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之际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当时到中国来的西方传教士是不相同的;当时中国思想家的科学观,未必都是西方文化刺激的结果.徐光启等人的科学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远远超出当时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之上,甚至可以和同时代西方的培根、伽里略、笛卡尔等大思想家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2.
三晋古文化,或称“晋与三晋文化”,系指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以晋国与韩、赵、魏诸国为界域的中国古代地域文化之一。相对于当时竞相崛起和先后共存的各类地域文化,诸如鲁文化、齐文化、楚文化、燕文化、秦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三晋古文化是一个具有独特风貌的文化形态。在瑰玮璀璨的中华古文化总根系中,三晋古文化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产生过深远的历史作用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深入,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中西方在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碰撞甚至冲突.我们需要通过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进而加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尽量避免或消除交际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西方领导思想正经历着向东方领导思想的历史回归,东西方领导思想的融合与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西方领导科学的发展需要吸收东方领导的人本思想,而东方领导科学的发展则更应该学习西方领导的科学思想。未来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取向,应以东方领导文化为核心,吸收西方领导文化的科学成果,促进东西方领导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进而建立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西方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如何看待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还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作为一种外来思想传到中国以后,必然要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思想文化联系起来。中国社会的土壤在无形之中使它产生种种变化。这种变化对于西方社会主义学说来说,可以称为变异,因为它已不同于原来的面貌了。但是,对于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交为一个现代性社会.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入的,相对于西方而言,我们的现代性只是刚刚起步.而中国要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现代性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可见,研究现代性对中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常人们会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差异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解说和理解.由于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通过对中西方社会背景差异和中西方文化的特点的探究,以及从中外艺术歌曲的美学表现上,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下的美在音乐中的体现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从熊明遇的文化观点,研究认为明末西方基督教的传入,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国的儒士接触西方文化,并未只满足于科学技术一面,对宇宙万物的本源有了新的认识,有了正确的宇宙观,才能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对社会、对人生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9.
刘林 《理论探讨》2012,(5):57-59
“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后果使西方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但是西方文化自身却不能使自身摆脱危机,只有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才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中国古典美学所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即天人合一理念、儒道释三种文化的统一和真善美三种价值的统一,可以为解决西方文化的“现代性”问题提供某种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现代化特征突出地体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接轨上,中国文化现代化自鸦片战争直至五四运动,一直存在着贬斥传统文化,过于崇尚西方文化的心态.而牟宗三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客观冷静直面本质的心态,即文化现代化建设应当坚持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文化现代化建设中起到的核心和支撑作用,同时批判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在立足自身基础上开出创新的形态和内涵.牟宗三提出要从道德理性中"自我坎陷"出民主与科学的文化现代化形态,这是其积极意义所在.但同时也因其"道德理性本位主义"的特点,使之理论呈现出局限性和不足.但无论是其理论的积极贡献,还是局限不足,都为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审视与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以唯物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了东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系统、丰富的东西文化观.他主张对东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西方文化选择借鉴、洋为中用,在文化之比较中主张融合协调东西文化,创造中国新文化.其思想观点至今不失其珍贵的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五四"先贤所拥戴的"赛先生",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具有多重意义:现代科学及其技术应用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与此同时,现代科学还扮演着通过知识启蒙重塑社会文明的角色,而科学世界观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重新理解,则构成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深层内核."五四"以来科学世界观建构的主要教训是避免唯科学主义的倾向,在知识和技术、道德和信仰、审美和艺术之间保持平衡与和谐,通过文化实践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念和完整的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7,(7)
欧游归国后的梁启超对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有加。他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文明的烦恼,乃是因为科学主义盛行的同时人文精神的迷失,而在中国的文化遗产中,祖宗的精神可以拯救西方人物质生活的疲敝。但是,中国文化自不会完美,它是一种需要经过批判扬弃的文化。因此,他呼吁国人首先要解放思想,抛开成见,大胆地扬弃民族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遗产中大量未被挖掘出来的精华发扬光大,真正做到扬长避短,以正大众之视听。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现代文明面临着诸多危及全球的科技风险.科技风险的频频出现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科技风险的哲学分析,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对科学文化的推崇和对人文文化的弱化,造成了两种文化的分裂.这种分裂正是科技风险出现的源头所在.两种文化的融通与统一是解决科技风险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破解现代文明发展困境的时代主题。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不仅影响了各自的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比翼齐飞”,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27)
道法自然是中华文化之根,形而上思维是中华智慧之髓,道生一是中华宇宙观之魂。阐释"三生万物"宇宙图景,揭示宇宙内在的同一性统一性,对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力、凝聚力、影响力,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紧迫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战略意义。宇宙的同一性统一性有三重境界:存在之道的同一统一、存在之为存在之道的同一统一、存在之道和存在之为存在之道的同一统一。宇宙的一切皆有空时自然形态,一切皆遵循空时对应法则和空间决定论三定律。宇宙万物之间的空间异同决定时间异同、时空异同,从而主宰、统驭宇宙的一切。  相似文献   

17.
二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系统理论和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移植照搬,而应该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土壤之中,因为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企业文化之树得以成长的肥沃土地。  相似文献   

18.
原形 《各界》2011,(10):40-42
徐光启是学术界公认的“开中西交流风气之先的人”,在四百年前,他能够正视中国科学发展的滞后,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并不认为学习西方就会毁灭自己的文化。这种对于中国文化整体的自信和气度,今天看来也极为难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之宇宙是一个"气"的宇宙,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是线的艺术。于是,中国书法线条的流动与宇宙之气的世界有了一个相似的同构。试从中国书法中"气"之宇宙、运动、精神、中和等几个方面的体现,相对形象和有理有据地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气"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国的"气"文化,不仅仅以思想的形式在延续,还借助于诸如书法等各种艺术载体,得以感受到它在整个中华民族中引起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赵晓燕 《学理论》2014,(3):13-14
中国自由主义者在文化上基本上是一些不同程度的西化,作为西化派,他们对传统文化持批判乃至否定的态度,全面肯定西方近世文明的优越性,主张用西方文化来批判、改造。自由主义是近现代中国的主要社会思潮之一,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但是,自由主义没有成为、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探讨当代自由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