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隐 《党政论坛》2009,(16):59-59
郑必坚:“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创者 郑必坚在多个场合为“和平崛起”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佐证,赢得了中外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而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字,这种新思维在理论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大挑战,体现了中国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触角,极具谋略。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他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就是成功地开创出一条在改革开放中,实质上也就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坚持和发展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有意义的莫过于重温邓小平在设计这条道路时的战略思考,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开创和形成“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对于最近半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表现,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刘建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它归结为四个特点: 首先,更加强调独立自主。中国一直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过去强调和平比较多,比如说“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等。近期看,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一面更突出了。表现在外交活动中,中国更强调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之初,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战略目标。从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以及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特征、中关关系的特性等角度分析,中国和平崛起是--r~g的。中国和平崛起,是对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的一种权力制衡。应对各种国际危机,需要中国力量发挥现实性作用。软实力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重要标志,而提升软实力就是要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基于这一点,中国应提高“讲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和平崛起”纲举目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正在欧洲和非洲访问的胡锦涛与前期出访美国等地的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都阐述过这一庄重承诺。“和平崛起”新论一出,国际评论纷呈,赞誉者众,非议者寡。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威胁论”在世界一些角落几度翻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和平崛起正在进行中。崛起尽管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但它对世界格局、力量对比等方面的冲击力是不可小视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三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的崛起的和平性不仅表现在崛起的方式上,还表现在崛起的影响中。  相似文献   

8.
“和平崛起”这个词语一度在中国媒体上爆热之后,似乎有些冷却下来,甚至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谓“争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崛起”这个词,一些人提出质疑,认为如果中国自己大讲崛起有悖韬光养晦精神,容易为“中国威胁论”提供炮弹;二是对“和平”这个词,一些人  相似文献   

9.
一、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把阐明和平发展道路看成向国内外展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28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聚焦于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主题开展集体学习。爿近平就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如何实现和平发展、怎样坚持和平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门的阐述,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怎样坚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这是在考察近代世界新兴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必然得出的结论。中国的崛起背景也要求中国必须走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条道路将对世界的和平、合作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世界: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慧明 《理论导刊》2007,27(2):41-43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崛起之后存有诸多疑虑和猜测,认为中国崛起之后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中国必须提出一个“崛起之后”的国际大战略。构建“和谐世界”就是一个关于中国崛起之后的国际战略理念和国家发展的终极目标。这个大理念的提出给中国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奋斗的目标和行动的原则,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一个乐观的前景,说明中国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树立积极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2.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客观的理性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和平崛起创造坚实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欧元与中国经济”研讨会在深召开在欧盟驻华代表团的支持下,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4月17日举办了“欧元与中国经济”研讨会,来自北京、广东和深圳市政界、企业界、金融界、社科界的专家学者约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者们就欧元启动100天来的运行状况,及欧元和中国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欧元对中欧经贸关系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欧元启动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及欧元和港元的关系等热点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和讨论。专家们认为,从长远看,欧元的启动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与欧洲贸易的发展,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安全环境与应对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将取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速度和发展的程度。目前保持台湾海峡局势的相对稳定,积极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祖国统一大业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当前对台战略的最佳选择。为了维护中国和平崛起的周边安全,中国应以上海合作组织和东亚区域合作构筑稳定周边的战略依托,确保中国在周边的战略态势中争取主动。同时,中国应妥善处理中美关系,不主动挑战现行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以渐进的方式、和平的方式、民主的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设与改革。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11,(34):64-64
文化复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必要条件和最高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引领新的社会形态发展和最终确立。中国文化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从19世纪初却开始明显式微。当前,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开始回升,“文化复兴”到了急迫而必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6.
沈安 《瞭望》1988,(46)
尽管道路上还有许多坎坷与曲折,在即将到来的90年代,拉丁美洲将继续朝着“和平、民主、安全、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与80年代相比,这个地区的民主化、经济发展和中美洲和平进程,将出现较好的前景。 一批中国学者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年会上做出了上述乐观的预测。约80位研究拉美问题的教授和专家在这次会上,围绕“跨入90年代的拉丁美洲”这一主题,畅谈了对这一地区前景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3月24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自海峡两岸的40余位青年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就两岸文化交流的基础、内容、形式、障碍以及两岸的文化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政治文化心态等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3,(30)
中国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很多学者对中国东北史进行深刻的研究,学者们都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研究的内容都是真实的,并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史的研究,阐述了人们反对法西斯独裁、热爱和平的强烈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与世界相处     
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中国的发展对周边国家及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发展将对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产生何种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公共产品”?随之而来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中国必须回答,方能增信释疑,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0.
杨慧娟 《学理论》2009,(4):156-157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及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在国际社会中,“人权问题”、“宗教问题”等热点问题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仍有广泛的市场,中国的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并不总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