳定了下来。法国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第三  相似文献   

14.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读雨果的《九三年》可以感受大革命的暴风骤雨、血雨腥风,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则可认识法国革命前的政治,而这往往是被人所忽略或遗忘的.  相似文献   

15.
保尔·拉法格(PaulLAFAGUE1842—1911)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马克思主义杰出的传播者,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战士,他不仅以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载入史册,而且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赵福琪 《各界》2013,(8):9-10
1917年夏天,张勋导演了一场短暂的复辟闹剧,他也随之成为一个近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复辟失败后,张勋躲入荷兰使馆。1920年,张勋寓居天津,先住德租界,再徙英租界,直到1923年病故。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3)
清铿王国(15世纪—1914年)是历史上傣泐人在缅甸东部、老挝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国家,历史上和西双版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15世纪建立,到1914年灭亡,清铿王国前后持续了500多年的历史。最终,湄公河以西地区(西清铿)被纳入缅甸版图,湄公河以东地区(东清铿)被纳入老挝版图。本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研究清铿王国的历史兴衰,对于研究缅甸东部、老挝西北部历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报刊文稿中经常看到一些作者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样一段话:“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恩选集》第一卷,第250页)。但常常无意或有意地忽略了恩格斯对这一提法的重要补充和修正。在1882年之前,关于阶级斗争历史的这一表述还不是精确周密的。不仅184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是这样写的,直到1877年6月撰写的《卡尔·马克思》(1878年发表)中,1876年9月—1878年6月撰写的《反杜林论》(1877年1月—1878年7月陆续发表)中,恩格斯仍然重申了这一提法。(见《选集》第三卷第41页,第66  相似文献   

19.
一、拉法格的生平与著作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发展史中,拉法格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拉法格(1842—1911)是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活动家,法国工人党的奠基人之一,而且是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既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亲密战友,又是马克思的女婿。马克思的次女劳拉是他的妻子。拉法格1842年1月15日生于古巴的圣地亚哥的一个法国葡萄商人家里。1851年,全家迁回法国。拉法格在法国受到中等教育,后来进入巴黎医学院。他由于参加反对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斗争,1865年底被学校开除。这时他还是蒲鲁东主义的追随者和孔德实证  相似文献   

20.
赵福琪 《各界》2014,(11):6-7
1917年夏天,张勋导演了一场短暂的复辟闹剧,他也随之成为一个近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复辟失败后,张勋躲入荷兰使馆。1920年,张勋寓居天津,先住德租界,再徙英租界,直到1923年病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