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父亲第一次见到奶奶写给他的遗书,是在1954年东北烈士纪念馆里。父亲看完大哭一场,手抄了一份留作纪念,多年后,又将他手抄的这封遗书交给我。回到家后,父亲用钢针蘸着蓝墨水在自己手臂上刺下三个字‘赵一曼',也刻在了心里。"●"不要以烈士后代自居,要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要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以后自己的事自己办,不要给国家添麻烦,记住,奶奶是奶奶,你是你!否则,就是对不起你奶奶。"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6,(4)
正父亲虽然走几年了,但作为女儿,阿香回忆起父亲的音容笑貌和经历还是那么激动万分。大年初四,笔者在营口一个小区里见到了这位50多岁的阿香。"我父亲小时候被奶奶带着在洛阳生活。那时,奶奶是地下党员,负责送情报。她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被敌人吊在树上打,但奶奶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地下党。当时我爷爷在外地也是地下党,听说奶奶被敌人抓去就偷偷回来将我父亲带了出去。父亲那时才十几岁,爷爷带父亲去了延安……"笔者发现,阿香在回忆这些往事时脸上带着陶醉的神情。  相似文献   

3.
有很多的年轻入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5,(5)
<正>我的父亲马叙伦是个很平常的人,他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应该为中华民族不受外辱,国家自强,人民平等、当家做主、安居乐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早年生活家里有一幅画,很有意义,也是传家宝。画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我奶奶,一个是我父亲。奶奶在织布,父亲在旁边帮忙、看书,说明当时家庭的环境是比较艰苦的。  相似文献   

5.
刘平章  章玉政 《各界》2014,(11):16-19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张素我  周海滨 《各界》2014,(12):89-90
1966年初夏,我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乱翻了天。 毛泽东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父亲每次都看电视。天安门广场上“伟大”、“万岁”的标语到处都是,字写得特别大,非常显眼。父亲看了一个劲地摇头,但不说话。余湛邦一直陪伴在侧,他说,父亲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是向来反对个人崇拜的吗?”  相似文献   

7.
是父亲,一个只能歪歪扭扭地写出自己名字的农民,硬督着我念完高中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无权进入正规的学校读书。初中毕业,我自己也想就此作罢,家里很穷,12岁的我也该算半个劳动力了。但父亲不干,他求爷爷、告奶奶地把我送进了一所半天劳动、半天学习的学校。 也许是先天不足吧,1978年我没能考上大学。父亲对此大为伤心。面对父亲苍老的身影,面对父亲过早衰老的面容,我无言  相似文献   

8.
傍晚的时候,一位年过80岁的老人与他的大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就在这时,一只乌鸦飞了过来,并停歇在透明的玻璃窗外。父亲轻声问儿子:“窗外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瞟了一眼,回答说:“是一只乌鸦。”过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9.
凡事皆有度     
王爱军 《党政论坛》2010,(20):11-11
曾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跟着父亲到田里干活。锄草时不小心把一棵瓜秧给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皙脾气非常暴躁,看到后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就朝曾子劈头盖脸打去。曾子经常听孔子讲孝,看到父亲生气要打他,心想假如逃跑的话,父亲打不到会更生气,那怎么能说是孝呢,就等在那里,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2月4日,父亲肖思明走完92年的人生道路,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在清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封他写给子女的信。父亲晚年时写的字不易辨认,一般是他写完材料,再由别人誊写,这封信是父亲的底稿。信里主要讲,父亲看到《人民日报》连续报道教育子女的文章,就复印几份,寄给在外地工作的子女。要我们身体力行,教育引导自己的孩子,提高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方先觉是个纯粹的军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懂政治。他这个人很豪爽,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得罪不少人。人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方大炮”,就因为他敢讲话,不顾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两记耳光     
湖南教育学院的一位教师正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电视,读中学的儿子从外面回来看见后,蛮横地不准父亲看,还狠狠地打了他一记耳光,把身为讲师的父亲赶跑了。这个狂妄悖逆的儿子是谁?他就是盗窃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主犯许反帝。此人如  相似文献   

13.
刘心武 《党政论坛》2008,(22):53-53
自己看自己的教养,咋看咋高,就像有的女人照镜子,那个自己是用一生的时光也看不够的;若看别人的教养,明明是一枝花,他也觉得是爬墙虎,明明是一棵树,他也能看到地下烂了的根,就像有的女人看女人,一眼就能发现别人致命的弱点。  相似文献   

14.
从塑料面具到浮雕铜脸 1972年8月6日.河南洛阳牡丹基地南山区3号院的一间单元房里,一个男孩出生了,取名手书品.家里贫寒,父亲业余爱好书法和绘画,耳濡目染,王书品从小对艺术就很有兴趣.他脸方鼻挺,两只深又亮的大眼睛看人看物有一股审夺之气.他爱好很多,歌舞琴棋书法字画及多种体育项目都很出众,上初二时,父亲引领他拜师学画.  相似文献   

15.
梁宏达 《各界》2014,(11):53-55
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大约活了68岁,这在当时算是高寿。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现在辽宁省抚顺市范围内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他的父亲在这个部落里头还挺有地位。可是,他父亲再有地位也是穷人,家里生活挺困难的。而且在努尔哈赤小时候,他的母亲就死了,她的继母对他非打即骂,十分苛刻。努尔哈赤12岁时,家里人就让他出去干活养活自个儿。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7,(6)
正我今年86岁,土生土长的沈阳人,1953年去北京上大学前就离开过沈阳。受奶奶和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爱看戏。沈阳当时的主要剧种是京剧和落子(以后称"评剧")。沈阳的名角和全国各地来沈阳演出的名角,我看了不少,如果加上在北京所看到的,我这一生可谓大饱了眼福。1956年我在北京读书,正值中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形势,有些后来属于"帝王将相和牛鬼蛇神"的老剧目,让我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17.
岑燮钧 《各界》2013,(3):76-77
说到谢灵运,人们大抵知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却不知他首先是一位“高富帅”。如果我们人肉搜索一‘下,就能查到他的背景资料。他的祖父叫谢玄,是谢安的侄子,做过东晋的车骑将军:他的父亲叫谢埃,做过秘书郎,可惜死得早。他们谢家,从谢安淝水一战奠定基业以来,就一直是豪门大族。所以,要做官就做官,要玩乐就玩乐,一切都是囊中之物。  相似文献   

18.
玉置天成 《各界》2013,(12):92-93
初相见,花招迭出为你钟情 傅抱石的父亲是南昌城里修伞的,自他记事不久父亲就生肺病早逝,他随母亲修伞度日。巧的是他幼年居住的小巷内,左有刻字店,右有裱画铺,傅抱石耳濡目染,从小得到艺术的熏陶,对绘画和篆刻发生了兴趣,开始了最初的艺术涉猎。凭着天生的聪慧和刻苦努力,傅抱石成了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相似文献   

19.
范军 《各界》2013,(7):58-61
站在明熹宗朱由校的立场上看,1620年,这个15岁少年感觉颇为无助。七月二十一日,祖父步匕:九¨初一,年仅39岁的父亲明光宗在乾清寓去世,在位时间才一个月。父亲的去世是与‘火堆泻药以及成分不明的“红丸”联系在一起的,先足卧床不起,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进泻药,父亲吃了,一昼夜腹泻一四十次,然后是鸿胪寺承进“红丸”,两天后父亲就猝然离世了。米由校如腹薄冰地上台,在父亲尸骨未寒的时刻即肇帝位,  相似文献   

20.
命运与绳索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6):14-14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