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有效运行的必要保障,是维护工人利益、协调劳资关系的重要机制。我国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真正的集体协商机制还没有形成,工资协商制度在我国推行面临着诸多约束:工会的职能约束;劳动力市场条件约束等,我国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强化工会的功能;发挥政府的职能,协助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开展行业、产业级的工资集体协商;并拟定更为详细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管理目标的偏离以及劳资双方作为两个利益集团组织的发育不良,引发了私营企业劳资矛盾频发,劳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日益增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也是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调整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关键是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资源导向型开发战略,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治理补偿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西部地区因资源开发所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开发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重新确定利益均衡机制,对于西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当地群众利益的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因素是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 ,宏观调控乏力 ,还没有找到宏观调控和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运行的方式 ;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 ,机制不健全 ;企业改革滞后 ,国有企业不能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主体 ;市场秩序混乱 ,市场建设法规滞后等。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陕西省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供需总量矛盾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公经济发育不足.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扶持政策执行不力等是造成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企业公共责任是企业参与公共生活的使命感、责任心和自觉性,它包括企业的员工保障责任、企业的社会公益责任和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完善企业公共责任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政府在向社会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也必须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形成公共--私营共同合作的机制,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公共产品的提供.  相似文献   

7.
村民自治的实践推动了合理农村治理模式的建构和发展,在彰显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部分地区村民自治能力较差、村民自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机制不够完善、宗族势力操控以及"富人治村"引发的贿选、村务专断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利益协调和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加强自治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联系协调.  相似文献   

8.
况贵燕 《学理论》2015,(8):43-4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资矛盾不断发生,这是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也是长期困扰企业和劳动者的问题,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管理不善,劳动者技能不精,政府协调不当。我们必须加强企业和劳动者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劳资矛盾,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马丹 《学理论》2015,(2):68-69
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种重要组织创新。为进一步促进哈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健康发展,对其生存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提出相应对策如: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角色和职责;完善双重管理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部门之间长期联系机制,政府还要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29)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转型期的必然要求,现实中存在着利益诉求表达不够顺畅,不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方式不当,整个社会对群众利益的诉求表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后的效果不令人满意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畅通表达渠道;发挥信访部门的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借助大众传媒;切实解决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中的实际问题;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财政监督机制建设方面,各地进行的积极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随着财政监督目标的明确化、监督对象的多元化、监督内容的复杂化,也暴露出监督方式不规范、内部监督薄弱、监督体系不完整、法制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效果。构建新型财政监督机制,必须明确财政监督机制的内容,理顺不同监督主体之间的关系,完善财政内部监督机制,健全财政监督法律法规,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建立健全财政监督信息反馈系统和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林娜 《理论探索》2007,(6):95-98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市场已基本变化为买方市场,企业创新成为国家全面创新的主体和主角,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公用事业型企业创新的必要性日益凸显.但是,目前我国公用事业型企业创新面临着如下新的矛盾和问题体制性困扰、制度性危机、市场困惑和激励缺失等.突破公用事业型企业创新的瓶颈必须完善投资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场竞争环境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公共关系协调机制、企业产权制度、核心业务与多产业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盈余管理是企业经理人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在允许的范围内,有意对财务报告的控制。不当盈余管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缺陷在于内外部机制的不完善。为此,必须健全资本市场、经理市场,还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行管理层融资收购,完善独立董事机制和债权人参与董事会机制。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层次的矛盾系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注重完善制衡机制,既是事物矛盾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科学完整、良性互动的社会和谐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对市场竞争具有双重效应。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是抑制其消极效应的重要工具,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抽象行政行为的公平竞争审查必须遵循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尊重与保障人权、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价值理念。当前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公平竞争审查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审查权的配置不科学、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的困境,亟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培育竞争文化,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基本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大调解"等多种方法并用的矛盾化解机制;三要建立公正的矛盾纠纷调解处理机制;四要完善社会矛盾调节中的政府工作机制;五要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环境保护立法虽比较健全,但企业有法不依、违法排污的现象仍相当普遍。为此,有必要建构企业环境保护的自愿性机制,即使企业环境保护行为成为自觉选择的作用机制;建构强制性机制,即通过威慑改变企业对违法行为的选择迫使企业改善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建构激励性机制,即利用价值规律调整或影响市场主体消除或降低污染行为的作用机制;建构压力性机制,即利用企业的相关方影响企业的环境行为并促使其保护环境的作用机制;建构支持性机制,即帮助企业建立现代环境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能力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市场经济环境下滋生的腐败问题,我国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反腐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法律法规体系.但仍存在着人治反腐较为突出、反腐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内反腐法律与国际反腐法律衔接不够等问题.完善我国反腐法律机制,需要建立独立反腐机构、加快制定专门反腐败法、加快国内立法衔接国际反腐法、健全反腐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9.
混合型企业园(社)区的社会矛盾特点主要体现为劳资矛盾纠纷交织着居民群众基层社会矛盾。文章围绕化解企业园(社)区社会矛盾主题,研究提出了优化完善企业园(社)区矛盾调处机制的路径、手段和制度组织等建议,不断增进园(社)区与企业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及居民多方面内在活力,吸引多种社会资源深度协同参与,培育企业员工、居民群众和谐交往纽带,切实提高化解基层社会矛盾能力,形成与企业园(社)区环境相适应的矛盾调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面临着参保率低、保障农民工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工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困难重重等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相对不足、企业为农民工买保险的意识不够以及农民工自身素质限制等。因此,必须改革户籍制度、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提升农民工自主参保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