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党执政文明与党政关系改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政党执政和党政关系构成国家政治文明中至关重要的政治要素。政党执政文明包含政党自身民主、政党间接执政、合法性执政、受制约性执政等基本的内在规定;实现政党执政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政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关系,主要体现为党在国家政权中建立了组织,开展活动和国家政权实行组织上的融合,党成为国家政权机构。改革党政关系,在于坚持走邓小平提出的党政分开之路,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机关分开。党的执政,主要是通过政治、思想的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政党政治与政党制度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是政治学或政党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政党政治是指由政党影响国家政权 ,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 ,是政治类型的划分 ;政党制度则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结构及其活动规范的总称。政党制度又可以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体制 ) -运行机制。作这两方面的区分 ,有利于把政党现象纳入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来考察 ,也便于人们从政治发展和政治管理的角度 ,认识政党地位的取得、党政关系、政党关系的科学界定及政党运作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政党权利、政党权力及政党义务属于政党科学中的元问题.政党权利是政党权力的根本来源及合法性依据,它与政党权力的关系,既是决定与被决定、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还是以政党利益为纽带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政党权利的正当性取决于政党对其义务的承诺和履行,它与政党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政党义务是从相反的方面对政党权利的认定,它的价值意义不仅在于揭示政党义务与政党权利的内在联系,还在于其蕴涵着对政党权利的价值判断和实践要求.政党权利与政党义务的表现形态和价值倾向不同,但都以政党利益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社会是相对于公民社会而言的、以政党组织为主要利益表达渠道的那部分社会。国家制度因素、政党结构和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政府因素等会对政党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党社会由意愿聚合、利益实现和结果反馈等三个领域构成。政党社会的实证模式可以粗略整理出三类:西欧的紧密共生模式、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东亚的政党主导模式和双重虚弱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党关系和谐是一个全新而重要的研究命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中国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内涵、重大意义、面临问题、发展路径及其与多党合作、和谐社会的关系而展开.据以上六个方面对学术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当前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的趋势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琳 《理论视野》2005,(4):55-57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从党政不分逐步走向党政分开和依法治国,现已基本形成了政党和政府关系的体制。  相似文献   

7.
刘晨华 《学理论》2012,(13):30-32
当代西方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公民社会。①在此背景下,从政党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共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西方政党与公民社会的历史关系;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西方政党和公民社会的关系;第三部分,对当代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3,(2)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宪法都对政党进行了规定。形式主要有明确规定、隐含规定和不做规定三种。内容主要有政党成立的目的、政党活动的原则、禁止或取缔政党的情形、特殊人群加入和支持政党的限制、政党与外国的关系、某些政党的特殊历史地位等。梳理和分析这些规定,可以得出世界范围内政党有四种主要的宪法定位类型:一般的社会团体、特殊的政治团体、国家的领导力量、准国家机构。研究探讨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政党的宪法定位。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政府主导型的党政关系,政党组织对本党政府及本党国会党团的渗透及影响力有限。美国形成这类党政关系,与美国政党自身松散分权的组织结构、国家对政党内部事务的干预、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影响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政党关系和谐的基本内涵与当代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红凛 《理论探讨》2007,(4):112-115
政党关系不仅是一个规范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包括政党关系和谐的本质,还包括政党关系的内容范围与和谐程度。从本质上看,政党关系是各政党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或平衡状态,其内容涉及到政党政治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这种关系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和谐与不和谐之别。政党关系和谐是政党关系的一种良好或理想状态,其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配合得当、各尽所能,功能优化、利益共享,各得其所、彼此满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下,要结合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与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来审视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我国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外政党治理大致包括两个层面、三重治理关系:一是政党内部治理层面,治理主体是政党,治理方式用制度(党规党纪),治理内容涉及党员管理、党纪监督、党内权力运行等"制度治党"问题。二是政党外部治理层面,包括政党与国家、政党与社会两重治理关系。政党与国家的治理关系,治理主体是国家,治理方式用法治,治理内容涉及党纪与国法如何衔接的"依法治党"问题;政党与社会的治理关系,治理主体是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治理方式用舆论监督,治理内容涉及公众和媒体舆论对政党治理的"法外监督"问题。国外政党治理的做法和经验,对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协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于传统的依附性社会,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主体性的新趋势,为我们分析党社关系演进的新逻辑、新景观,提供了不同既往的现实性基础。无疑,现代政党是实现政治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政治工具。之于以交互主体性而不是主客二分为本质的新型党社关系的构建,执政党应当持守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理念,立足于社会及其根本利益,并以此为基本视点,观察和评判自我的作为及其成败得失;而不是相反,以政党为本位,从政党自身利益出发,观察和评判自我的作为及其成败得失。应当改革与完善政党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机制,将政党建设纳入民主化与法治化的轨道,将社会建设纳入主体化与自治化的进程。与之相得益彰,"服务型政党"的长久生命力即孕生于此。  相似文献   

13.
国家和政党都是源生于社会的政治性组织.两者基于共同的社会基础而相互选择形成契合关系,但这种选择的互为工具性性质和目的性的不同导致这种契合关系的不对称.本文分析了国家和政党的不对称的工具性选择关系及其带来的多方面后果,并提出国家与政党改变这种不对称关系的均衡性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3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着力思考和探索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四个方面的关系问题:领导与服务的关系;服务型政党和服务型政府的关系;服务型政党和公民社会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构建执政条件下新型的党政、党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的执政成本能否取得预定的效益,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政党体制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执政成本与政党体制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党加强自身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特色的和谐政党关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关系是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是影响政治资源配置和制约其他政治社会关系取向的政治要素。政党关系和谐,则政治开明、民主发展、政局稳定。促进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芳艳 《学理论》2010,(13):36-37
政党是当代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力量的政治实体,它对一个国家政治过程起着决定作用。政党政治指政党影响国家政权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的政治类型。中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本文主要从政党制度的基本形态、作用和功能、特征等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提供了有意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马聪 《团结》2006,(6):23-24
马聪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间的关系,具有自身特点,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不同于他国的价值。作者认为,不论是“亲密友党”、“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还是著名的十六字方针.虽然在某一方面表明了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的关系。但缺乏定义完整性、理论延伸性,也不利于对外宣传。他提出,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定位与表述必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党制度中不同政治主体之间作用于对方的政治作用的特点。二是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党政治的内在本质要求。三是体现十六字方针基本精神。十六字方针是探讨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和起点.而其本身并非是对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关系特点及相互作用的终极概括。党际关系一般是由各不同政治主体围绕政权相互作用于对方的政治行为来体现。稳定性、和谐性、促进性就是我国多党合作政治架构下的党际关系的三大特征和特点。1.稳定性。一方面,长期共存的原则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确定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和确保共存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这是多党合作关系维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未能正确处理好政党与领袖之间的关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政党领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有局限性.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正确对待自己的领袖:客观公正地评价领袖、尊重领袖,同时也要监督和制约领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参政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是中国民主党派性质和职能作用的基本定位,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特有的政党类型,也是区别于世界各国政党的一个重要特征。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和实践,丰富和深化了对政党基本属性、政党关系性质、民主实现形式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认识,为世界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理论增添了新的内涵,在我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显示了独特的政党功能。实现政治诉求,满足利益需求,获得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是发挥参政党作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