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一、"用其独到之处"意为用其"得长"——用得恰到其处要想人尽其才,就必须扬长避短,充分照顾人才在某一方面的专长、特长,如果领导者能够捕捉到  相似文献   

2.
人才问题,是邓小平同志最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他指出:“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早在1982年10月他就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1991年8月,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不是人才多了,而是真正的人才没有很好地发现,发现了没有果断地起用。”为此,他“建议中央  相似文献   

3.
为政之道是什么?孔子在《论 语》中所述;“政者,正也。” 即为政之道在于正。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于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正”字主要有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用人上正派公道。 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也是当前“三讲”教育的重要课题。人用得好,干部就能率先垂范,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两个文明建设事业就兴旺发达;人用得不好,干部的积极性就受到压抑,两个文明建设事业就难以推进。三国时诸葛亮曾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凤姐命人取来十个用黄杨木根雕成的酒杯。鸳鸯问刘姥姥:“这杯子是什么木的?”’刘姥姥看了看,回答道:“断乎不是杨木的,一定是黄松的。”惹得哄堂大笑。 刘姥姥自称“成日家和树林子作街坊”,对树木十分熟悉,为啥判断失误?由此,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被熟人欺骗后,叹息:“我对他太熟了,但没有真正了解他。”也想到,一些领导干部号称“我当某某长多少多少年了,对辖区情况不能再熟了”,但问其腐败怎么根除,下岗职工怎么就业,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用什么措施解决,却往往答非所问,“熟悉…  相似文献   

5.
古人把天下之才分为”成才、奇才、散才”,这”三才”各有其长,各有其短。见识高远.品行笃厚,知识全面,有出包管理能力,但缺乏独特专功的人为”成才”;在某一方面、有奇特超人之才.而在其它方面平常的人称为“奇才”;德才平庸.无一专长,但放在哪里都能忠于职守,相容性较强的入为“散才”。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不能领悟‘”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之道。虽然本单位人才济济,但是由于不能根据每介入的特点,量才使用,合理安排,使得一些有抱负有专长的“成才”、‘“奇才”才华得不紊IJ施展.有的“跳槽”,有的…  相似文献   

6.
李兴濂 《各界》2013,(6):3-3
古时候,人有一把好胡子可了不得,能助你当官。 唐玄宗时,萧嵩因长着一部好胡髯,就等于给他仕途上安置了加速器,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中书舍人。这个制作最高文件的美差,萧嵩无福消受,因为他不是个文才,在一次御前应急改诏文时出尽了洋相。玄宗命他将“国之瑰宝”换个同义词,他汗流满面,考虑了半天。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怎样理解人才?我所理解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人才必须德才兼备,有才无德的人不是人才。人才并非全才,它也不等同于学历。有的领导一方面感叹单位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却让人才悄悄流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对“人才”缺乏正确认识,把人才与高学历完全等同起来。正确理解和看待人才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前提。如何发现人才?现…  相似文献   

8.
王路 《瞭望》2000,(33)
常言道:有什么别有病,没什 么别没钱。表面上看,病和 钱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就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因为没钱而得“病”,或是因为钱多而“病”得不轻。这些人对金钱的欲望像沟壑一样难填,于是权钱交易、滥用职权、受贿等一些腐败现象沉渣泛起,污染着社会环境。 钱并不是万恶之源,那为什么它能使人难以抵御,使人生观扭曲,甚至使人铤而走险?西晋的南阳隐士鲁褒的《钱神论》有其主张,他说当世之人对钱“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强。”“钱多者处前,钱少者居后。处前者为君长,在后者为臣仆”。“钱之所至,…  相似文献   

9.
何为大人物     
翁义钦 《党政论坛》2013,(18):52-53
社会上很多人被称为“大人物”。所谓大人物者,不是地位高、学问好,更不是长得高大帅气,而是要能对世间、对人类有所贡献,让入感恩戴德,才够资格被尊称为大人物。大人物者必须具备:1.心量大。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因为心量大,所以才能成为佛祖、菩萨。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你的心量能容一家人,多能做家长;心量能容一县之人,就能做县长;心量能容一国之入,就能做国家领导。如果心量不能包容他人,就不够资格称为大人物。  相似文献   

10.
李兴濂 《各界》2013,(5):32-32
刘阿斗从父亲手上接受了江山社稷,没有管好,所以最后垮了台,亡了国。因此后人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但历史究竟是不是这样?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一开头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说明建国大计连一半也没有完成。又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说明刘阿斗从他父亲手中接下的绝不是金窝银窝,而是烂摊子。因而他一直爱惜民力,从不大肆折腾。  相似文献   

