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照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提名,国务院6月30日决定,任命许仕仁为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现年57岁的许仕仁,是香港首位退休后重返政府担任要职的高官。许仕仁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加入港英政府工作,先后在经济、工务、运输、财金等部门担任要职,1995年出任首位华人财经事务司,1997年担任  相似文献   

2.
干部工作必须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产生过程的启示李世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产生全过程之公正、公平和公开性,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提名、选举、投票、唱票、计票,无不集思广益。坚持民主程序,而且实施公正的监督,对中外记者开放,从而确保了每...  相似文献   

3.
时事聚焦     
《瞭望》2005,(16)
中国(4月9日-4月15日) 曾荫权:基本法在香港已得到成功落实。香港特区署理行政长官曾荫权9日表示,香港回归祖国7年多来,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和基本法, 使香港继续保持繁荣稳定,港人所享有的各种自由和权利继续受到保障。  相似文献   

4.
巴拿马城专电中美洲南端的地峡国家巴拿马于五月六日举行了大选。由于计票的方式和程序复杂繁琐,选举正式结果一直到十天后才公布。由民主革命党等六个亲政府的政党组成的全国民主联盟共同提名的总统候选人尼古拉斯·阿尔迪托·巴尔莱塔得三十万零七百五十票,以一千七百多票之差击败了他的主要竞选对手阿努尔福·阿里亚斯·马德里,当选为共和国的下  相似文献   

5.
1996年12月11日, 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香港历史谱下了光辉的篇章。肩负六百万香港市民嘱托的400名推委会委员庄严履行其神圣使命,投票选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标志着香港回归后即将开始一个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的全新时代。 在这一令人振奋的历史性时刻,以320票当选为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的董建华,面对几百名中外记者,朴实而坚定地说:“感谢400名推委会委员和六百万市民给予我最高的荣誉。”“我不会低估未来工作的难度和面临的挑战,但我对香港的前途充满信心。我可以保证,会尽一切力量,去为香港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6,(51)
在12月11日举行的推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董建华先生以320票被推举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在此,我们向他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广大的香港同胞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任行政长官人选的产生,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以主人翁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按“一国两制”的方针,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历史将掀开新的一页! 首任行政长官人选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即  相似文献   

7.
妍丁 《侨园》1996,(Z1)
1996年12月18日,一本叫做《董建华——从船王之子到政坛新星》的新书摆上了北京街头的书摊。由时事出版社推出的这部新书之所以特别地引起传媒的注意,是因为早在一周前,海内外众所瞩目的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诞生了。 1996年12月11日。在维多利亚湾的香港会展中心,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在这里投票。董建华以400票中的320票的绝对优势领先于另两名候选人杨铁梁、吴光正,成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的精神,探索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经验,深圳市龙岗区于去年进行了农村党支部“两票制”推荐、选举试点工作,通过总结试点经验,在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中,全面推行了“两票制”推选法。一、基本情况所谓党支部“两票制”推荐、选举法,就是改变过去只由上级党委定好候选人让党员进行选举的做法,首先经过多方推荐提名、资格审查、竞选演讲和民意测评,按照不少于20%的差额原则,拟定党支部委员正式候选人,最后交给党员大会进行正式选举。“两票制”中的第一票,即是民意测评中的赞成…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8,(1)
全国人大常委会日前通过决定,勾勒出香港普选的时间表。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有关普选问题的决定》,规定2012年香港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可以作出循序渐进的适当修改,明确了2017年行政长官选举可以采用普选产  相似文献   

