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依法治国的集结号。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是我国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抓手。这表明,健全宪法的实施,已融入为我党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依宪治国:从宪法信仰奠基依宪治国与宪法信仰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宪法信仰是依宪治国的前提和基础。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建立起公众普遍的宪法信仰,如果没有宪法信仰,宪法无法发挥应有的权威治理作用,依宪治国乃至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据此,依宪治国必须从培植宪法信仰入手: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如何理解执政党依宪执政的政治逻辑这一问题备受关注,也是把握执政党与国家治理秩序间关系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宪法实践符合普遍的依宪执政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存在制定良好的宪法、尊重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作为依宪执政基础的"八二宪法"是一部制定良好的宪法,它为改革开放四十年高速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与开放空间。执政党依宪执政的观念也出现了从政治性到法律性的变迁,宪法权威逐步树立。我们的宪法还存在政治性实施与法律性实施的双轨制。宪法修订展示了其背后国家治理包含的实践导向、治理主义和政治自信三大面向。在此基础上,执政党依宪执政展现了一套自己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中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毫无疑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关键词是"法治",而这个关键词的灵魂和核心元素是"宪法"。因为,"法治"是围绕"宪法"而展开的。全会不仅突显出宪法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强调"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的论断;而  相似文献   

5.
正记者:《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请您谈谈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与西方宪政的差别?任进: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先是依宪治国。因为宪法是法治国家的标志,没有宪法,就不可能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很大程度上讲,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6.
依宪治国的核心是"宪法",全面准确理解依宪治国的涵义首要的是正确理解"宪法"的真实涵义。离开了对"宪法"涵义的准确理解,依宪治国不仅无益,而且可能适得其反。依宪治国和加强宪法实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从政治哲学角度理解,宪法的根本价值在于规范、限制国家最高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加强宪法实施尤其是宪法监督是宪法生命力和权威所在,对于促进现代民主政治健康发展具有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这是依宪治国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宪法宣誓制度是指特定公职人员、尤其是选举产生或者负有特殊使命的公职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宣布遵守宪法和效忠国家的一种重要制度。特定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所谓依宪执政,是指执政党要按照宪法和法律确定的政权运作方式来管理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宪法的基本价值,运用宪法及其基本理论解决执政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在新时期坚持依宪执政,既是我们党遵循政治现代化普遍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确保我们党长期稳固执政、顺利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由之路。依宪执政是我们党探寻执政规律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9.
法治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法治的灵魂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一切实行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由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因而宪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依据.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保障宪法的实施,应采取增强全民的宪法意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党政、党法关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和完善宪法;建立有效的违宪审查(诉讼)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等措施,以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决定》明确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决定》同时还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第二、宪法权威和依法治国关系。依法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建设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规管党治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刘书祥 《求知》2014,(10):7-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维护宪法权威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  相似文献   

13.
潘卫东 《理论探索》2015,(1):99-103,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开拓了依法治国的新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党和法治的关系明确为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重要论断强化了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总抓手"的重要论断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谋划思路;新"十六字"方针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新的基本要求;"两个坚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路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5)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现代法治国家,所有的国家权力都由国家宪法赋予并加以规范,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及其政治活动,都是人权的法律化。宪法对于国家基本权力、人权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并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维护宪法权威需要具体制度保障。宪法权威不是凭空塑造出来,而是在纠正违宪中被认同的,在监督宪法实施的具体案例中形成的。健全监督机构是启动宪法监督的根本措施第一,监督宪法实施要有专门监督机构。早在1954年宪法中,就规定了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宪法实施监督职权,但因无具体的机构支持使其仅仅停留在字面的规定上。在  相似文献   

16.
杨晓青 《团结》2006,(4):38-42
一、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理念依法治国首先就是依宪治国。宪法第八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巩固宪法规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首先,要稳定家庭承包制。土地承包制是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一种较好的制度,极大地释放了农村农民的积极性。土地承包制尽管有弊端,然而在没有新制度出台之前,取消它是不现实的。我国地域辽阔,只能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当地情况的生产经营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  相似文献   

17.
<正>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实践中党的执政建设紧密相连。《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确立了在宪法序言中以历史叙事论证党执政合法性的模式;七五和七八宪法由于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出现了党代替一切的简单化宪法规定;现行八二宪法通过五次修改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建设的实践,在充实和完善党的领导的相关宪法内容的基础上,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党的领导直接入宪具有确认党的领导权威和保障党的领导实现的宪法规范意义,而党的领导必须通过党自身建设法治化和党依宪、依法治理国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柯阳友 《团结》2008,(5):39-41
2004年3月,我国《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人权入宪"是我国法治发展和宪政制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在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中,还没有对诉权的明确规  相似文献   

20.
桂文茜 《学理论》2013,(17):115-117
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其地位至高无上。在当代中国,从国家来看,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对人民而言,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就我们党来说,宪法是执政兴国的法制保证。2012年12月4日,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了"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真诚的信仰","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的新思想,这是我们党对宪法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对保证宪法有效实施,推动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