11.
方舟子 《党政论坛》2009,(16):49-49
一场新型流感,让很多人首次听说了一种叫“达菲”的治疗流感的药物。有些人可能觉得奇怪,市场上不是一直有感冒药卖吗,达菲有什么稀奇的?市场上随便买得到的感冒药,部是镇痛、退烧、通鼻塞等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只是“治标”的,而达菲能够“治本”——抗击流感病毒。达菲不是第一种抗流感病毒的药物,却是用得最多的、最著名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2.
六年多以前,读到一则思想评论,那篇文章的作者对“长官意志”一词进行他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见解有独到之处,诚为一家之言。当时,我觉得还可以有另一种理解,还可以作另一种分析,于是写下了不短也不长的一些意见。其后,因为对这个词儿的议论戛然而止,我就将它束之高阁了。0 本来,对任何一个词的使用,都是要讲究准确的。词儿不可滥用,我从来是十分赞同。但如果用得恰到好处,倒也并无妨碍,正如大家所主张的“不因文废人”或“不因人废文”那样,可以不因滥而废词嘛。关键是要把这个词的含义真正搞清楚。因此,我  相似文献   

13.
“‘鱼局长’停职了!”“‘鱼局长’从宝座上摔下来了!”“这样的干部早就该撤了!”“不是撤职而是停职,说不定风头一过又上去了!”这是山西芮城县人民最近在饭桌上议论的话题。人们所说的这位“鱼局长”,是芮城县的水利局长,本姓刘,因善于用鱼拉关系而出了名,人们就这样叫他。他也不大忌讳这个绰号,熟人当面这样叫他,他总是嘿嘿地笑着。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八字箴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黎标 《民主》2008,(1):47-48
一是正。人生处世的根本在做人,而“正”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精神之柱、为官之魂。作为一名有党性修养的领导干部,能够认知正、悟透正、恪守正、践行正,就会有底蕴、有政绩。树立领导干部的正派形象,要做到“四正”。即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心正,就是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心底无私,表里如一,襟怀宽广,能帮人也能容人,而不是心胸狭窄、心术不正。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见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当劳模的,却极少见“伯乐”当劳模的。如今,就有这样的新鲜事儿:在哈儿滨市召开的劳模会上,被誉为“有胆识骏马,无畏护良才”的当代“伯乐”陈秀云,被授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伯乐”当劳模,当之无愧。因为,一个优秀“伯乐”对四化建设的贡献,远不是一个其他专业人才所能比拟的。“伯乐”是发现人才的人才。他的贡献,在于对人才的识别、发掘和举荐。识别得越准,发掘得越深,举荐得越多,贡献也就越大。通常是难以用一定  相似文献   

16.
《求知》2007,(3):46-46
刘孟飞撰文指出:“从严治党要注重维护党的形象,阴暗面揭露太多容易损害党的形象”——这是党内的一种颇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说法。在其影响下,对党内有些问题的揭示就顾虑重重、设限很多;对有的违法乱纪案件就不是严肃处理而是从宽发落;对有的党内同志因此而产生的困惑及不满情绪,就以“维护党的形象”为由而搪塞应付,甚至予以压制。实际上,从全局的意义看,这种说法和做法并不是在真正维护党的形象,恰恰相反,是有损于党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17.
易中天 《各界》2011,(10):71-73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的倾向性,就是“尊刘贬曹”。如果仅此而己,也没什么不可以。第一,我们又不是曹家后人,何必跟刘家争个对错高低。第二,曹操制造的“冤假错案”不少(比如杀崔琰)。死后被人痛骂,可以算是“报应”。第三,被“冤枉”的历史人物,也不是只有曹操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其应具有的形象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具有:“长”、。贫’、‘噶”三个方面:所谓“长”,是指作为一名党员,应具有业务和工作方面的特长。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同志应积极地投身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能作旁观者。若无自己的一技之长,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可能失败,党员的形象就不可能很好地树立,“领头雁”的作用就得不到发挥。所谓‘“宽”,是指党员同志的知识面要宽,除了要具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理论外,还要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邑的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  相似文献   

19.
人才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是科学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用好“三面镜子”来看人、识人、用人。 用“远望镜”发现人才。使用“望远镜”看得高、望得远,能够突破身边、近处和小圈子局限,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外面世界,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去、跳出来,拓展空间、变换思路,在更大范围发现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0.
两面镜子     
人们常照镜子,因为镜子能正衣冠。人们也应以人为镜,因为可以明是非。组工干部也有“两面镜子”:一面是李林森、王彦生、尹中强等正面典型,光照青史;一面是陆正方、王国华、向志清等反面典型,万人唾弃。每一个组工干部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长,都要经常用这正反两面镜子照一照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