10.
7月4日,英国首相梅杰在议会保守党议员举行的选举中以218票对89票的较大优势战胜挑战者前威尔士事务大臣雷德伍德,再次当选为执政的保守党领袖,从而保住了首相地位。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3日17时43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旧翼)一号演讲大厅,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在香港各界支持他参选第二任行政长官大会上宣布,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全场立即响起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各界支持者纷纷登台发言 参选演说透出坚毅和自信 大会开始后,来自香港各界的支持者代表纷纷登台发言,表示支持董建华参选连任。他们中包括:全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5,(51)
香港和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与繁荣稳定局面今年 都出现良好发展。2005年6月24日,曾荫权接下董建 华的余下任期宣誓就任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香港 政局平稳,为香港保持繁荣、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政治基 础。经过特区政府和港人的携手努力,香港与内地的经 贸合作在2005年取得了骄人成就,经济发展度过拐点 后加速上行,鲜明地展示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方针为广大民众带来的切实利益与福祉。  相似文献   

13.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已于2月18日在新罕布什尔州拉开帷幕。美国总统选举的过程包括预选、总统候选人提名、竞选运动、全国选举、选举团投票表决以及当选总统的就职仪式。 预选阶段通常于大选年2月的第3个星期二在新罕布什尔州开始,到6月结束。其间,民主和共和两大政党将分别在全国大多数州选出参加本党全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基本制度。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首先要从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做起。应当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之。当前首先要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提名方式,使党内提名能够聚合更多的民意;要在党内创造一种比较公开的信息环境和比较自由的舆论环境,使选举人对候选人有更多、更切实的了解;要提防党内选举中的变相做法,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尽快养成严格按照党内法规办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已近基本完成。1996年1月2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作为负责筹备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事宜的机构,筹委会成立后,便紧锣密鼓而又有条不紊地开展了工作。1996年11月2日,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组成;经过报名、确定候选人、候选人答问大会等程序之后,12月11日,推选委员会全体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香港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12月16日,国务院任命董建华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2月21日,推选委员会在深圳选出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的60名议员。筹委会还制订  相似文献   

16.
在中纪委、中组部近期公开通报的一批跑官要官的典型案件中,有别于“向上”跑官要官的“向下”跑官要官现象令人关注。在云南省梁河县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期间,时任梁河县农业局局长的尹黎明为能当选副县长,利用职务之便,指使下属对梁河县农村人大代表进行贿赂。通过贿赂部分农村人大代表,并经人大代表联名提名,尹黎明以106票当选为梁河县副县长。  相似文献   

17.
秦华 《瞭望》1998,(25)
台湾民进党选出新主席●秦华6月7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党主席选举揭晓,该党首席顾问林义雄以31万多票、约62%得票率的压倒优势当选。这次选举是民进党第一次通过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主席。林义雄现年58岁,台湾宜兰县人,长期从事“台独”活动,是台湾“党外运...  相似文献   

18.
思斯 《瞭望》1996,(37)
香港的政治舞台上正经历着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成千上万的港人争相报名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简称推委会)。这是香港历史上港人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真正民主参政,标志着港人从此登上了当家作主的政治舞台。 推委会的神圣职责 推委会担负着推举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和选举产生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两项重要职责。因此,推委会的组建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会推举出一个什么样的行政长官、选举产生出什么样的临时立法会和一届什么样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也就关系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香港政局能否稳定、经济能否进一步繁荣的极关键的重大问题。因此,备受港人关注。 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推委会由400名香港永久性居民组成,必须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规定了工商、金融界;专业界;劳工、基层、宗教等界;原政界人士和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推委会中各占25%的比例。  相似文献   

19.
藤森何以连任秘鲁总统童炳强秘鲁大选于4月9日结束。全国1240多万选民在平静的气氛中到7万多个投票站投票,选举共和国下一届总统。负责这次大选的秘鲁全国选举评审团10日正式宣布,现任总统阿尔贝托·藤森以压倒的多数票当选为下任总统。这样,这位57岁的日本...  相似文献   

20.
第58届联合国大会11月4日以179票赞成3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古巴提交的终止美国对古巴封锁的报告,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古巴长达42年的制裁。尽管联合国的这一决议对美国形不成实际的约束力,但却反映出国际社会的主流民意和美国的形单影只,表明美国奉行的孤立和单边主义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国一意孤行,道义形象上受损的只能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